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ne2020第十一期線上講座,特邀創行Enactus (以下簡稱“創行”)CEO任敏老師來給大家介紹公益活動在申請中會(hui) 給學生帶來哪些收獲。以下是Lumine整理的講座內(nei) 容實錄,幫助每個(ge) 家庭了解孩子們(men) 應如何開展社會(hui) 創新和公益實踐活動。
本期講座主題
➤如何設計公益活動
➤什麽(me) 樣的公益活動可以成為(wei) 申請的加分項
➤為(wei) 什麽(me) 鼓勵學生多參加公益活動
創行的標誌叫Enactus,代表著Entrepreneur (En)act(行動)us(我們(men) 大家)。在過去的十多年當中,我們(men) 一直都在集中做如何輔導中學生和大學生通過富有企業(ye) 家精神的行動,為(wei) 我們(men) 的世界,為(wei) 我們(men) 的環境帶來美好改變。
1. 如何去做公益選題和公益實踐活動?
在策劃活動的時候要有一個(ge) 整體(ti) 思維。學術是基礎,再往上就需要去展示其他方麵的軟實力,比如說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領導力、組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等。再往上,國外著名的院校越來越看重的是學生的品質和道德,要從(cong) 眾(zhong) 多申請者當中看出這個(ge) 學生究竟是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人,是一個(ge) 善良,富有愛心和有趣的人呢,還是一個(ge) 追求公正,很有責任感,願意擔當和非常堅毅和勇敢的人呢?越是知名的院校,越考察學生對於(yu) 家庭,對於(yu) 學校,對於(yu) 社區做出的貢獻,創造改變的潛力。
2. 什麽(me) 樣的選題和公益實踐活動代表著國外升學考察的關(guan) 鍵理念?
越是頂尖的高校,越要培養(yang) 的是未來能夠創造改變,帶領世界進步的領袖級人才。如果學生能夠從(cong) 小一點一滴展現出他是如何觀察問題,如何換位思考,如何為(wei) 自己的家庭、為(wei) 學校、為(wei) 社區,為(wei) 一個(ge) 話題做出貢獻和創造改變,這是在金字塔頂端展現品質的一個(ge) 非常好的角度。如果用以終為(wei) 始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希望孩子能夠進入到全球最頂尖的院校讀書(shu) ,就需要來看一下最頂尖的Top10,Top5這些學校對於(yu) 學生的要求或標準。2015年,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做了《Making Caring Common》的一個(ge) 教育學的研究報告,重點增加了在錄取和考察學生的時候關(guan) 於(yu) 道德品質這個(ge) 板塊。從(cong) 2016年開始,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就開始出版一係列名為(wei) 《Turning Tide》的報告,就是在不斷強調來自學生自發的真誠,關(guan) 心社會(hui) ,服務他人,創造價(jia) 值的道德和品質,是未來篩選和考核人才的非常重要的一點。2019年3月,又出版了《Turning Tide 2》,也談到了父母還有教育機構在培養(yang) 學生的道德感、榮譽感和社會(hui) 責任感方麵的重要性。
3. 什麽(me) 樣的公益活動能夠體(ti) 現和培養(yang) 孩子的道德和品質呢?
參考哈佛大學的錄取描述,在初中階段,以這樣的一個(ge) 標準來嚐試設計公益活動。
在策劃一個(ge) 公益活動的時候,創行有自己的理論框架,用社會(hui) 創新作為(wei) 輔導學生和激發學生去做公益實踐的一個(ge) 出發點。什麽(me) 是社會(hui) 創新呢?就是學生如何針對一個(ge) 特定的社會(hui) 或環境問題發現機遇;設計一個(ge) 創新的解決(jue) 方案;構建可持續的商業(ye) 模式或發展模式;最終目標是創造可衡量的影響力。聽上去感覺很龐大,對於(yu) 初中的孩子太難了,其實不用擔心,每個(ge) 階段不同的孩子都可以完成符合他年齡段的成熟度以及他能力範圍的事情。
小學階段,小朋友們(men) 可以通過引導,獨立完成一個(ge) 倡議,比如說畫一幅畫,做一個(ge) 手工,拍一個(ge) 短視頻分享出去,對他來說這些都等於(yu) 發出了一個(ge) 號召和倡議。
初中階段,肯定要做一個(ge) 大的提升,要加入調研和提出初步的解決(jue) 方案。這個(ge) 解決(jue) 方案可以是一個(ge) 倡議,也可以是一個(ge) 比較簡單的一次性的解決(jue) 方案。
進入高中和大學階段,就要求學生必須落地實踐他的解決(jue) 方案,而且解決(jue) 方案裏要包括可能的產(chan) 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務流程,當然也可以繼續提出倡議。
大學階段和畢業(ye) 後,就可以完成最後一步,構建商業(ye) 模式,或者是構建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創立自己的公司,或者創立自己的公益組織。
正式開始著手做的時候,通常建議四個(ge) 步驟:
1、根據選定的議題做一個(ge) 具體(ti) 的調研方案;
2、反饋和反思自己在調研中的一些發現;
3、分析;
4、創建行動計劃。
4. 議題分享
以下一些小的議題供大家參考。
第一個(ge) 議題,在目前這個(ge) 新冠疫情之下,可以引發和輔導孩子去做什麽(me) ?
