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博申請生物醫學篇 (細胞動力學方向)

在本次的博士講座中,我們(men) 與(yu) Dr. Siyan He進行了深入的對話,了解了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多樣化的研究方向和申請要求。讓我們(men) 一起回顧這期精彩的講座,了解更多博士申請相關(guan) 內(nei) 容。

S:您可以簡單給我們(men) 介紹下您目前所研究的方向嗎?

Dr. He:

我現在做的是一個(ge) 比較冷門的領域,叫做細胞動力學,它主要研究的就是細胞對於(yu) 外界 mechanical environment 一種響應。它是介於(yu) 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之間的一個(ge) 學科。

更具體(ti) 地來講,我設計了一種熒光Sensor,然後把它插入到蛋白質裏麵,根據這個(ge) sensor 的信號變化就可以測量出這個(ge) 蛋白質具體(ti) 受力的大小,再通過改變細胞的外界 mechanical environment,比如說我可以用 optical tweezers 拉伸這個(ge) 細胞,或者改變細胞所處環境的滲透壓。

這樣可以觀察我所感興(xing) 趣的這個(ge) 蛋白質它的應力如何變化,以及它在受力變化的時候產(chan) 生了哪些下遊的signaling,從(cong) 而調節了整個(ge) 細胞的行為(wei) 。

S:您可以和我們(men) 介紹一下在生物醫學工程還有一些什麽(me) 樣的研究方向?

Dr. He:

目前 BME 裏麵最熱門的兩(liang) 個(ge) 方向,第一個(ge) 是計算生物。這一部分就是通過大量的數據,包括 AI Training 這些,找到一些新的藥物的靶點,或者說新的基因的一些可以導致癌症的基因突變。

這一部分因為(wei) 和大熱門 AI 領域相結合的一個(ge) 方向,包括蛋白質折疊這些,也是目前為(wei) 止我們(men) 這個(ge) 係裏麵教授最多的一個(ge) 方向。

還有一個(ge) 比較火的就是 biomaterial ,主要就是合成一些更親(qin) 近生物體(ti) 的材料,比如說在手術中可以用於(yu) 置換人體(ti) 的某些組織的材料。這兩(liang) 部分就是時下最熱門的。

其他的一些,比如說神經科學和醫療儀(yi) 器開發,這些也是 BME 裏麵比較常見的。比如說現在市場上也逐漸開始推廣的就是非侵入式的血糖測量計,這個(ge) 也是 BME 作為(wei) 一個(ge) bioinstrumentation 的一個(ge) 領域的成果。

S:申請BME的博士,需要本科學習(xi) 學習(xi) 什麽(me) 課程或者選擇什麽(me) 專(zhuan) 業(ye) ?

Dr. He:

其實我覺得背景真的不太重要,因為(wei) 理工科大家學習(xi) 的內(nei) 容,特別是在本科階段,都大差不差的。包括我們(men) 每年招生也會(hui) 招大量的來自非生物專(zhuan) 業(ye) 的,比如說機械工程,比如像我本科就是物理的,所以可以說是跟生物完全沒有關(guan) 係。

如果你本科的時候沒有做過 wet lab,然後你更偏向於(yu) 做 computational 的,那麽(me) 你就會(hui) 申請跟統計和計算更有關(guan) 的方向和實驗室。

其實你學什麽(me) 真的不太重要,因為(wei) 大家隻要本科能夠好好地學,然後把課程、 GPA 這些基本的要求達到,我覺得對於(yu) 知識儲(chu) 備來說都是沒有問題的。因為(wei) 博士期間你還要上課,你還要去學更專(zhuan) 的課程。

S:申請生物醫學工程博士需要提前套磁嗎?

Dr. He:

我自己的理解是套磁,並不是說你要跟教授套近乎還是怎麽(me) 樣,其實套磁最主要的是一個(ge) 雙向的匹配。就是首先你向這個(ge) 導師推銷你自己,你擁有哪些skill,然後你的興(xing) 趣是什麽(me) ,讓導師知道你是匹配他們(men) 組的。那麽(me) 另一方麵的匹配就是你需要知道這個(ge) 教授他的風格是怎麽(me) 樣的,具體(ti) 到他們(men) 有沒有足夠的 funding 來招學生。

這個(ge) 在其實申請博士的時候是一個(ge) 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wei) 考慮到現在的政治環境,生物醫學領域本來就是一個(ge) 很缺 funding 的板塊,如果這個(ge) 時候再盲目地去申請的話,可能就會(hui) 不太理想。所以這個(ge) 時候更需要知道你感興(xing) 趣的組招不招人,如果說你問了好多教授都不招人的話,那可能這一個(ge) 項目就沒必要申請了。

S:生物醫學工程博士畢業(ye) 之後會(hui) 有一些什麽(me) 樣的職業(ye) 道路?

