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了A、B、C、D幾個offer對於留美找工作、回國就業,以及讀博該如何選擇?

每年2–5 月,在每周的家長答疑活動中,我們(men) 會(hui) 收到大量關(guan) 於(yu) 如何選擇offer 的問題。最常見的問題是:“我收到了A、B、C、D幾個(ge) offer,對於(yu) 留美找工作、回國就業(ye) ,以及讀博,我該如何選擇?”

針對這三個(ge) 方向,我們(men) 應該關(guan) 注哪些項目信息?接下來我們(men) 會(hui) 分為(wei) 三期,分別圍繞這三個(ge) 話題展開討論。今天我們(men) 先來看第一個(ge) 話題——留美就業(ye) 。

如果未來希望留在美國發展,或者至少在OPT 期間在美國積累一段工作經驗再回國,那麽(me) 以下幾點信息就需要特別關(guan) 注:

項目是否是STEM

我們(men) 知道,STEM項目可以申請最長 3年的 OPT,這也意味著有最多三次H1B 抽簽機會(hui) ,對留美找工作至關(guan) 重要。

比如在對比紐大Stern 的會(hui) 計碩士和UIUC 的會(hui) 計碩士時,雖然紐約大學Stern 商學院的會(hui) 計項目在申請四大會(hui) 計師事務所方麵非常有優(you) 勢(四大總部都在紐約),而且Stern 本身是頂尖商學院,資源和影響力都非常強,但該項目的定位是幫助學生滿足報考紐約州CPA 的課程要求,主要麵向本地學生,並不是專(zhuan) 為(wei) 國際學生設計,目前也還不是STEM 項目。

這對希望留美的中國學生來說,確實會(hui) 帶來一些限製。而UIUC 的會(hui) 計碩士是STEM 項目,對於(yu) 有留美計劃的學生來說無疑更具吸引力。

再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傳(chuan) 播碩士項目和波士頓大學的市場傳(chuan) 播項目也是類似的情況。前者綜合排名更高,但由於(yu) 不是STEM 項目,如果目標是留美就業(ye) ,反而BU 的 STEM項目更有優(you) 勢。

可以說,是否是STEM 項目,是留美就業(ye) 時最重要的判斷標準之一。

項目時長

2年>1年半>1年

項目時間越長,找工作的節奏就越從(cong) 容。碩士期間如果有暑假實習(xi) 的機會(hui) ,不僅(jin) 能積累經驗,也能大大增加找到全職工作的幾率。

比如耶魯的一年製CS 碩士和紐約大學的兩(liang) 年製CS碩士。雖然耶魯作為(wei) 藤校本身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一年製項目在就業(ye) 上壓力較大;相比之下,紐大的兩(liang) 年製項目更有利於(yu) 安排實習(xi) 、刷題和networking,相對來說更適合希望留美求職的學生。

再比如杜克大學的MQM 和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QMSS 相比,雖然MQM 屬於(yu) Fuqua商學院,課程設置和職業(ye) 發展資源都非常豐(feng) 富,但項目僅(jin) 有10 個(ge) 月,時間非常緊張。而QMSS 雖然設在文理學院,偏重量化社科,但可以延長到一年半,對於(yu) 找工作更有優(you) 勢。

項目時長對留美就業(ye) 的影響,往往比很多人預想的要大,尤其是一年和一年半之間的差距。

地理位置

大城市通常機會(hui) 更多,但還要具體(ti) 分析

就像我們(men) 常說國內(nei) 的“北上廣深”,美國的大城市如紐約、波士頓、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華盛頓DC,確實在就業(ye) 資源方麵更豐(feng) 富。比如在對於(yu) UC Davis的BA和WUSTL的BA,雖然WUSTL的Olin商學院更有知名度,但由於(yu) UC Davis的BA項目是在舊金山,比起WUSTL所在的聖路易斯在就業(ye) 上更有優(you) 勢。

