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論文文獻綜述寫作指南

文獻綜述簡稱綜述,又稱文獻回顧或文獻分析。是對某一領域,某一專(zhuan) 業(ye) 或某一方麵的課題、問題或研究專(zhuan) 題搜集大量相關(guan) 資料,而後通過閱讀、分析、歸納、整理當前課題、問題或研究專(zhuan) 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或建議,並對其做出綜合性介紹和闡述的一種學術論文。當然,文獻綜述作為(wei) 學術研究的必要前期準備工作,在很多時候也會(hui) 作為(wei) 期刊論文或學位論文中的一個(ge) “硬性”組成部分而存在。

博士論文作為(wei) 特定學科及研究領域中具有高度學術價(jia) 值的研究成果,在其撰寫(xie) 過程中,文獻綜述的意義(yi) 顯得尤為(wei) 重大。這是因為(wei) ,博士論文往往對“獨創性”有一定的要求,也即,博士論文需要針對本領域某一研究問題提出新的見解,或在本專(zhuan) 業(ye) 開辟新的研究領域。

如果一位博士生要達到這一目標,首先必須對該學科的所有專(zhuan) 業(ye) 知識,以及針對特定問題的研究現狀有相當紮實的掌握,並對所學專(zhuan) 業(ye) 的理論知識有相當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在此基礎上,作者才有可能提出獨創性的見解以及有價(jia) 值的科研成果。也正因此,文獻綜述的撰寫(xie) 是每一位博士研究生都應當重視的環節。文獻綜述的詳實程度,很大程度上直接決(jue) 定了後續論文研究核心觀點的成立與(yu) 否。

然而,在實際的綜述撰寫(xie) 環節中,許多人並不完全理解綜述在博士論文中的作用,或不清楚綜述究竟應當如何寫(xie) 作。下麵,結合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德斯蒙德·托馬斯[Desmond Thomas]教授的《博士生寫(xie) 作手冊(ce) 》一書(shu) 中有關(guan) 文獻綜述的論述內(nei) 容,談談對博士論文中文獻綜述的理解與(yu) 撰寫(xie) 思路。

一、作為(wei) “過程”和“結果”的文獻綜述

托馬斯在書(shu) 中指出,不同人對於(yu) 文獻綜述實際上有不同的理解,總結起來,可以概括為(wei) “將文獻綜述作為(wei) 過程”以及“將文獻綜述作為(wei) 結果”這兩(liang) 種。(第67頁)作者談到,作為(wei) 過程的文獻綜述可以“探索並指導研究課題的發展”“驗證研究的問題、主張及假設”“考察對立主張及其他假設”等(第68頁)。而作為(wei) 結果的文獻綜述則往往“以多種方式呈現在論文中”(第68頁),例如,作為(wei) 某一特定章節或部分出現在正文中。

歸結起來,這兩(liang) 類觀點所討論的,實際上是文獻綜述在自己的論文中所起到的作用究竟是什麽(me) 。對於(yu) 前者來說,文獻綜述的寫(xie) 作過程,實際上就是作者進行研究的過程,了解當前學術進展,或是某一特定研究方法的過程。而對於(yu) 後者來說,文獻綜述更多情況下是作為(wei) 一個(ge) 獨立的部分,出現在論文的特定部分,起到為(wei) 後續研究做鋪墊的作用。

二、文獻綜述的目的

對於(yu) 上述這些,具體(ti) 選擇哪一類型的文獻綜述,一方麵應根據本學科的論文撰寫(xie) 要求來確定,另一方麵則要根據自身論題的特性來決(jue) 定。然而,但不論是過程性的文獻綜述,還是結果性的文獻綜述,其目的是大體(ti) 相同的。總結起來,大致可以分為(wei) 如下四個(ge) 層麵:

第一,“加入一場持續的辯論或對話”。(第70頁)選擇某一研究問題進行綜述,實際上是表明一種姿態,即“宣布”自己進入到對於(yu) 該問題的討論與(yu) 研究中去。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文獻綜述的撰寫(xie) 實際上是正式參與(yu) 討論之前的必要“準備工作”。因為(wei)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隻有在了解提前入場的辯論者們(men) 的主要論點之後,才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與(yu) 看法。

第二,“展示目前你對課題的了解”。(第70頁)這實際上要求我們(men) 較為(wei) 全麵而深入地掌握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當然,這種了解既包括了對前人研究的理解與(yu) 掌握(甚至是致敬),同時又包括對綜述者對於(yu) 前人研究的批評性意見。

第三,“為(wei) 確立研究的重要意義(yi) 提供框架”。(第70頁)文獻綜述的另一個(ge) 重要價(jia) 值,即是要解釋所選研究問題的重要價(jia) 值。

第四,體(ti) 現選題的“獨創性”。這一點實際上與(yu) 第三點密切相關(guan) 。文獻綜述在說明選題所具有的重要意義(yi) 之後,應緊接著說明該選題中所包含的前人未接觸或接觸不足的問題。

三、“文獻綜述”的構建思路

在對文獻綜述的類型與(yu) 寫(xie) 作目的有所了解後,托馬斯緊接著就如何撰寫(xie) 文獻綜述這一問題給出相應的建議。作者援引了哈特(1998:186-7)的觀點,建議我們(men) 將文獻綜述分為(wei) 三個(ge) 部分。

首先,應當就所選定研究問題目前的研究概況(包括代表觀點、主流研究方法以及打表學者等)進行梳理與(yu) 總結;其次,在全麵掌握目前的研究現狀的基礎上,應結合作者自身的學術積累,對已有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予以指出;再次,針對所選問題目前的研究現狀進行總結,並明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爭(zheng) 議、難點等核心問題。

由此可見,作者在此已經揭示了文獻綜述撰寫(xie) 過程中一個(ge) 極為(wei) 重要的觀點,即作者的主觀批評。所謂綜述,即應分為(wei) “綜”和“述”這兩(liang) 個(ge) 部分,前者主要是對已有文獻的梳理,後者則是作者對研究現狀的評述。很多作者在寫(xie) 作文獻綜述的時候,總是習(xi) 慣性地堆積文獻,洋洋灑灑數千字寫(xie) 完,卻不見作者自己的觀點,這種文獻綜述的寫(xie) 作是不合適的,歸根結底是沒有理解文獻綜述在整篇論文中的目的。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物理碗競賽考試題目和解題思路和技巧分享

下一篇

哈佛大學內部錄取流程說明!附高中選課要求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