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如期發表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案,這可是全港最關(guan) 注的年度大事之一!
其中有關(guan) 專(zhuan) 上教育領域,北部都會(hui) 區預留了約90公頃土地,全力打造「北都大學教育城」,其中包括香港第三所醫學院。這不僅(jin) 是對香港教育資源的極大豐(feng) 富,更是配合創科產(chan) 業(ye) 發展、推動香港成為(wei) 國際專(zhuan) 上教育樞紐的關(guan) 鍵一步。
2025《財政預算案》相關(guan) 重點包括
- 創新科技:著力推動人工智能及低軌衛星,並宣布預留10億港元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
- 北部都會區:推動項目包括創新科技、會議展覽設施及鐵路發展;
- 金融:促進金融服務發展,就優化基金、單一家族辦公室稅務優惠等製訂方案,並宣布優化上市機製及舉辦更多重要金融論壇;
- 國際貿易中心:香港投資推廣署與香港貿易發展局聯手鼓勵中國內地企業落戶香港,建立管理離岸貿易和供應鏈的國際或區域總部,助力這些企業“走出去”;
- 航運及航空:推進港口發展、大宗商品貿易,以及發展成為亞洲首個飛機拆解、部件回收、處理及交易中心;
- 文創及無處不旅遊:加強推廣特色旅遊項目,並舉辦大型體育及娛樂盛事,以及演藝博覽;
- 教育和人才: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提供更大彈性。
港校新動態
那麽(me) ,截止目前關(guan) 於(yu) 「北都大學教育城」,港校釋放了哪些信號,將有哪些大動作呢?哪些港校有意在北都發展呢?
理大、城大望設立新校區
理大早前向政府提交建議書(shu) ,建議理大在北部都會(hui) 區設立一個(ge) 新校區,聚焦科研與(yu) 創新,對接大灣區及國家需求,並設立研發基地及大型科研設施,匯聚及培育更多科研人才。理大建議於(yu) 新校區內(nei) 設立醫學院及附設會(hui) 議展覽中心的大型教學酒店,以配合大灣區人口的醫療服務需求,促進區內(nei) 旅遊、會(hui) 議及展覽業(ye) 的發展。
城大校長梅彥昌表示,校方有意在北都大學教育城設立校園分支,計劃主要供內(nei) 地研究生上課或研究用途,已向港府表達意向。他表明不會(hui) 整間大學遷入北都,現時九龍塘校舍雖然小,但鄰近市區,地理位置佳,受教職員歡迎,可作為(wei) 本科生的教學地方。
科大設「衛星校園」
科大校長葉玉如曾主動向傳(chuan) 媒表示,已向港府提出在該區成立科大的「衛星校園」,從(cong) 而規劃「科大創新帶」,連接港科大、科大在內(nei) 地的研究基地和科大(廣州)。
葉玉如稱,計劃在北都的「衛星校園」發展跨學科教育、未來醫藥和未來創新科技共3個(ge) 範疇,並推動健康科技、綠色科技等共5個(ge) 研究方向。科大有「在北都發展未來醫療的心願」,至於(yu) 醫學院會(hui) 否選址北都,她認為(wei) 北都的規劃需要長時間,短期的發展會(hui) 在現有的地方考慮。
副校長(研究及發展)鄭光廷表示,衛星校園強調未來社會(hui) 需求和科技創新,以及創新創業(ye) 與(yu) 社會(hui) 密切配合,如可運用北都在大灣區獨有的定位和橋梁角色,會(hui) 有相當大的優(you) 勢。
嶺大設「第二校園」
嶺大校長秦泗釗表示,有意進駐北都教育城設立第二校園,形容大學為(wei) 北都「西邊的大門」,距離相近,相信具備優(you) 勢,故希望「向港府再要一塊地」,並提到看上及正爭(zheng) 取鄰近的洪水橋用地作專(zhuan) 上教育用途。