但美國幅員遼闊,一些發展迅速的中型城市同樣值得關(guan) 注,比如達拉斯、奧斯汀、西雅圖、亞(ya) 特蘭(lan) 大、哥倫(lun) 布、夏洛特、明尼阿波利斯、丹佛、邁阿密等。這些城市不僅(jin) 就業(ye) 增長快,競爭(zheng) 壓力也相對較小,對於(yu) 國際學生來說,有時候反而是“性價(jia) 比”更高的選擇。比如Emory的BA和UNC Charlotte的金融工程,都在當地有很高的就業(ye) 率。

此外,還需要結合具體(ti) 行業(ye) 來看。比如,芯片和半導體(ti) 行業(ye) 主要集中在加州(如矽穀、聖地亞(ya) 哥)和德州(如奧斯汀、達拉斯)。例如,UT Dallas 緊鄰德州儀(yi) 器(Texas Instruments)總部,在尋找芯片相關(guan) 工作的過程中具有明顯優(you) 勢。

當然,也不能隻看地理位置,還要結合學校本身的資源和行業(ye) 連接。比如CMU,雖然主校區位於(yu) 匹茲(zi) 堡這樣一個(ge) 中型城市,整體(ti) 經濟不算特別發達,但由於(yu) CMU 在計算機領域的頂級地位,很多科技公司依然會(hui) 專(zhuan) 門前往匹茲(zi) 堡進行招聘。

課程設置

各有所需

課程設置這個(ge) 問題其實很因人而異,也比較複雜。比如,很多想轉碼的同學會(hui) 特別關(guan) 注是否能選到計算機學院的課程。像CMU 的 MSMITE項目,課程設置靈活,最多可以選修8 門計算機學院的課程,幾乎涵蓋了CMU 的所有熱門課程,對於(yu) 想轉碼的同學非常友好。而CMU 的應用數據科學項目則無法選修計算機學院的課程,對轉碼同學來說難度就會(hui) 大一些。

那是不是越硬核、越難的課就越好呢?也不一定,比如有些同學會(hui) 覺得UPenn 的 CSE項目課程設置太緊湊,幾乎沒有“水課”,留給自己刷題和networking 的時間有限,反而增加了求職的壓力。

此外,還有同學更看重選課的靈活度。比如哥大和布朗的CS碩士項目幾乎沒有必修課,選課自由度很高,能根據個(ge) 人職業(ye) 目標進行課程組合。也有同學在意能否跨學院選課,尤其是是否能選修商學院的課程。

比如哥大的MPA 項目就允許選修商學院的課,紐大的MCC 項目也可以修Stern商學院的課程,這種跨領域的靈活性對部分學生來說是很大的加分項。但也有些人更喜歡課程內(nei) 容比較固定的項目,比如賓大的IMPA 項目,課程安排清晰明確,不需要和其他學院的學生搶課。

所以,課程設置到底適不適合自己,真的要結合個(ge) 人的需求和學習(xi) 風格來看。有時候,別人眼中的優(you) 點可能是你的困擾,而別人覺得的缺點,反而可能正中你的需求。

業(ye) 內(nei) 認可度和專(zhuan) 業(ye) 排名

對於(yu) 很多行業(ye) ,比如金融、谘詢,通常更看重“名校”光環,對專(zhuan) 業(ye) 背景的要求並不高,這時學校的綜合聲譽和排名可能就更關(guan) 鍵,很多企業(ye) 有自己的target schools。但在一些專(zhuan) 業(ye) 性強、講究專(zhuan) 業(ye) 對口的行業(ye) 中,專(zhuan) 業(ye) 排名的影響會(hui) 顯著放大。

比如在量化金融領域,Baruch和 CMU 在Quantnet 的專(zhuan) 業(ye) 排名非常靠前,甚至在就業(ye) 方麵可能比MIT 的金融碩士更有優(you) 勢。再比如電子工程,UCSD的 ECE在業(ye) 內(nei) 的認可度和專(zhuan) 業(ye) 排名都明顯高於(yu) JHU。雖然 JHU的綜合排名更高,但在這個(ge) 細分領域,UCSD的專(zhuan) 業(ye) 聲譽和校友資源往往更能為(wei) 求職帶來實際幫助。

