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獲取引青教育資訊把我們(men) 設置星標哦!這樣就不會(hui) 錯過最新美本申請資訊啦!
說起美國留學,加州大學係統(UC)絕對是很多人的夢校。
從(cong) 大名鼎鼎的UCLA、伯克利,到相對低調的河濱、默塞德,UC的9個(ge) 分校各有特色。
UC 9所分校 圖源:網絡
但實際上這些學校的財務狀況差別極大,今天我們(men) 就來扒一扒UC各分校的"家底",看看它們(men) 到底有多依賴國際生學費,聯邦經費削減會(hui) 有啥影響,哪個(ge) 分校的財務最健康。
01UC整體(ti) 財務數據
我們(men) 先看看整體(ti) 的UC財務數據。
2023-24學年UC財務報表顯示,整個(ge) UC係統收入557億(yi) 美元,支出559億(yi) 美元。雖然賬麵上略有虧(kui) 空,但靠著投資收益等其他收入,最後還賺了49億(yi) 美元。
UC財務報表 圖源:UC官網 (單位:千美元)
聽起來很多對吧?但如果細細拆分,問題就來了。
UC係統收入類別金額及占比 數據來源:UC財務報表
在總收入中,學生學費貢獻了57億(yi) 美元,約占10.2%。但如果我們(men) 聚焦於(yu) 核心教育資金,學費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實際上在核心資金(和教育相關(guan) 活動的全部收入)中,學費(和其他教育收入)占比才是大頭,州政府撥款還不到一半。
這好像和我們(men) 印象中"公立大學主要靠政府養(yang) "完全不一樣,原因很簡單:加州政府這些年越來越"摳門",UC隻能自己想辦法。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多招國際生和外州學生。因為(wei) 他們(men) 交的學費貴!
非居民學生,包括國際生和外州生,需要支付高達52,536美元的年學費(含14,934美元基礎學費和37,602美元補充學費),而加州居民僅(jin) 需支付基礎學費。
雖然國際生隻占本科生總數的15.8%,但他們(men) 貢獻的學費收入占到了總學費的近30%。這就是為(wei) 什麽(me) UC各分校都在拚命招國際生。
02 UC各分校財務數據
01、UC分校學費收入
不隻是總財務狀況,UC內(nei) 部的貧富差距也極大。但由於(yu) 一些收入有幾個(ge) 校區沒有披露,所以我們(men) 隻比較和匯總了UC分校的2024年學費總收入,並從(cong) 高到低進行了排序👇。
UC分校學費收入排名 數據來源:UC財務報表
從(cong) 2024年的學費收入來看,Berkeley位居榜首,遠超其他分校。之後就是LA和San Diego,這三所分校形成了明顯的第一梯隊。
相比之下,Merced就看起來比較“窮”了,但也能理解,畢竟Merced是一所新校區。
中間梯隊的分校表現相對穩定,Davis、Irvine和Santa Barbara的學費收入處於(yu) 中等水平。
但我們(men) 也需要注意,各分校對非居民學費的依賴程度差異巨大。
Berkeley和UCLA的非居民本科生比例接近22%,這意味著它們(men) 的學費收入中有超過三分之一來自非居民補充學費。
而Riverside和Merced的非居民比例分別隻有12%和5%左右,對這一收入來源的依賴度相對較低。
這就帶來一個(ge) 問題:如果國際生招生出問題(比如簽證政策收緊、疫情影響),伯克利和UCLA會(hui) 很受傷(shang) ,而河濱和默塞德受影響就小得多。
02、UC分校聯邦政府資金收入
我們(men) 再來看看聯邦政府資金補給,2024年加州大學各分校拿到的聯邦科研經費差別挺大的。聯邦政府資金主要通過研究經費(Grants and Contracts)形式提供,2024年數據顯示:
UC分校聯邦資助排名 數據來源:UC財務報表
沒想到的是San Diego分校是最大贏家,拿到了超過10億(yi) 美元,LA分校也拿了將近9.5億(yi) 。
這些錢主要來自國家科學基金會(hui) (NSF)、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國防部、能源部和NASA這些聯邦機構的研究項目。
San Diego分校之所以能拿這麽(me) 多錢,主要是因為(wei) 他們(men) 的醫學研究特別強,還有著名的斯克裏普斯海洋研究所,這兩(liang) 塊都是吸金大戶。
LA分校的醫學院也很厲害,從(cong) NIH那裏拿了不少經費。