比如,可以從(cong) 心理問題著手,來探究一下青少年群體(ti) 目前在家的網絡學習(xi) 狀態,或者是備考狀態心理,跟疫情相關(guan) 這些問題有哪些?都怎麽(me) 產(chan) 生的?他可以做一些什麽(me) ,以及他可以考慮一下,在疫情之下的衛生和防護。為(wei) 什麽(me) 有的人就是不願意帶口罩?國際和國內(nei) 相比,大家不同的行為(wei) 習(xi) 慣和防疫工作有什麽(me) 樣的一些關(guan) 聯?在疫情之下,動物保護怎麽(me) 做的?以及在疫情之下,各個(ge) 國家都各自為(wei) 政,有很多的民族主義(yi) ,那我們(men) 的國際民間友好工作受到了什麽(me) 影響? 在網絡學習(xi) 的過程中,學生可能遇到什麽(me) 問題,小夥(huo) 伴遇到了什麽(me) 問題,能提出什麽(me) 樣的一些建議和改善?
其實這些都是一些很點滴的小事情,通過這些小事情,我們(men) 第一要引發孩子的思考,第二在思考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提出他的一些洞察和解決(jue) 方案,以及最重要的是能夠親(qin) 手去做一做,去完成一個(ge) 倡議。這些其實就是從(cong) 小做起,從(cong) 家庭做起。
第二個(ge) 議題,我們(men) 可以做跟家庭關(guan) 係相關(guan) 的一些議題。
比如,可以由小朋友組織一個(ge) 家庭之夜的活動,主題為(wei) ,關(guan) 於(yu) 友情、責任、網絡暴力、校園暴力、自控能力、自驅力等等都可以。目標是通過爸爸媽媽來講一個(ge) 跟這個(ge) 主題相關(guan) 的故事,讓小朋友可以更好的更深入的了解他們(men) 的父母。通過幾次不同的家庭之夜活動,可以更好的增進我們(men) 的親(qin) 子關(guan) 係。這也是反映孩子如何主動去關(guan) 心家庭,達成家庭和睦,去了解爸爸媽媽的所思所想和他們(men) 的一些困擾和顧慮。這個(ge) 也是一個(ge) 非常好的選題。
第三個(ge) 議題是輔導孩子們(men) 去想一想跟性別平等,或者是性教育相關(guan) 的話題。
比如說如果是女生,她可能會(hui) 關(guan) 注到自己身體(ti) 的變化,可能會(hui) 去想到一個(ge) 女權的平等,對於(yu) 女性的自我認知,女性的一些情感特點,她們(men) 的優(you) 勢以及在校園當中,在家庭聚會(hui) 當中,是否存在一些偏見,如何正確對待。
就可以由此啟發孩子去想一些跟女性領導力,女性平等,甚至去嚐試了解女性企業(ye) 家和其他企業(ye) 家有什麽(me) 特點,她們(men) 是否受到過不公正的待遇,是否存在性別偏見,追求性別平等的一個(ge) 話題。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其實都可以去產(chan) 生一個(ge) 對自己性別的一個(ge) 認知,以及基於(yu) 這個(ge) 認知,對於(yu) 未來行動的設想倡議。
第四個(ge) 議題是謠言這個(ge) 話題,也是初中生日常會(hui) 經常碰到的。
你可能會(hui) 在學校裏聽到一些傳(chuan) 言,網絡中也是鋪天蓋地的各種謠言和傳(chuan) 言,甚至在家庭談話中也可能會(hui) 存在。那麽(me) 我們(men) 的孩子應該如何判斷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以及自己如何行動,做好謠言粉碎機的一個(ge) 身份,以及他是如何更好的倡議給周圍的小朋友或自己的家庭成員,這也是一個(ge) 體(ti) 現孩子思辨能力,行動力和號召力的一個(ge) 方向。
第五個(ge) 是議題是關(guan) 於(yu) 寵物。
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歡養(yang) 寵物,也會(hui) 經常在路上看到很多的流浪動物,所以這個(ge) 議題是一個(ge) 流浪動物的議題,是孩子們(men) 很容易接觸到的議題。街上為(wei) 什麽(me) 有那麽(me) 多的流浪動物?這其中是有多少被人遺棄?當我們(men) 的孩子感受到寵物帶來的愉悅和幸福感的時候,我們(men) 的孩子他需要付出什麽(me) 樣的責任呢?什麽(me) 樣的Pet Keeper是負責任的Pet Keeper呢?你知不知道對這些街頭流浪動物正確的處置辦法是什麽(me) ?