是否有Co-op, Capstone project, Practicum

通常來說,這些實踐性項目能夠顯著提升求職競爭(zheng) 力。很多以就業(ye) 為(wei) 導向的碩士項目都會(hui) 設置類似模塊,比如東(dong) 北大學的計算機專(zhuan) 業(ye) 、約翰霍普金斯的材料科學與(yu) 工程、芝加哥大學的應用數據科學項目,以及幾乎所有的商業(ye) 分析類項目,通常都會(hui) 包含Co-op、實習(xi) 或實踐項目的機會(hui) 。

所在學院/項目就業(ye) 資源

商學院往往是學校裏就業(ye) 資源最豐(feng) 富的學院,不僅(jin) 因為(wei) 它本身和業(ye) 界聯係緊密,也因為(wei) 很多項目天然就設有係統的求職支持服務。工程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也都不錯,這幾個(ge) 學院整體(ti) 的就業(ye) 氛圍都比較強,和行業(ye) 互動頻繁、招聘活動也多,和文理學院相比,學生找工作的支持力度會(hui) 大不少。

有些項目甚至會(hui) 配備專(zhuan) 門的career advisor,比如杜克的生物統計項目、哥大的金融數學項目,都有全職的求職老師,從(cong) 簡曆修改到麵試輔導,甚至有時候會(hui) 幫助推薦實習(xi) 或者內(nei) 推機會(hui) ,這些都會(hui) 對學生就業(ye) 產(chan) 生直接的幫助。

班級大小:各有所愛

關(guan) 於(yu) 班級大小,其實也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有的同學會(hui) 覺得招生人數太多,是學校想靠中國學生賺錢,這種說法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往往也說明項目本身具備支撐大規模教學的資源。

比如哥大的統計項目,經常被大家稱為(wei) “水”,其中一個(ge) 原因就是招生人數多。但實際上,哥大統計係本身規模就很大,擁有上百位教職員工,是一個(ge) 非常龐大的係。招生多,也確實有它的基礎和合理性。

當然,也有同學會(hui) 擔心,人太多容易造成內(nei) 卷,搶課、找實習(xi) 的時候壓力更大,小班製項目的peer pressure反而會(hui) 小一些,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更緊密。我今年就有一位來自文理學院的學生,他最後選擇了布朗的生物統計項目,而放棄了哥大的生統,理由很簡單——他覺得布朗的小班教學更接近他在文理學院的學習(xi) 氛圍,是一個(ge) 讓他更舒服、更適應的環境。

不過,也有人會(hui) 認為(wei) ,人多意味著校友網絡更廣,資源更豐(feng) 富,信息流動也更快,在找實習(xi) 和工作的過程中可能反而是優(you) 勢。所以,這個(ge) 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關(guan) 鍵還是要看你更適合什麽(me) 樣的學習(xi) 氛圍。

寫(xie) 在最後

以上我們(men) 列舉(ju) 了一些影響美國就業(ye) 的重要要素,單獨來看,每一條似乎都挺清晰的,但真正麵對選擇時,往往會(hui) 發現很多情況是魚與(yu) 熊掌不可兼得。比如一個(ge) 項目地理位置很好,但時長短、課程緊;又比如某個(ge) 項目是STEM、項目時長也合適,但學校的整體(ti) 名氣不夠大、校友資源略弱。

選擇因此變成了一種平衡的藝術,既要看重現實,也要忠於(yu) 內(nei) 心,既要冷靜客觀,也不能忽視感性判斷。很多時候,我發現學生其實心裏早已有了傾(qing) 向,隻是缺一份確認,甚至隻是需要一點點勇氣,去承認自己真正的想法。

選offer從(cong) 來不是一個(ge) “對”或“錯”的判斷,而是一場關(guan) 於(yu) 方向、成長和價(jia) 值的對話。隻要是認清了自己,並願意全力以赴地走下去,無論走哪條路,都會(hui) 開出自己的花。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WGHS沃頓商賽2025組隊備賽進行中!向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更進一步

下一篇

Sussex大學因過度支持跨性別政策而被罰58.5萬英鎊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