2022申請季複盤!留學中常見的問題應該怎麽解決?

2021-22申請季來到尾聲,你是還在期待能在waitlist被撈起來的同學A?還是已經接受大學的offer交了押金的同學B?亦或是還在多個(ge) offer之間猶豫不決(jue) 的同學C

無論結果如何,都歡迎你來參加機構的“複盤大會(hui) ”,帶你完整謝幕2022年申請季!

Q1、如果你的目標是藤校,卻在上周慘遭全聚德,那問題是出在哪裏呢?

Q2、如果你還在夢校的waitlist上苦苦等待,現階段還能做什麽(me) ?

Q3、如果你對現在有的offer不滿意,到底是Gap一年好還是以後轉學好?

Q4、如果你已經決(jue) 定好要去某所錄取了你的大學,接下來的押金、辦簽證、預約宿舍等一係列的流程該怎麽(me) 做呢?

Q5、如果你是2022-23申請季的選手,今年的申請結果能給你帶來什麽(me) 樣的啟示呢?

4月17日,晚上8點,機構將在線上講座中針對以上五個(ge) 問題替大家排憂解難!

Ivy Day 全聚德?

問題在哪?

在反思個(ge) 人的原因前,無可否認的是2021-22申請季藤校的競爭(zheng) 非常激烈,以下是今年的錄取數據——

○ 哈佛大學:3.19%

○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3.73%

○ 耶魯大學:4.46%

○ 達特茅斯學院:6.2%

○ 布朗大學:5%

*普林斯頓大學、康奈爾大學及賓夕法尼亞(ya) 大學今年沒有公布錄取率數據。

這個(ge) 4月,哈斯教育帶你“完整”謝幕2022申請季...

在申請量暴漲的情況下,當中不少大學的錄取率跌破曆史新低,可見Ivy Schools今年的申請難度確實非常高,在以往能拿到錄取的學生今年也許會(hui) 麵臨(lin) 全聚德的慘劇,高攀不起高攀不起……

不過即使大環境艱難,大家還是可以在自己身上尋找原因 —— 自己的profile有什麽(me) 不足之處?與(yu) 被錄取者的差距在哪?為(wei) 未來做更全麵的準備。

 

被Waitlisted了,如何爭(zheng) 取轉正?

Waitlist,即候補名單,屬於(yu) 大學錄取結果的一種,介於(yu) 錄取和拒絕之間。在最終接受offer確定入學的人數不足,有多餘(yu) 名額的時候,候補名單中的學生會(hui) 轉為(wei) 正式錄取。

但由於(yu) 從(cong) waitlist轉正的不確定性高,風險也高,導致很多學生麵對這種情況非常糾結焦慮,也不知道如何爭(zheng) 取在waitlist上轉正???

寫(xie) 表白信(letter of continued interest)?給學校發情況更新?什麽(me) 才是爭(zheng) 取轉正的正確操作方式?

 

對申請結果不滿意?

Gap還是Transfer?

雖然全聚德選手很慘,但還有一批其實也差不到哪去的小可憐 —— offer是有,但都不是自己喜歡的學校。

無論你是因為(wei) 什麽(me) 原因與(yu) 夢校失之交臂,先不要再emo了,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的同時也要開始為(wei) 下一步作打算。正所謂眼睛是長在前麵的,不要總往後看,接下來是Gap一年再重新申請?還是先去這個(ge) 自己不那麽(me) 喜歡的學校,然後再Transfer(轉學)?

這兩(liang) 個(ge) 途徑都各有各的好處和潛在問題,而且也跟本人性格有很大的關(guan) 係 —— Gap的潛在問題在於(yu) 很多人極有可能在這一年無所事事,尤其是那些一旦沒人管了就放飛自我的同學們(men) ,Gap就等於(yu) 白白浪費了一年。但也有不少同學們(men) 確實利用Gap的這一年做了很多有意義(yi) 的事情,比如說誌願者活動、自己搞一個(ge) 小生意、發表文章等等……

至於(yu) Transfer,難度就在於(yu) 部分學校的轉學成功率比起大一新生入學成功率還要低上許多……而且你要明白跟你競爭(zheng) 轉學名額的人某程度上也比當初更“優(you) 秀”,大家都是經曆過至少一次申請季的人,文書(shu) 和申請材料準備起來都非常嫻熟,所以想要脫穎而出似乎是更難的。

 

To Gap or Not to Gap? 

This is a question. 

申請季結束了,下一步是?

對於(yu) 已經取得理想大學的offer也付了押金的同學們(men) ,如果你以為(wei) 一切就塵埃落定了,那就太天真啦!還有一大堆的事情等著你去做 ——

這個(ge) 4月,哈斯教育帶你“完整”謝幕2022申請季...

是不是聽著都頭大?

對於(yu) 手持多個(ge) offer且有選擇困難症的同學們(men) ,大部分美國大學的押金截止日期是在5月初,也就說可以糾結的時間不多了。

每個(ge) 人糾結的點都不同 —— 選專(zhuan) 業(ye) 排名高的還是綜合排名高的大學?村兒(er) 裏還是大城市?怕去治安不好的地區?學校很牛但學費真的太貴了?學校在美國本地認可度很高但回國好像就成了野雞大學?

在這一係列因素裏麵,該如何權衡取舍呢?

馬上就2023申請季了,該如何以往鑒來?

眼看學長學姐今年的申請戰況如此嚴(yan) 峻,你是不是已經開始擔心2022-23申請季情況會(hui) 更為(wei) “慘烈”呢?

今年申請季其實還是給了我們(men) 很多不同的啟示,比如說在疫情的陰霾下美國大學的總申請量不減反增,大部分學校的錄取率都要比以往低,又比如即便很多大學都不強製要求標化考試成績,還是有很大一部分的申請者依然選擇提交SAT/ACT

從(cong) 部分學校公布的錄取數據,也能看出來大學越來越重視diversity,如果能夠在一些較為(wei) 小眾(zhong) 或者獨特的領域中有所建樹,會(hui) 為(wei) 申請加分不少。

可不要覺得自己是2022-23申請季的申請選手就對往年的錄取數據和趨勢充耳不聞!事實上很多時候選校策略就是建基於(yu) 往年的形勢,所以今年的申請結果,你必須看看!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2Euclid歐幾裏得真題答案及解析發放中!

下一篇

劍橋大學HSPS麵試及問題和回答範例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