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在孩子即將步入學校大門之際,常常感受到一種難以抗拒的“從(cong) 眾(zhong) ”壓力。
他們(men) 看到其他家長為(wei) 了讓孩子進入名校而費盡心思,自己卻似乎無需做太多努力。
他們(men) 希望孩子能在一個(ge) 快樂(le) 的環境中學習(xi) ,但同時也擔心孩子在小學階段會(hui) 跟不上學習(xi) 進度。
麵對這樣的矛盾,他們(men) 不禁自問:我真的可以什麽(me) 都不做嗎?
了解學校類型的重要性
在香港,很多家長夢想著讓孩子進入名校,從(cong) 幼兒(er) 園到中學,為(wei) 了實現這個(ge) 目標,他們(men) 常常不惜一切代價(jia) ──虛構豪宅地址、借用他人的職務和工作資料,甚至為(wei) 了入學而“突然信教”,有的家長甚至選擇進入心儀(yi) 學校的教職員工隊伍,報讀各種興(xing) 趣班和參加比賽以獲取獎狀……
這些行為(wei) 無不在增加孩子被名校錄取的機會(hui) 。
在每年的名校招生季,媒體(ti) 對這些“非常手段”的廣泛報道,也無形中加重了家長的心理負擔,仿佛不跟隨潮流就可能耽誤孩子的未來。
在選擇學校之前,除了口碑、學校信息和升學數據外,了解學校的性質也是極為(wei) 必要的。
香港的學校從(cong) 幼兒(er) 園到高中大致可以分為(wei) 兩(liang) 類──國際學校和傳(chuan) 統學校。
國際學校注重英語教學,如果孩子將來計劃去國外升學,這條路將是通暢的;
但若中途轉入傳(chuan) 統學校,孩子可能會(hui) 麵臨(lin) 適應中文學習(xi) 的困難。
傳(chuan) 統學校在小學階段則分為(wei) 官立、資助、直資和私立四種類型,其中前兩(liang) 者不收取學費,後兩(liang) 者則需要繳費。
大多數直資及私立學校都是“一條龍”學校,即教育機構同時開設幼兒(er) 園和中小學。
甚至有的雖然沒有幼兒(er) 園,但與(yu) 其他學校結盟,畢業(ye) 生通常能夠直接升入旗下的中小學,省去家長為(wei) 孩子尋找新學校的煩惱。
許多傳(chuan) 統名校正好符合這一條件。
然而,在小學階段,傳(chuan) 統學校的教學內(nei) 容與(yu) 模式相對固定,因為(wei) 大部分小學受教育局的全麵監管,每個(ge) 年級學習(xi) 的中英文生字和數學的要求都有明確規定。
當然,直資和私立學校在教學上擁有更大的靈活性,可以根據需要調整進度。
直資學校在招生時也可以選擇是否參與(yu) 統一派位,而私立學校則完全自主決(jue) 定招收學生的標準。
名校的優(you) 勢何在?
除了“一條龍”升學的便利,名校的優(you) 勢是如何建立的呢?
其實,關(guan) 鍵在於(yu) 教學進度。
許多傳(chuan) 統名校都是直資或私立學校,因而在教學進度上可以更靈活地調整。
通常名校的教學進度比其他學校提前一個(ge) 年級,這種安排使得在名校的幼兒(er) 園也設有默書(shu) 和考試,從(cong) 而占據了“錄取優(you) 勢”。
這就是香港幼兒(er) 教育所謂的“贏在起跑線”的奧秘。
隨著名校教學進度的加快,能夠跟上學習(xi) 節奏的學生在公開考試中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因為(wei) 他們(men) 的學習(xi) 內(nei) 容已經超越了考試的基本要求。
這種“快人一步”的策略是否真的有助於(yu) 實現理想,見仁見智。
教育界的專(zhuan) 家對此看法不一,有的認為(wei) 這有助於(yu) 優(you) 勝劣汰,培養(yang) 精英;
而另一些則認為(wei) ,超前學習(xi) 會(hui) 打擊孩子的學習(xi) 興(xing) 趣,壓抑創造力,造成更大的無形損失。
盡管如此,調整教學進度的做法與(yu) 香港社會(hui) 講究效率的風氣相契合,也能迎合一些望子成龍的家長心理。
然而,如果孩子的學習(xi) 能力跟不上這種快速的進度,該怎麽(me) 辦?
