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是不是都看不起本科生?

最近後台收到一些本科小學弟學妹的私信,問題問得小心翼翼,又帶著點委屈:“學長,是不是研究生,都會(hui) 有點看不起我們(men) 本科生啊?”看到這個(ge) 問題,我愣了一下,然後笑了。我仿佛能看到屏幕那頭,一張張稚嫩又困惑的臉,可能剛剛在向師兄師姐請教問題時,碰了點“軟釘子”。

關(guan) 於(yu) “研究生看不起本科生”這件事,幾乎是每個(ge) 大學裏都流傳(chuan) 著的“都市傳(chuan) 說”。傳(chuan) 說裏,研究生師兄師姐們(men) 行蹤神秘,表情嚴(yan) 肅,說著凡人聽不懂的“黑話”,看你的眼神,仿佛在審視一個(ge) “未經開化”的生物。那麽(me) ,真相到底是什麽(me) ?今天,老師不想簡單地回答“是”或“否”。

我想跟你說句實話,聊聊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麽(me) 。大多數時候,那種讓你感覺到的“疏離感”,甚至偶爾的“不耐煩”,其實跟“看得起、看不起”沒什麽(me) 關(guan) 係。

更準確地說,是研究生這個(ge) 物種,他(她)的“世界觀”和“任務係統”,已經跟你完全不一樣了。這就像一個(ge) 已經開始在廣闊海域裏捕魚的漁夫,很難再去對一個(ge) 還在岸邊練習(xi) 撒網的孩子,抱有完全相同的心態。

不是輕視,而是他的注意力、他的焦慮、他的喜悅,都已然發生了轉移。

1.那些讓你感覺“被看輕”的瞬間,到底是怎麽(me) 回事?

2.最核心的區別:“學習(xi) 知識”與(yu) “生產(chan) 知識”

3.一些實在的建議那些讓你感覺“被看輕”的瞬間,到底是怎麽(me) 回事?

我們(men) 先來複盤幾個(ge) 經典場景。

場景一:你問了個(ge) 自認為(wei) 很基礎的問題,對方卻顯得有點“不耐煩”。你可能鼓起勇氣問師兄:“師兄,什麽(me) 是‘內(nei) 生性’啊?” 師兄皺了皺眉,很快地講了兩(liang) 句,或者直接說“這個(ge) 你先去看看書(shu) ”,然後就繼續埋頭看自己的電腦了。你心裏咯噔一下:“他是不是覺得我這個(ge) 問題很蠢?”

其實,他的“後台”程序可能是這樣的:他的大腦正以全部的算力,在思考他自己論文裏那個(ge) 該死的、不知道怎麽(me) 解決(jue) 的內(nei) 生性問題。他可能已經連續三天,為(wei) 了找一個(ge) 合適的工具變量而焦頭爛額。你的問題,就像在他正在運行的複雜程序裏,突然彈出一個(ge) 請求“解釋一下什麽(me) 是C盤”的窗口。

他需要強製中斷自己深度沉浸的思考,切換回一個(ge) 非常基礎的教學模式。這個(ge) “頻道切換”的動作本身,對他來說成本極高,會(hui) 帶來一種認知上的“卡頓感”。他不是對你這個(ge) 人不耐煩,他隻是對他自己被打斷的思路,和他需要重新組織語言的這個(ge) 過程,感到不耐煩。

場景二:他們(men) 聚在一起聊天,你完全插不上話。你可能看到幾個(ge) 師兄師姐在休息區,熱火朝天地聊著“AER”、“QJE”、“麵板數據”、“斷點回歸”……你站在旁邊,感覺自己像個(ge) 透明人,他們(men) 用的每個(ge) 字你都認識,但連在一起就完全聽不懂。你可能會(hui) 想:“他們(men) 在故意秀機構感嗎?”這其實是典型的“知識的詛咒”。當你在一個(ge) 領域裏沉浸太久,那些專(zhuan) 業(ye) 的術語,就會(hui) 慢慢變成你的日常用語和思考工具。他們(men) 不是在“秀”,他們(men) 隻是在用他們(men) 自己圈子裏的“普通話”在交流。他們(men) 可能已經忘了,這些詞匯對於(yu) 還沒進圈子的人來說,是需要翻譯的“火星文”。

