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格裏菲斯大學全獎博士項目招生中!

今天,我們(men) 為(wei) 大家解析的是澳大利亞(ya) 格裏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社會(hui) 文化研究中心(GCSCR)推出"超越廣播:作為(wei) 典型社區組織的社區廣播"博士項目,麵向全球優(you) 秀學子招生。

“Beyond broadcasting: Community radio as a model community organisation”

學校及專(zhuan) 業(ye) 介紹

格裏菲斯大學是澳大利亞(ya) 著名的綜合性大學,位於(yu) 昆士蘭(lan) 州東(dong) 南部,校區遍布布裏斯班、黃金海岸等地。學校共設6個(ge) 學院,涵蓋藝術、教育、工程、醫學等多個(ge) 領域,在社會(hui) 科學、人文藝術等方麵尤其突出。目前在校學生約5萬(wan) 名,其中國際學生占比近20%,校園文化多元包容。

本項目依托格裏菲斯社會(hui) 文化研究中心(GCSCR),該中心致力於(yu) 從(cong) 人文社科視角理解當今世界麵臨(lin) 的挑戰。中心匯聚了來自媒體(ti) 、社會(hui) 學、人類學等多個(ge) 學科的學者,在社區媒體(ti) 研究方麵成果斐然,處於(yu) 該領域的國際前沿。

項目旨在探索社區廣播作為(wei) 典型社區組織的運作模式和社會(hui) 影響。在數字時代,社區廣播如何凝聚社群認同、推動公民參與(yu) 、應對全球化挑戰,這些都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議題。項目培養(yang) 既具備紮實理論功底,又富有人文關(guan) 懷和創新意識的高層次人才,畢業(ye) 生可在學術界、傳(chuan) 媒業(ye) 、公共部門等多個(ge) 領域大展拳腳。

申請條件

  • 學曆要求:申請人需具有優秀的學士學位(一等榮譽)或碩士學位。專業背景不限,但需對媒體研究或第三部門研究有濃厚興趣。跨學科背景尤佳。
  • 語言要求:母語非英語者需提供雅思托福成績,最低要求為雅思總分6.5,單項不低於6.0;或托福(紙考)575分,TWE不低於5.0;或托福(機考)79分,單項不低於19分。
  • 研究經曆:具備定性研究方法(如訪談、焦點小組等)的實踐經驗者優先。對創新型實踐研究(如參與式研究)有興趣或有誌願服務經曆者亦有加分。
  • 申請材料:申請人需提交詳細的研究計劃(不超過500字)、個人簡曆(需用學校提供的模板)、兩名推薦人信息等材料。

福利待遇

獲錄取的博士生將獲得格裏菲斯大學博士研究生獎學金(GUPRS),資助期限為(wei) 3年。獎學金提供每年33480澳元(含稅)的生活津貼。國際學生還可獲得學費全免。同時,學校為(wei) 博士生提供廣闊的學術平台和個(ge) 人發展空間,定期組織各類學術沙龍、工作坊等活動。中心還資助學生參加國際會(hui) 議、開展田野調查等。

項目導師介紹

本項目由Bridget Backhaus博士指導,她是媒體(ti) 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擅長運用參與(yu) 式和實踐型研究方法,探索社區媒體(ti) 與(yu) 社會(hui) 變革的關(guan) 係。她的研究聚焦於(yu) 邊緣群體(ti) 的賦權與(yu) 話語表達,體(ti) 現了鮮明的批判性與(yu) 人文關(guan) 懷。Backhaus博士還是多個(ge) 國際學術組織的核心成員,在業(ye) 界有廣泛的人脈資源,可為(wei) 學生提供多方位的指導和支持。

有話說

項目理解

本項目基於(yu) GCSCR多年積累的社區媒體(ti) 研究,聚焦社區廣播這一獨特的研究對象。在理論層麵,項目探索社區廣播作為(wei) 草根組織的形成機製、運作邏輯和話語建構,有望豐(feng) 富社區傳(chuan) 播、另類媒體(ti) 等領域的學術話語。在實踐層麵,項目借助參與(yu) 式研究方法,深入社區廣播一線,挖掘鮮活經驗,為(wei) 業(ye) 界提供理論反思和實踐指引。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ge) 視野開闊、貼近實踐的創新項目。它響應了數字時代社區媒體(ti) 研究的新趨勢,關(guan) 注邊緣群體(ti) 的話語權,彰顯了人文社科研究的社會(hui) 責任。對有誌於(yu) 投身媒體(ti) 研究、社區發展等領域的有識之士而言,是一個(ge) 難得的學習(xi) 機會(hui) 和成長平台。

創新思考

未來,本項目還可進一步拓展研究議題和方法,以期實現更高的理論創新和實踐貢獻:

  • 前沿方向:數字技術如何重塑社區廣播?社區廣播如何應對算法推薦、信息繭房等新挑戰?這些都是新的研究方向。項目還可關注社區廣播與新媒體的融合,社區廣播在災害應對、公共衛生等領域的作用等前沿議題。
  • 理論視角:項目可進一步借鑒社會運動理論、另類公共領域理論等分析工具,深化對社區廣播的理解。跨國比較研究也有助於拓寬理論視野。
  • 研究方法:除參與式研究外,項目還可嚐試行動研究、人種誌等創新方法,實現理論研究與實踐介入的結合。運用大數據分析、數字人文等新技術,也可以為研究帶來新思路。
  • 學科交叉:項目可主動對話傳播學、社會學、人類學、文化研究、STS等多個學科,引入更多跨學科視角和方法,推動學科邊界的突破。
  • 研究倫理:項目涉及弱勢群體,研究過程中要格外重視倫理問題。如何建立平等互信的研究關係,如何代表"他者"發聲,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 成果轉化:項目成果除學術論文外,還可嚐試製作紀錄片、博物館展覽等創新形式,擴大社會影響力。與政府、業界合作,將成果轉化為可落地的政策和行動方案,也是一個有益的嚐試。
  • 國際合作:未來可探索與其他國家高校聯合培養、合作研究的機會。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會議和學術組織,提高項目的國際聲譽和話語權。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全獎博士項目招生中!

下一篇

美國最難申請的10所大學盤點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