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zheng) 白熱化的計算機科學(CS)領域,Kaggle 可謂是聲名遠揚,隻要談及競賽,家長們(men) 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往往就是它。Kaggle 作為(wei) 全球首屈一指的權威性數據科學競賽平台,同時也是當下規模最大的數據科學家、機器學習(xi) 開發者社區,其含金量不容小覷。
然而,今天老師卻反其道而行之,竟然是要勸退 Kaggle 競賽。對於(yu) 普通孩子(即非競賽特長選手,以下簡稱 “普娃”)而言,Kaggle 並非是一個(ge) 值得執著追求的目標。
70%以上都是專(zhuan) 業(ye) 人士
Kaggle競賽的競爭(zheng) 到底有多慘烈
Kaggle 官方顯示,平台有超過2200w+用戶,覆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資深專(zhuan) 業(ye) 人士、學生和愛好者。70%以上是專(zhuan) 業(ye) 人士,包括數據科學家、工程師和研究人員。
Kaggle比賽大多題目包容且多元,對參賽者不限年齡、背景和國籍。
許多比賽還提供高額獎金,以Google - Isolated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 為(wei) 例,比賽獎金池可達十萬(wan) 美元!這自然會(hui) 吸引眾(zhong) 多行業(ye) 大佬的參與(yu) 。
Kaggle競賽的一些獎金情況
數據來源:Google - Isolated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比賽介紹
最新的Kaggle比賽數據是——共1115組選手參與(yu) 比賽排名!這意味著,即使是高中生中的“牛娃”,也可能在與(yu) 擁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大佬競爭(zheng) 時感到力不從(cong) 心,能獲得前 5% 的排名對於(yu) 中學生來真的是相當的困難。
Kaggle參與(yu) 成本高
比賽難度大
參加 Kaggle 比賽通常需要完成以下步驟:
◎理解複雜的比賽規則和數據集。
◎學習(xi) 相關(guan) 的算法和技術(如深度學習(xi) 、自然語言處理等)。
◎編寫(xie) 代碼並優(you) 化模型性能。
◎撰寫(xie) 技術報告或提交結果。
以 Kaggle 的經典比賽 Titanic Survival Prediction 為(wei) 例,即便是入門級題目,也需要參賽者具備一定的 Python 編程能力和數據分析知識,如 SMOTE 過采樣、特征嵌入、XGBoost+LightGBM+CatBoost+Stacking 等。
大部分的學生沒有多年的編程/數據科學等方麵的積累,可能需要花費數周甚至數月時間來學習(xi) 相關(guan) 技能,這無疑會(hui) 占用大量的課業(ye) 和課外活動時間。
別怕,替代路徑性價(jia) 比更高
對於(yu) 沒有足夠的編程基礎,對數據科學興(xing) 趣不大的同學,不建議死磕kaggle。有自己的 github 比 kaggle 更實用✅,或者有個(ge) 自己的app,更能全方位的展示自己的能力。
1)GitHub
山東(dong) 一個(ge) 15歲的中學生發起的項目:ChatNio, 是一個(ge) 綜合了各種流行的 AI 模型和服務的一站式平台,像 OpenAI、Midjourney、Suno AI、Stable Diffusion、DALL·E 等各種主流模型。不僅(jin) 網站設計精美,還早早獲得了第一桶金。
這位中學生通過開發 ChatNio 項目,不僅(jin) 展示了自己的編程能力,還體(ti) 現了對 AI 領域的深入理解和實踐能力。這種實際項目經驗在美本申請中非常加分,尤其是對於(yu) 申請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等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學生。
項目獲得了 100k+ MAU(月活躍用戶超過 10 萬(wan) )和 ~20w¥ MRR(月經常性收入約 20 萬(wan) 元人民幣),這不僅(jin) 是技術能力的體(ti) 現, 還是最有力的商業(ye) 能力的證明,這種成功的商業(ye) 化案例能夠極大提升申請者的競爭(zheng) 力。
對於(yu) 計劃申請美本的學生,尤其是理工科專(zhuan) 業(ye) ,擁有一個(ge) 高質量的 GitHub 項目或應用程序是非常有競爭(zheng) 力的。它能夠彌補 GPA 或標化成績的不足,展示申請者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如果項目能夠實現商業(ye) 化或產(chan) 生一定的影響力(如用戶量、收入等),這將極大提升申請者的競爭(zheng) 力。
2)App