通過這些話題的研究還可以引出貧窮幫扶類的話題。
世界上有很多人沒有我們(men) 這麽(me) 幸運,需要旁人的幫助,可以動員小朋友們(men) 想一想,怎麽(me) 去幫助農(nong) 村脫貧致富?他們(men) 現在還麵臨(lin) 什麽(me) 樣的問題?是當地的公路,馬路沒有修好,基礎設施沒有到位嗎?還是當地的物流倉(cang) 儲(chu) 沒有到位呢?還是說當地缺少一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的品牌?以及說是不是沒有找到好的銷路?
這些話題我們(men) 都可以列成一個(ge) 清單,給小朋友們(men) 自己去探索一下。以及在鄉(xiang) 村的小朋友們(men) ,他們(men) 會(hui) 麵對什麽(me) 樣的一個(ge) 難題呢?在現在全民網課的情況下,這些小朋友他們(men) 的狀態又是什麽(me) 樣的呢?
第六個(ge) 議題是無障礙的世界。
可能同學會(hui) 覺得這個(ge) 事情離自己比較遠。但是我們(men) 想一想,比如在菜市場,醫院,賓館,餐廳等這些公共場所,如果是老人、殘障人士、小孩、孕婦,甚至是外國人,都可能會(hui) 存在哪些障礙讓他們(men) 沒有辦法像正常人一樣,在公共空間中享受同樣的服務或便利呢?我們(men) 可以做一些什麽(me) 樣的改變呢?舉(ju) 個(ge) 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外國人如果他看到的所有的標誌和標識都是中文,那他們(men) 是不是也是一個(ge) 無障礙的群體(ti) 呢?或者是,老人在早晨去菜市場,手上拿著滿滿的蔬菜水果,麵對高高的階梯,可能沒有辦法輕鬆地上下,那這個(ge) 時候我們(men) 可以做什麽(me) 呢?如果是盲人,他進入一個(ge) 餐廳,發現他沒有辦法知道這個(ge) 餐廳的菜單長什麽(me) 樣,那他怎麽(me) 點餐呢?
這些話題其實在我們(men) 身邊隨時隨地都在發生。要做的第一步其實是找到議題以及議題發生的場景。在這個(ge) 場景下,輔導孩子去觀察,去做一些采訪和訪談,在這個(ge) 基礎上,再進一步激發孩子們(men) 可以做些什麽(me) ,具體(ti) 的行動計劃是什麽(me) 。
剛剛給大家分享的都是一些從(cong) 家庭,社區,或者社會(hui) 環境中看到的一些議題,以及它的一些引導方式。那鼓勵孩子去做的方式也是一個(ge) 整體(ti) 思維,當然如果能結合到一個(ge) 具體(ti) 的一個(ge) 小的學術能力,再加上在這個(ge) 過程中突出他的各項軟實力,比如說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采訪能力,調研能力以及體(ti) 現孩子什麽(me) 樣的一個(ge) 品質,不是一個(ge) 沒有感情的學習(xi) 機器,而是一個(ge) 關(guan) 懷社會(hui) ,用心發展,努力做出改變和創造的同學。
5. 如何進行公益實踐
創行針對高中生大學生做公益實踐有一個(ge) 公益實踐的SOP流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它是一個(ge) 非常係統和全麵的流程。
1. 案例總結
拋出這個(ge) 議題之後,要對這個(ge) 議題進行一個(ge) 分析和講解。然後在這個(ge) 議題下麵去選取一些案例,就是在這個(ge) 議題下麵,國內(nei) 外都是怎麽(me) 做的,別的小朋友或者是別的高中生,大學生,或者是社會(hui) 成年人士,他們(men) 是怎麽(me) 做的,來啟發孩子。
比如說,要做一個(ge) 無障礙的議題,可以讓孩子和家長一起上網搜一些跟無障礙相關(guan) 的視頻、閱讀材料,或者產(chan) 品設計。做這一步其實是激發我們(men) 的孩子們(men) 對這個(ge) 議題的一個(ge) 感知,讓他先看一下別人是怎麽(me) 做的。同期,鼓勵孩子們(men) 走出自己的家門,到菜場看一看,或者是到殘疾人輔助中心看一看,那裏的殘疾人士會(hui) 遇到什麽(me) 樣的一些無障礙場景。
2. 調研工具
