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準博士、在讀博士們(men) ,今天我們(men) 來聊點“紮心”但非常現實的話題——博士項目的淘汰率。坊間傳(chuan) 聞,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博士生最終都無法順利畢業(ye) ,這絕非危言聳聽。研究生院的“滑鐵盧”有著其令人不安的規律性。
為(wei) 了讓大家少走彎路,順利拿到那張畢業(ye) 證,我特意總結了導致博士生無法畢業(ye) 的十大常見原因。希望這份“避坑指南”能幫助大家在學術道路上披荊斬棘,最終抵達成功的彼岸!
1. 過度沉迷高分:GPA高 ≠ 優(you) 秀博士
申請時你本碩GPA很重要,但在研究生院,你的成績單真的沒那麽(me) 重要!記住這個(ge) “潛規則”:
最佳GPA = 最低畢業(ye) 要求 + 一點點努力 (ε)
任何高於(yu) 這個(ge) 標準的GPA都可能意味著你把寶貴的研究時間浪費在了課堂上。別驚訝,導師看到一個(ge) 門門功課4.0的學生,可能還會(hui) 暗自嘀咕:這家夥(huo) 是不是沒搞科研?
美國博士前兩(liang) 年,你的首要任務是找到心儀(yi) 的導師,確定有趣的研究方向,啃下厚厚的文獻,並嚐試一些小規模的探索性研究。把太多精力放在課程上,隻會(hui) 讓你離這些目標越來越遠。
劃重點:GPA夠用就好,把時間留給更重要的事!
2. “學霸”附體(ti) ,過度努力,貪多嚼不爛
有些同學讀博的初衷是想“再深造一下”,學習(xi) 更多的知識。沒錯,博士學習(xi) 確實需要大量的閱讀和學習(xi) ,但它必須是有針對性的,最終目標是完成那篇讓你“頭禿”的畢業(ye) 論文。
那些與(yu) 你的研究方向無關(guan) 的選修課、旁聽課,幾乎都是在浪費時間,完全沒必要!想象一下,到博士第三年年底,一個(ge) 合格的博士生需要閱讀大約50到150篇論文,才能證明自己研究課題的新穎性。而有些同學,過於(yu) 沉迷文獻的海洋,讀了太多相關(guan) 的資料,反而遲遲無法動手開始自己的研究。
導師們(men) 可沒耐心等待一個(ge) 隻會(hui) “紙上談兵”,不專(zhuan) 注於(yu) 做出實際貢獻的“萬(wan) 年老生”。
血淚教訓:之前有個(ge) 學員讀博那會(hui) 兒(er) 也犯了這個(ge) 毛病,前兩(liang) 年像個(ge) 好奇寶寶一樣選修了各種課程:阿拉伯語、語言學、經濟學、物理學、數學,甚至哲學!在計算機科學領域,也選了一堆和他的研究毫無關(guan) 係的課程。結果呢?他比別人多花了一年才拿到博士學位!
劃重點:學習(xi) 要聚焦,目標是論文!
3. 追求完美主義(yi) ,寸步難行
完美主義(yi) 在學術界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它尤其喜歡纏上那些最聰明的腦袋。但請記住,完美是不存在的,我們(men) 隻能無限接近它。有些同學為(wei) 了追求論文的“完美”,反複修改潤色,遠遠超過了邊際效益點,結果永遠也無法停下來。還有些同學,非要等到論文的框架在腦海中完美無缺才肯動筆,結果永遠也無法開始。
給卡殼的你一個(ge) 建議: 論文寫(xie) 作是一個(ge) 迭代的過程!先從(cong) 一個(ge) 粗略的大綱和一些筆記開始;然後進行第一遍修改,稍微完善一下;接著重複這個(ge) 過程。當每次修改帶來的變化很小時,就說明已經達到了邊際效益遞減點。這時候,再修改一兩(liang) 遍就足夠了。“差不多就好”遠勝於(yu) 遙不可及的“完美”。
劃重點: 先完成,再完善!
4. 拖延症晚期,效率是硬傷(shang)
那些有完美主義(yi) 傾(qing) 向的人,往往也是拖延症的重度患者。而那些隻想學習(xi) 不想做研究的“萬(wan) 年老生”也容易拖延。博士項目似乎對各種各樣的拖延症患者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但它也是一個(ge) 殘酷的效率篩選器。如果你也是拖延症患者,趕緊去搜搜提高效率的方法吧!
劃重點:行動起來,別讓拖延毀了你的博士生涯!