開發一款應用程序是另一種非常有效的展示方式。相比 Kaggle,開發 App 的應用場景更加貼近生活,也更容易讓招生官感受到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際貢獻。且app不是一定要做很fancy,或者解決(jue) 非常龐大體(ti) 係問題,而是可以幫助多少人。
有的同學做了一個(ge) 可以算gpa的小app,雖然技術簡單(React Native+SQLite),但通過精準定位學生需求,實現全校95%的滲透率。既體(ti) 現創新能力、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還能體(ti) 現一定的影響力;從(cong) 用戶調研到持續迭代的完整閉環,比競賽排名更能體(ti) 現工程思維。
機構導師還對適合高中生探索的 projects做了一些推薦,雖然說這些項目市麵上都存在,但是學生們(men) 可以根據自己和計劃申請學校的情況來參考和判斷:
開發一個(ge) 學習(xi) 計劃管理 App,幫助自己和同學更好地安排學習(xi) 時間
創建一個(ge) 運動打卡 App,記錄每日運動數據並生成報告
開發一個(ge) 校園活動通知平台,幫助同學及時獲取活動信息。
創建一個(ge) 作業(ye) 共享平台,方便同學之間分享學習(xi) 資料。
開發一個(ge) 背單詞 App,結合記憶曲線算法提高學習(xi) 效率。
創建一個(ge) 數學公式查詢工具,方便快速查找和記憶公式。
開發一個(ge) 垃圾分類助手 App,幫助用戶正確分類垃圾。
分析校園午餐滿意度數據,生成可視化報告。
開發一個(ge) 古詩詞學習(xi) App,結合遊戲化設計提高學習(xi) 興(xing) 趣。
開發一個(ge) 校園失物招領平台,幫助同學快速找到丟(diu) 失的物品。
創建一個(ge) 學校周邊美食地圖,結合用戶評價(jia) 推薦附近的美食。
開發一個(ge) 智能花盆,監測植物生長環境並自動澆水。
創建一個(ge) 智能家居控製係統,通過手機 App 控製家中的燈光和電器。
分析學校曆年考試成績數據,製作一個(ge) 動態圖表展示變化趨勢。
開發一個(ge) 匿名樹洞 App,讓用戶分享心事並獲得支持。
創建一個(ge) 興(xing) 趣匹配平台,幫助用戶找到誌同道合的朋友。
......
導師總結:藤校更看重什麽(me) ?
其實在申請過程中,藤校和其他頂尖大學在評估申請者的課外活動時,更關(guan) 注以下幾個(ge) 方麵:
◎ 創新能力:是否提出了獨特的想法或解決(jue) 方案?
◎實際貢獻:是否對他人或社會(hui) 產(chan) 生了積極影響?
◎持續努力:是否展現出長期堅持某一領域的熱情?
中學生應警惕"競賽崇拜症候群",選擇與(yu) 自身認知發展階段相匹配的能力證明方式。真正的技術賦權不在於(yu) 追逐獎牌,而在於(yu) 用代碼構建改變現實世界的解決(jue) 方案。因此,與(yu) 其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攻克超出自身能力範圍的 Kaggle 比賽,不如將注意力放在更有針對性的項目上。
不是kaggle做不起,而是GitHub更有性價(jia) 比。無論是通過 GitHub 展示個(ge) 人作品,還是開發一款簡單但有意義(yi) 的應用程序,都能更好地體(ti) 現你的潛力和價(jia) 值。
當然,對於(yu) 【牛娃】來講,對於(yu) 編程/數據科學等方麵有一定積累,你當然還是可以把 Kaggle 列入考慮範圍之內(nei) ,畢竟如果在 Kaggle 上真的有所成就,將為(wei) 你的經曆寫(xie) 下十分光輝的一筆!
對於(yu) 確定要備賽 Kaggle 的牛娃們(men) ,機構導師也給出了一些備賽賽建議:
1、專(zhuan) 注垂直領域:專(zhuan) 注某個(ge) 擅長的細分賽道,避免與(yu) 通用型選手直接競爭(zheng)
2、在選定的領域內(nei) 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創新性的解決(jue) 方案或模型。最好,可以產(chan) 生一定的社會(hui) 或行業(ye) 影響力。
3、記錄不斷的優(you) 化和迭代的過程,展現出持續進步的能力,和自己持續的人情。
Kaggle 競賽的難度確實“令人發指”,如果你已經具備一定基礎,並想要通過大牛導師的指導來讓自己真正具備角逐 Kaggle 的能力,老師向你推薦我們(men) 的 Kaggle訓練營——
課程內(nei) 容
競賽基礎知識學習(xi)
1、比賽介紹與(yu) 頭腦風暴;
2、數據處理分析與(yu) 案例研究;
3、機器學習(xi) 基礎知識與(yu) 案例研究;
4、機器學習(xi) 開發平台與(yu) 競賽教程和現場實踐。
1V1參賽項目針對性指導
6-8次不限時深入溝通,針對性提升參賽能力與(yu) 技巧。
課程亮點
1、14-16課時高強度專(zhuan) 項訓練,係統提高學生參賽能力;
2、測試課程學習(xi) 成果,輔助學生匹配適合、擅長的參賽項目;
3、多輪1V1專(zhuan) 項深入討論、指導和答疑,針對性提升作品質量;
4、完成比賽的同時,完成一份可證明實力的高質量機器學習(xi) 科研報告。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