場景三:他們(men) 似乎對本科生的很多活動,都提不起興(xing) 趣。迎新晚會(hui) 、社團聯誼,師兄師姐們(men) 總是禮貌性地出現一下,或者幹脆不參加。你可能會(hui) 覺得:“他們(men) 是不是覺得我們(men) 這些活動很幼稚?”

其實,是他們(men) 的“效用函數”變了。在本科生的滿足感來源裏,社交、娛樂(le) 、體(ti) 驗新鮮事物的權重很高。但在研究生的滿足感來源裏,“睡眠”、“論文進展”、“導師今天心情好不好”、“發量是否穩定”……這些東(dong) 西的權重,已經指數級地飆升了。

多參加一個(ge) 活動帶來的快樂(le) ,也就是經濟學裏說的“邊際效用”,可能遠遠小於(yu) 多睡一個(ge) 小時,或者讓論文裏的一個(ge) 模型跑通所帶來的巨大滿足感。他們(men) 不是覺得你的快樂(le) 幼稚,而是他們(men) 有更迫在眉睫的、能緩解自身焦慮的“快樂(le) 源泉”需要去追求。

最核心的區別:“學習(xi) 知識”與(yu) “生產(chan) 知識”說到底,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根本區別在於(yu) 一件事:本科生的核心任務,是“學習(xi) 和吸收”人類已有的知識。

你們(men) 像是在一張巨大的、已經繪好的地圖上探索,教科書(shu) 是地圖,老師是向導,考試是關(guan) 卡。雖然也有難度,但總歸是有路可循、有標準答案的。而研究生的核心任務,是“生產(chan) 和創造”新的知識。

哪怕這個(ge) 新知識,隻是在人類知識大廈上,補上了一塊小小的、幾乎沒人看得到的磚。他們(men) 是被扔進了一片沒有地圖的原始森林,手裏隻有一把砍刀和指南針,任務是“自己走出一條路來”。

這是一個(ge) 從(cong) “確定性世界”到“不確定性世界”的轉變。這種轉變帶來的長期壓力和思維慣性,是造成你所感受到的“疏離感”的根本原因。

一些實在的建議

說了這麽(me) 多,是希望大家能互相理解。對於(yu) 本科的學弟學妹們(men) :別害怕,也別多想。把師兄師姐看作你未來的“遊戲預覽”,是你升級路上可以請教的“高級NPC”。

請教問題時,試著更具體(ti) 一些,帶著你自己的思考去問,而不是當一個(ge) “伸手黨(dang) ”。比如,把“師兄怎麽(me) 寫(xie) 論文啊?”換成“師兄,我看了您這篇文章,您在處理這個(ge) 數據時,為(wei) 什麽(me) 選擇了這個(ge) 方法,而不是那個(ge) 方法?”。

這樣,對方會(hui) 更願意和你交流。對於(yu) 已經成為(wei) 師兄師姐的研究生們(men) :也請多一份耐心。想一想幾年前的自己,那個(ge) 同樣迷茫、同樣渴望被指引的自己。有時候,你一次耐心的解答,一句溫暖的鼓勵,真的可能會(hui) 影響一個(ge) 學弟學妹未來的選擇。這是一種善意的傳(chuan) 承。

總結

所以,研究生真的會(hui) 看不起本科生嗎?我想,不會(hui) 的。大家隻是在各自的“人生副本”裏,打著不同階段、不同難度的“怪”。山腳的人不必羨慕山腰的風景,山腰的人也別忘了自己曾從(cong) 山腳走來。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直博申請生物醫學篇 (細胞動力學方向)

下一篇

2026Fall必看!申請季最全時間線給你規劃好了!多個關鍵節點狠狠拿捏!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