輔助孩子們(men) 用不同的調研工具,來發現一個(ge) 獨特的問題,以及能夠進行一個(ge) 自己的感知和內(nei) 化。
比如,可能是一個(ge) 問答的調研,也可能是一個(ge) 麵對麵采訪,或者是微信、電話,也可能是一個(ge) 現場的觀察。那也可能是一個(ge) 簡單的問卷調研,當然這個(ge) 問卷背後要有一個(ge) 理論支持,以及也可以是從(cong) 網上進行一些信息的調研和搜集,他可以自己找案例。
在調研結束之後,需要對調研結果進行分析。
輔導他從(cong) 哪些方麵對調研結果進行分析,從(cong) 而梳理清楚我們(men) 的發現。
最後一步就是寫(xie) 出你的想法是什麽(me) ,你發現了什麽(me) 問題,你想怎麽(me) 來改善和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最後你希望通過什麽(me) 樣的方式,什麽(me) 樣的一個(ge) 解決(jue) 方案來形成你的行動計劃。
這裏舉(ju) 兩(liang) 個(ge) 例子,雖然這兩(liang) 個(ge) 例子都不是初中生做的,但這種倡議性的項目是比較適合初中生來開展的。
第一個(ge) 案例,大家可以看到這些花花綠綠的很多棒冰,這些做棒冰的水都來源於(yu) 汙水站或者是被汙染的河流、池塘、湖泊裏麵的水,或者是工廠下水道排放出的廢水。他把這些水搜集過來,做了一個(ge) 百分之百純汙水製冰。大家看到的這個(ge) 其實是在台灣的一個(ge) 展覽(台灣百大汙染水源冰品鑒賞)。通過這樣一個(ge) 反差,他想表達的是,水汙染的刻不容緩,需要我們(men) 重視,需要我們(men) 采取行動,怎麽(me) 能夠讓我們(men) 的水源變得更加的清潔。
接下來的這個(ge) 項目,大家會(hui) 看到一個(ge) 手機的截屏。這個(ge) 項目,其實是倡議公眾(zhong) 來關(guan) 注老年癡呆症這個(ge) 群體(ti) 和患者。那他用的一個(ge) 方式,就是去走訪這些老年癡呆症的家庭,來記錄那些現在還留存在這些老人記憶當中,可能隨著時間的流逝,再過幾個(ge) 月或者更短一兩(liang) 個(ge) 月,這些留在老人記憶當中的這些味道就會(hui) 被遺忘。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喚起公眾(zhong) 的共鳴,讓大家共同去關(guan) 愛自己身邊的老人,去更早的發現老年癡呆的一些前症,當然也是呼籲大家一起可以做出一個(ge) 行動,就是你獲得一個(ge) 菜譜,用一塊錢就可以進行一個(ge) 捐贈,捐贈到科研和對於(yu) 老年癡呆症的篩查和後期的幹預的這樣的一個(ge) 公益行動當中。
其實從(cong) 小培養(yang) 孩子這種觀察社會(hui) 問題,承擔社會(hui) 責任,提出創新的解決(jue) 方案,創造改變和進步,以及在這個(ge) 過程中,積累對學術的熱情,綜合軟實力的鍛煉和最後他的品質體(ti) 現都是一個(ge) 非常好的集大成的綜合體(ti) 。
通常我們(men) 所做的公益實踐項目,既要符合本地的需求,講中國本地的自己的故事,同時也要有一個(ge) 國際觀、世界觀。最常用到的就是聯合國的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即聯合國提出,到2030年,全球一同合作致力於(yu) 去解決(jue) 的,和致力於(yu) 去推動的17個(ge) 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在做議題的時候,也可以想一想是否符合其中的一個(ge) 或幾個(ge) 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在現在競爭(zheng) 愈發激烈的美初美高申請過程中,除了水漲船高的標化成績,學生的背景提升也越來越重要。正如任敏老師所說的那樣“越是知名的院校,越考察學生對於(yu) 家庭,對於(yu) 學校,對於(yu) 社區做出的貢獻,創造改變的潛力。”所以一個(ge) 好的公益背景項目絕對會(hui) 是學生申請材料中的加分項。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