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銀四,又即將到了新一年的黃金就業(ye) 季,不僅(jin) 國內(nei) 畢業(ye) 生就業(ye) 一向備受關(guan) 注,留學生回國就業(ye) 也是關(guan) 注度極高。
就在近日,智聯招聘發布了《2024中國海歸就業(ye) 調查報告》,深入剖析了2024年留學生回國求職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給出了就業(ye) 的風向標。
#1政策紅利推動回國就業(ye)
回國求職人數創新高2024年國內(nei) 求職的海歸人數較2023年增長7%,達到2018年的1.44倍;其中應屆留學生人數同比增長19%,是2018年的2倍,顯示出留學生對國內(nei) 就業(ye) 市場的信心增強111。政策支持(如社保待遇優(you) 化、人才評價(jia) 改革)及國內(nei) 經濟恢複是主要驅動力。
亞(ya) 洲留學國家熱度上升
英國仍為(wei) 最大留學來源國,占比39.7%,遠超其他國家;但馬來西亞(ya) 和新加坡留學生回國求職人數增幅顯著(同比70.5%和34.9%),反映亞(ya) 洲留學性價(jia) 比受關(guan) 注。
#2學曆與(yu) 專(zhuan) 業(ye) :碩士主導,商科與(yu) 計算機並重
學曆層次提升
79.3%的海歸為(wei) 碩士學曆,本科占18%,博士2.7%。英國留學生中碩士占比尤其突出,得益於(yu) 其一年製碩士學製的時間優(you) 勢(所以英國的競爭(zheng) 一直很激烈這大家也是知道的)。
熱門專(zhuan) 業(ye) 分布
前十大專(zhuan) 業(ye) 以商科為(wei) 主(工商管理、金融學、經濟學等),計算機科學與(yu) 技術位列第十,但熱度持續攀升。商科比較多是因為(wei) 英國等國的頂尖商學院資源,而且商科也是個(ge) 萬(wan) 金油專(zhuan) 業(ye) ,找工作的方向很多,計算機則因數字經濟需求增長受青睞。
#3行業(ye) 需求:哪些行業(ye) 青睞海歸?
傳(chuan) 統吸納領域
教育/培訓/留學谘詢:合計占比超40%,教培行業(ye) 以32.7%居首,需求集中於(yu) 語言培訓、國際教育等崗位。所以留子們(men) 最大的優(you) 勢其實是語言優(you) 勢,大家要發揮好這一優(you) 勢。
互聯網/電子商務:職位數占比7.1%,投遞量排名第一(8.4%),高薪酬與(yu) 技術驅動特性吸引人才。
對比以往的數據。2022 年,專(zhuan) 業(ye) 服務、生物醫藥、裝備製造行業(ye) 對海歸人才的需求較為(wei) 旺盛。2023 年,新能源行業(ye) 異軍(jun) 突起,海歸優(you) 先崗位比 2022 年大幅增長 71.7 %。同時,製造業(ye) 、集成電路等行業(ye) 也求賢若渴,24年反倒是教培重新殺了回來,說明不論是傳(chuan) 統行業(ye) 還是新型行業(ye) ,海歸都占優(you) 勢!
新興(xing) 行業(ye) 爆發
新能源、環保、製造業(ye) :職位數增速顯著(如加工製造21.3%,新能源10.8%),需海外市場拓展(增速56.1%)和技術人才。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航空/航天(投遞增速37.9%)、人工智能(29.5%)、生物醫藥(27.8%)成為(wei) 新增長點。
其實從(cong) 大家的投遞喜好來看,可以清楚的看出目前來說對於(yu) 海歸的藍海行業(ye) :互聯網+電商
#4地域分布:一線城市主導,下沉趨勢顯現
核心城市集中
海歸優(you) 先崗位主要分布在一線(38.3%)和新一線城市(37.7%),北京(16%)、上海(8.7%)、深圳(8.4%)、成都(6%)為(wei) 前四。
三四線城市潛力釋放
三四線城市投遞人數增速超30%,地方政府通過稅收減免、住房補貼等政策吸引人才,疊加產(chan) 業(ye) 轉移(如高端製造、信息技術)創造機會(hui) 。
比如說寧波政府給QS前100海歸一年8萬(wan) 補貼,QS前200海歸一年3萬(wan)
所以說大家回國看工作機會(hui) 可以不局限於(yu) 北上廣,二三線和新一線城市也可以多看看機會(hui) 。
#5地域分布:一線城市主導,下沉趨勢顯現
薪酬水平
海歸優(you) 先崗位平均月薪達15440元,較2019年增長31.5%,高出國內(nei) 企業(ye) 平均薪酬近5000元。清華畢業(ye) 生平均薪資也低於(yu) 海歸約2000元。
競爭(zheng) 力來源
企業(ye) 認為(wei) 海歸的國際視野、語言能力及項目經驗具有獨特價(jia) 值,尤其是名校背景(QS排名受雇主重點關(guan) 注)和實習(xi) 經曆(83%海歸有實習(xi) 經曆)。
💡給海歸的建議:
👉關(guan) 注政策導向:留學歸國人員需深入解讀國家發展規劃綱要,重點聚焦政策傾(qing) 斜領域。以集成電路、創新藥研發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為(wei) 例,這類政府重點支持方向不僅(jin) 能獲得專(zhuan) 項基金扶持,更能享受人才引進政策紅利,為(wei) 職業(ye) 發展創造高起點平台。
👉提升技能複合性:結合自身的國際化視野,積極學習(xi) 和掌握數字化能力,提升技能的複合性。在數字化時代,具備多種技能的人才更受市場青睞,海歸們(men) 可以利用自己的優(you) 勢,在學習(xi) 和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增強在職場中的競爭(zheng) 力。
👉靈活規劃職業(ye) 路徑:建議采取"主業(ye) +副業(ye) "的彈性發展模式。在夯實專(zhuan) 業(ye) 根基的同時,可嚐試參與(yu) 元宇宙、綠色金融等前沿領域的創業(ye) 孵化項目。通過主副業(ye) 協同發展的方式,既保障職業(ye) 安全邊際,又能把握新興(xing) 業(ye) 態的爆發機遇。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