Dr. He:

我身邊的學長老師畢業(ye) 之後去大廠的比較多。一般還是去藥廠,就是如果他們(men) wet lab 做得比較多的話,去大廠的會(hui) 比較多。

如果是從(cong) 就是分成走學術界做博後或者當 professor 和進 industry 來看的話,我估摸大概 70% 的博士生畢業(ye) 還是會(hui) 進入業(ye) 界的,而且進入業(ye) 界的話崗位都還是比較可觀的。

比如說進入一個(ge) 藥廠的話,就可以直接做到 scientist,甚至 senior scientist,起步還是會(hui) 很高的。一般來說你進入公司很短的時間,公司就會(hui) 逐漸培養(yang) 你去引領導一個(ge) 項目。這個(ge) 對於(yu) 讀博士來說就是非常平均的一個(ge) 職業(ye) 線路吧。

S:申請教職類的工作,一定需要讀博後嗎?

Dr. He:

我沒有看到有博士畢業(ye) 能夠直接做上教職的,即使是去可能檔次沒這麽(me) 高的學校,它也需要你有博後。因為(wei) 對於(yu) 其實對於(yu) 博士生來說,他在科研裏麵僅(jin) 僅(jin) 起到一個(ge) 技能培訓的作用,但是博後更多的是起到一個(ge) 管理培訓

因為(wei) 你做博後的時候,你就會(hui) 需要開始自己接觸,去找funding,寫(xie) grant,自己去洽談,自己去和 funding agency 去溝通。這個(ge) 就是你真正的要開始獨立領導一個(ge) 課題,包括比如說給了你多少錢,你怎麽(me) 用。

這一方麵就是我所謂的管理培訓,當然也有更高的科學培訓的要求。博後的要求跟咱們(men) 博士是不一樣的,博士隻需要拿著固定的工資,然後我們(men) 把事情做好,然後把 paper 發出去,這個(ge) 對我們(men) 來說就是OK。

但是對於(yu) 博後來講的話,你可能更多的需要去思考你怎麽(me) 去開始一個(ge) 課題,並且要把這個(ge) 課題持續下去,讓要證明給funding agency 就是他們(men) 的錢花的值。

這個(ge) 對於(yu) 當 professor 來說是重要的一點。所以這就是為(wei) 什麽(me) 我覺得如果你想走 academia 的話,那麽(me) 博後是一個(ge) 必不可少的環節。

S:目前的政策變化對生物醫學工程方向的博士研究和招生是否有影響?

Dr. He:

我覺得肯定是有的,包括我自己感受也很強烈。比如說,以前我們(men) 老板從(cong) 來不會(hui) 過問我們(men) 實驗室經費的問題。大家要買(mai) 器材、要買(mai) 耗材,這些就隨便買(mai) 就行了,刷卡就完事了。現在的話可能就是老板會(hui) 卡得更嚴(yan) 格一點,很多不必要的,或者有更便宜的替代品,他都會(hui) 讓我們(men) 就是看清楚了再買(mai) 。這是最貼近生活的一個(ge) 案例。

那麽(me) 其他方麵,比如說我也有同學想轉組,然後他今年正好卡在這個(ge) 時間節點上轉組,因為(wei) 他對自己之前的研究方向不太滿意,他想轉組。今年的話就是難上加難,他可能拖了很久都沒有成功轉組,最後還是不得不留在他原來那個(ge) 組。這種情況就是在這個(ge) policy 出來之後會(hui) 越來越強烈,而且我們(men) 就是也做好了心理準備,以後可能會(hui) 麵臨(lin) 日益嚴(yan) 峻的這樣的一個(ge) 情況。

但是對於(yu) 招生來說的話,我覺得的話肯定影響多多少少是會(hui) 有的,但是不至於(yu) 說是一個(ge) 災難性的影響,我覺得也沒有那麽(me) 悲觀。因為(wei) 總的來說第一,很多大學它是有自己獨立的 founding 的,這個(ge) 是包括NIH,包括NSF,就是這種國家性的機構,它沒辦法左右的。第二就是還有很多就是獎學金你可以申請,這些resource可能在平時在之前大家都沒有太注意。現在有了這個(ge) policy,當然形勢也變嚴(yan) 峻了,可能大家就會(hui) 更多地去考慮這些方麵的資源。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美本Top 30標化分數線出爐!近一半強製提交 這所政策與GPA掛鉤!

下一篇

研究生是不是都看不起本科生?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