排第三的戴維斯分校拿了5.78億(yi) ,他們(men) 在農(nong) 業(ye) 和獸(shou) 醫研究方麵比較有優(you) 勢。
整體(ti) 來看,醫學研究強的學校普遍拿錢多。
03、UC分校支出占比分析
2024年各分校的支出結構顯示不同的優(you) 先級:
教學支出占比最高的學校:
Santa Barbara:30.9%(教學為(wei) 主)
Los Angeles:30.1%
Berkeley:28.1%
研究支出占比最高的學校:
Santa Cruz:17.3%
Berkeley:20.0%
Riverside:15.0%
醫療支出占比最高的學校:
San Francisco:63.5%(主要是醫學院)
Davis:36.7%
San Diego:38.5%
03 UC各分校財務健康狀況排名
基於(yu) 以上分析,我們(men) 來看看UC係統各分校的財務健康狀況排名:
01、UCLA
綜合實力最強:學費收入第二、聯邦科研經費9.5億(yi) (第二)、捐贈基金38億(yi) (第一)、私人捐贈4.17億(yi) (第三)。多元化的收入來源讓UCLA的財務抗風險能力最強,各項指標都名列前茅。
02、UC San Diego
雖然私人捐贈3.69億(yi) 排第四,但聯邦科研經費超10億(yi) 美元獨占鼇頭,學費收入第三,醫療收入占比高達38.5%,形成了"科研+醫療"的雙引擎模式,整體(ti) 財務實力雄厚。
03、UC Berkeley
學費收入第一,私人捐贈4.55億(yi) (第二),聯邦科研經費5.3億(yi) ,捐贈基金29億(yi) 。綜合實力強勁,但需要注意對非居民學費依賴度高(22%),這是個(ge) 潛在風險。
04、UC Davis
私人捐贈1.33億(yi) 雖然不高,但聯邦科研經費5.78億(yi) (第三),醫療收入占比36.7%,學費收入也處於(yu) 中上水平。農(nong) 業(ye) 和獸(shou) 醫研究帶來穩定經費,財務結構均衡。
05、UC Irvine
學費收入中等,聯邦科研經費4.3億(yi) ,捐贈基金7.9億(yi) ,私人捐贈6000萬(wan) 。各項指標都處於(yu) 中遊,沒有明顯短板,財務狀況穩定。
06、UC Santa Barbara
私人捐贈6800萬(wan) ,捐贈基金3.75億(yi) 較少,但教學支出占比最高(30.9%)說明重視本科教育,學費收入穩定,整體(ti) 財務尚可。
07、UC Riverside
私人捐贈、聯邦科研經費都偏低。但好在非居民學生比例低(12%),學費收入相對穩定,受外部衝(chong) 擊影響較小。
08、UC Santa Cruz
私人捐贈2000萬(wan) ,聯邦科研經費1.4億(yi) ,捐贈基金僅(jin) 1.53億(yi) 。研究支出占比卻高達17.3%,說明在用有限的資源努力做研究,入不敷出,財務壓力較大。
09、UC Merced
作為(wei) 最年輕的分校,各項指標都墊底:私人捐贈僅(jin) 98.6萬(wan) ,聯邦科研經費8500萬(wan) ,捐贈基金僅(jin) 3000萬(wan) ,學生規模也最小。但考慮到2005年才建校,還在成長期。
財務最健康的伯克利、LA和聖地亞(ya) 哥有幾個(ge) 共同特點:強大的籌款能力、收入來源多元化、充足的捐贈基金、強勁的科研經費。
中遊學校麵臨(lin) 的挑戰是如何突破籌款瓶頸。Davis雖然有醫療和農(nong) 業(ye) 雙輪驅動,但1.33億(yi) 的私人捐贈與(yu) 第一梯隊差距明顯。
最困難的幾所學校(Santa Cruz、Riverside、Merced)麵臨(lin) "馬太效應"的挑戰和困境:私人捐贈少→難以改善設施和吸引人才→校友成就有限→捐贈更少。形成了"越窮越難發展"的惡性循環。
不過Riverside和Santa Cruz的非居民學生比例低,反而讓它們(men) 在麵對國際環境變化時更加穩定。
最後這對於(yu) 未來的申請者來說有什麽(me) 啟示和影響呢?
首先,了解學校的財務狀況,能幫各位家長和同學判斷未來幾年的學費漲幅。財務緊張的學校更可能漲學費。
其次,財務健康的學校能提供更好的資源。比如河濱雖然排名不如UCLA,但財務穩健,不會(hui) 突然砍掉某些項目或服務。
最後,如果你是國際生,要知道伯克利和UCLA雖然很依賴國際生學費,但這也意味著他們(men) 會(hui) 為(wei) 國際生提供更多支持和服務。
UC係統整體(ti) 還是很穩的,但各分校確實麵臨(lin) 不同的挑戰。
選學校不能隻看排名,還要看它的財務是否健康,發展是否可持續。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