為(wei) 了配合學校的要求,私人補習(xi) 便成為(wei) 了許多家庭的必然選擇。
分享一個(ge) 真實的案例:
我的一位客戶非常渴望讓孩子進入名校,從(cong) 幼兒(er) 園開始就為(wei) 此準備。
首先是各類才藝班和語言學習(xi) 班,然後她選擇信教、受洗,成為(wei) 心儀(yi) 學校的教會(hui) 成員。
最後在入學申請之前借用住在名校校網的親(qin) 戚的水電費單(因為(wei) 入學申請需要提供水電費單作為(wei) 地址證明)。
經過層層努力,孩子如願以償(chang) 進入了名校。
然而,入學後的兩(liang) 個(ge) 月,老師便多次約見家長,原因是默書(shu) 成績低於(yu) 80分。
因為(wei) 她和丈夫都在職工作,隻能立刻請私人補習(xi) 老師來跟進……
每個(ge) 人對生活方式的選擇不同,過程的艱辛與(yu) 甜蜜,隻有自己才最清楚。
教育選擇需理性
坦白說,我也曾在是否讓孩子報考名校之間猶豫不決(jue) ,因此深知選校前的焦慮心情。
然而,隨著對幼兒(er) 教育的深入理解,思考的角度也愈加寬廣,選擇自然也會(hui) 發生變化。
每個(ge) 家庭的背景不同,孩子的興(xing) 趣和天賦各異,因此沒有一種教育模式適合所有的孩子。
家長在教育中扮演著至關(guan) 重要的角色,他們(men) 對孩子的了解最為(wei) 深刻,應理性權衡得失,選擇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舉(ju) 個(ge) 例子:假如你的小朋友即將進入一個(ge) 為(wei) 期數年的培訓營,主辦方讓你選擇菜單,
一類是營養(yang) 均衡的健康餐單,
另一類則是全肉類的高脂食物,你會(hui) 怎麽(me) 選擇?
想必你會(hui) 毫不猶豫地選擇“健康餐單”。
教育也同樣需要“健康餐單”。
大家都知道,高脂食物對健康有害,因此在選擇時很少猶豫。
然而,麵對教育問題時,明知什麽(me) 是正確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快樂(le) 學習(xi) (類似於(yu) 健康餐單),為(wei) 何還會(hui) 因周圍人不斷催促孩子提高學術表現(類似高脂食物)而感到不安呢?
這無疑是群體(ti) 壓力下的“從(cong) 眾(zhong) 心理”。
如果教育理念堅定,就不會(hui) 輕易動搖。
即使周圍所有家長都選擇了“高脂食物”,你也會(hui) 堅持選擇“健康餐單”。
雖然可能沒有“高脂食物”那樣美味,但從(cong) 長遠來看,最有益於(yu) 身心健康。
試問,有多少人的人生完全由學生時代的成績決(jue) 定?
並不是說好成績沒有優(you) 勢,而是均衡發展是更為(wei) 重要的。
我們(men) 不能隻偏食“肉類”,而忽視“青菜”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有天賦且熱愛學術,自然應該加強學術培養(yang) ;
但若隻是“被迫學習(xi) ”,最終可能因為(wei) 失去學習(xi) 興(xing) 趣而付出沉重代價(jia) ,甚至影響親(qin) 子關(guan) 係。
一旦認識到這些道理,家長或許能夠放下對名校的執念,未能進入名校也許反而是另一種收獲。
教育是一個(ge) 漫長的過程,持續的努力才是關(guan) 鍵,而非短期的成績。
雖然名校確實有其優(you) 勢,但孩子的身心健康、快樂(le) 學習(xi) 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樣是成長的重要基石。
未來無論遇到什麽(me) 挑戰,這些寶貴的品質將幫助他們(men) 迎接困難,創造精彩的人生。
這些與(yu) 是否讀名校並無直接關(guan) 係,反而是家長積極正麵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更為(wei) 深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