他又指,目前未有具體(ti) 計劃,但預料會(hui) 在內(nei) 興(xing) 建新實驗室,主要用作研究,或讓研究生上課,推動與(yu) 其他院校共享的樞紐。而港府正就搬遷鄰近兆康站的屯門濾水廠進行研究,秦泗釗亦稱,有意爭(zheng) 取相關(guan) 水廠用地,與(yu) 現有校園連在一起、再擴大校區。
浸大有意將全部或部分校園遷入
浸大校長衛炳江表示,現時浸大校園地方相當小,校方有意將浸大遷入北部都會(hui) 區的「大學教育城」,無論是整間學校或部分校園搬遷都有興(xing) 趣,校方早期已與(yu) 香港教育局及教資會(hui) 會(hui) 麵表達意向,期望日後北都校園要交通方便,地方要比現時九龍塘校園大、愈大愈好,並預港府商討。
教大計劃成立教育中心
教大校長李子建接受訪問時表示,他說教大計劃在北部都會(hui) 區成立教育中心,因為(wei) 北都位置接近大灣區城市,內(nei) 地對師資培訓有很大需求,希望中心可以為(wei) 大灣區師生提供多一個(ge) 培訓途徑。
科大浸大理大醫學院新進展
此外,還有一個(ge) 關(guan) 於(yu) 港校醫學院還有一個(ge) 最新進展也在這裏說一下:科大浸大理大已提交第三所醫學院建議書(shu) ,預計今年完成審核,並向政府建議一個(ge) 能培養(yang) 更多優(you) 秀醫生支持本地醫療服務體(ti) 係高質量發展,同時配合香港發展為(wei) 國際醫學培訓、研究及創新樞紐的方案。
科大:與(yu) 逾20所海內(nei) 外領先
醫學院及醫療機構簽訂協議
科大校長葉玉如表示,科大籌辦的醫學院不僅(jin) 誌在應對本地的醫療挑戰,更將致力開拓具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對策,深信這所新醫學院將助力香港躍升為(wei) 國際醫療創新樞紐,培育未來的醫學人才,引領全球醫療變革。
科大表示,自2024初宣布有意籌辦第三所醫學院以來,一直積極拓展合作網絡,至今已與(yu) 超過20所海內(nei) 外領先醫學院及醫療機構簽訂協議,涵蓋香港、大灣區、北京、長三角、華中地區、英國及美國等地。這些合作夥(huo) 伴將為(wei) 新醫學院提供短期臨(lin) 床課程、實習(xi) 機會(hui) 、師資交流和聯合研究計劃等,好讓學生擁有多元臨(lin) 床經驗,並推動跨境醫療創新。
浸大:新醫學院命名為(wei) 「前沿綜合醫學院」
浸大校長及新醫學院籌備委員會(hui) 召集人衞炳江指出,建議書(shu) 體(ti) 現了浸大對卓越的承諾,團隊合作精神在製訂這份全麵且具前瞻性的建議書(shu) 時發揮了重要作用,令這份建議書(shu) 在體(ti) 現我們(men) 對於(yu) 醫學教育和研究的願景的同時,亦滿足工作組的要求及其訂定的方向。
浸大計劃將新醫學院命名為(wei) 「前沿綜合醫學院」,指名字反映浸大致力通過融合創新技術和前沿研究,以及傳(chuan) 統醫學和中醫藥的智慧與(yu) 西方醫學的先進思維,推動醫學進步,促進大眾(zhong) 對健康和治療的全麵了解,在各種不同的醫學實踐之間架起橋梁,為(wei) 患者提供整全的照護。
理大:適時公布更多詳情
理大表示,有信心憑借雄厚的科研實力,以及在醫療教育方麵的堅實基礎和豐(feng) 富經驗,定能配合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助力香港發展成為(wei) 國際醫學培訓、研究及創新樞紐,將適時公布更多有關(guan) 籌建第三所醫學院的詳情。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