5. “單幹”太早或太晚,節奏感很重要
在攻讀博士學位的過程中,導師和學生之間的關(guan) 係需要經曆一個(ge) 轉變。初期,導師應該更主動地指導,布置具體(ti) 的課題,並幫助學生撰寫(xie) 早期的論文。到了後期,學生應該比導師更了解自己的研究課題。一旦主導權發生反轉,學生就需要主動“單幹”,開始選擇自己要研究的課題,並積極撰寫(xie) 論文,即使導師沒有明確要求。
關(guan) 鍵在於(yu) 把握好“單幹”的時機。太早“單幹”,在還不具備選擇好課題和撰寫(xie) 高質量論文的能力時就放飛自我,最終隻會(hui) 導致論文投稿被拒,導師也跟著失望。另一方麵,如果過了某個(ge) 階段仍然隻等著導師發號施令,會(hui) 讓那些期待看到時間和科研經費有所回報的導師感到焦慮。
導師期望即將畢業(ye) 的博士生能夠像未來的教授一樣,對他們(men) 領域內(nei) 的挑戰有著深刻的理解,能夠獨立選擇和攻克具有一定規模和深度的科研問題。
劃重點:適時“斷奶”,培養(yang) 獨立科研能力!6. 把讀博當成上學或上班,心態決(jue) 定成敗
博士學習(xi) 既不是簡單的上學,也不是朝九晚五的上班。它更像是一種苦行僧式的體(ti) 驗,一種近乎癡迷的愛好。為(wei) 了通過同行評審,你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日夜思考,周末奮筆疾書(shu) 。
閱讀所有相關(guan) 的文獻需要像朝聖般的虔誠。甚至可以說,博士學習(xi) 自帶“貧困”和“服從(cong) ”的誓言,最終換來一件神職人員般的長袍和頭巾。那些把博士學習(xi) 當作一份普通工作的人,往往需要7年以上才能完成學業(ye) ,甚至最終淪為(wei) “準博士”(ABD)。
劃重點:讀博是一場修行,需要全身心投入!7. 忽視委員會(hui) 意見,後果很嚴(yan) 重
有些博士生會(hui) 忘記,他們(men) 的博士學位最終需要委員會(hui) 成員簽字批準。在博士學習(xi) 的後期,與(yu) 委員會(hui) 成員保持聯係至關(guan) 重要。你需要讓他們(men) 了解你的研究進展,並重視他們(men) 的反饋。雖然委員會(hui) 成員不像導師那樣每天都和你在一起,你可能容易忽略他們(men) 的建議,但他們(men) 很少會(hui) 忘記自己給出的建議。
我曾經見過一次答辯,一位委員會(hui) 成員和答辯學生因為(wei) 實驗評估指標的選擇而爭(zheng) 吵起來。這位委員早在學生的開題報告時就警告過他關(guan) 於(yu) 指標的選擇,但他並沒有放在心上。他很幸運,隻是多花了一個(ge) 學期才拿到學位。
我還認識另一位研究生,他的論文草稿被委員會(hui) 認為(wei) 達不到答辯的要求。他固執地拒絕修改,結果答辯失敗了,被告知要放棄整個(ge) 論文,重新開始。他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才拿到博士學位。
劃重點:重視委員會(hui) 的意見,他們(men) 是你的“守門人”!
8. 目標過低,缺乏 ambition
有些同學會(hui) 看著他們(men) 係裏最弱的那個(ge) 拿到博士學位的人,然後以此為(wei) 目標。這種態度幾乎可以肯定會(hui) 讓你與(yu) 教職無緣,甚至可能無法順利畢業(ye) 。
那個(ge) “最弱”的同學很可能是在研究課題上遭遇了無數挫折,不得不接受一個(ge) 無奈的備選方案。目標過低讓你在麵對研究中的不確定性時毫無回旋餘(yu) 地,而研究本身就充滿了未知。
劃重點:目標要遠大,給自己留有探索的空間!
9. 目標過高,好高騖遠
從(cong) 學生的角度來看,博士學位似乎是一項偉(wei) 大的事業(ye) ,的確如此。但這並不是你學術生涯的終點,而是一個(ge) 全新的開始。你的博士論文不必非要治愈癌症或者實現冷核聚變。
博士學位是對人類知識的一個(ge) 微小但重要的貢獻。影響力是你應該在畢生的研究中追求的目標。在博士階段就做出重大突破就像第一次射擊就擊中靶心一樣困難。
但一旦你掌握了射擊的技巧,就可以不斷嚐試直到成功。而博士學位就是你未來科研生涯的“彈藥庫”。有些導師可能會(hui) 給你一份潛在的研究課題清單。如果他們(men) 能,選擇那個(ge) 最容易完成但仍然讓你感興(xing) 趣的課題。
你拿到哪個(ge) 方向的博士學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拿到一個(ge) 博士學位。重要的是你接受的訓練,而不是具體(ti) 的課題本身。
劃重點:腳踏實地,博士學位隻是你學術生涯的起點!
10. 錯失真正的裏程碑,隻關(guan) 注“紙麵要求”
大多數學校都要求學生完成課程、資格考試、論文開題報告、論文答辯和畢業(ye) 論文。這些是寫(xie) 在紙上的硬性要求。但實際上,真正的裏程碑是三篇圍繞一個(ge) (可能鬆散相關(guan) 的)統一主題的優(you) 秀出版物。
課程和資格考試更多是為(wei) 了彌補招生時的失誤。一個(ge) 在參加資格考試時就已經發表過論文的學生,絕對不是招生失誤。一旦一個(ge) 學生有兩(liang) 篇優(you) 秀的出版物,如果她能說服她的委員會(hui) 她可以推斷出第三篇,那麽(me) 她就順利通過了論文開題報告。一旦一個(ge) 學生擁有三篇高質量的出版物,她就相當有把握地證明了自己能夠持續進行達到同行評審標準的研究。
如果她能將這三篇出版物提煉出一個(ge) 統一的主題,那麽(me) 她就完成了畢業(ye) 論文;如果她將這三篇出版物裝訂在一起,那麽(me) 她就擁有了博士論文。當然,三篇出版物還遠遠不足以讓你在學術界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即使是在一所不太好的學校。但是,對於(yu) 順利獲得博士學位來說,這差不多就足夠了。
劃重點:真正的成果是高質量的論文發表!
寫(xie) 在最後:讀博之路漫長而艱辛,希望這份“避坑指南”能為(wei) 各位博士生們(men) 指點迷津。記住,專(zhuan) 注目標、保持積極心態、與(yu) 導師和委員會(hui) 保持良好溝通,你一定能順利畢業(ye) ,開啟屬於(yu) 自己的學術新篇章!加油!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