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過“玻璃心”應該怎麽辦?

在一檔親(qin) 子教育的綜藝中,有一個(ge) 名叫徐敬凱的孩子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心疼”是網友們(men) 對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其媽媽的教育方式也在節目播出後引發了不少爭(zheng) 議。

當問到孩子的名字時,孩子回答“沒名字”。

當邀請孩子參加才藝展示時,會(hui) 街舞的徐敬凱卻說自己“都不會(hui) ”。

當問到他的假期計劃時,他回答“做試卷”。

而麵對孩子的各種閃躲和不自信,徐敬凱媽媽卻不以為(wei) 意,甚至坦言,“學習(xi) 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學習(xi) 好了才能有好學上,將來才能有好工作,其他並不重要,孩子沒有必要擁有太快樂(le) 的童年生活。”壓抑感與(yu) 窒息感隨之撲麵而來,原來,孩子的不自信、玻璃心竟然來源於(yu) 此。

不知從(cong) 何時開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成為(wei) 了很多家庭的教育難題,加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未成年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日常教育中至關(guan) 重要的一環。孩子的成長不能一味追求“戰績”,全方麵的均衡發展更為(wei) 重要。而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卻出現了心理方麵的阻礙,焦慮、自卑、玻璃心、敏感……源源不斷地發生。

很多網友還直呼:“我們(men) 小時候好像吃吃喝喝,做做作業(ye) 玩玩鬧鬧,每天都挺快活的,怎麽(me) 現在的小孩有那麽(me) 多心理上的問題呢?”

現在的孩子好像越來越難擁有“快樂(le) 童年”了,到底為(wei) 什麽(me) ?與(yu) 孩子朝夕相處的家長該如何從(cong) 自己的身上尋找問題,又該如何從(cong) 源頭阻斷不良因素呢?

今天,我們(men) 就來一起聊聊孩子們(men) 的“玻璃心”。

所謂玻璃心,顧名思義(yi) ,說的就是內(nei) 心脆弱、極其敏感,聽不得批評,經不住失敗,受不了重話,這些很可能來自於(yu) 家長們(men) 的“無心之舉(ju) ”。

01過高的期待,打壓式的教育  

家長給孩子施加太過高的期待與(yu) 要求,無形之中就會(hui) 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當現實與(yu) 理想存在偏差時,孩子的內(nei) 心將會(hui) 格外痛苦與(yu) 糾結,而這些心理上的變化隻有孩子自己知道,家長往往很難察覺。

曾有研究表明,優(you) 秀的孩子通常要比普通的孩子更為(wei) 敏感和脆弱,一點點小的失敗都可以輕而易舉(ju) 地讓他們(men) 的心理防線崩塌,因為(wei) 他們(men) 習(xi) 慣了優(you) 秀,當優(you) 秀變成了一種固定的標簽,他們(men) 會(hui) 因為(wei) 害怕父母的失望、老師的批評、周圍人的評價(jia) ,而不斷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因為(wei) 害怕所以脆弱,因為(wei) 比別人投放了更多的自我期待,所以更難坦然地接受挫折。

久而久之,他們(men) 的內(nei) 心就會(hui) 出現一條超級高壓線,一旦有所浮動,隨時都會(hui) 觸線崩潰。

更難的是,很多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喜歡用“打壓”的方式來推動孩子的進步,即使孩子獲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們(men) 也習(xi) 慣將“下次繼續保持”“別取得了一點成績就驕傲”“優(you) 秀的人還多著呢”掛在嘴邊來“刺激”孩子。

最近的熱播劇《小舍得》中宋佳飾演的媽媽就是這樣對待孩子的,她麵對孩子的進步,不會(hui) 進行任何的鼓勵,隻會(hui) 一貫地將孩子與(yu) 其他同學進行比較,最後導致孩子出現了嚴(yan) 重的心理問題,其女兒(er) 甚至在校通過排擠同學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nei) 心的不滿。

打著“我愛你”的旗號,卻時時刻刻都在貶低孩子的個(ge) 人價(jia) 值,這種教育方式隻有傷(shang) 害,沒有教育。

長期經受“打壓式教育”的孩子很容易陷入不斷的“自我懷疑”,會(hui) 認為(wei) 自己的確不如別人,從(cong) 而失去自信與(yu) 陽光,麵對問題也更容易逃避,難以擁有積極主動的健康心態。

家長的肯定就如同植物成長所需的養(yang) 分一般,隻有給予更多的鼓勵、更平和的情緒、更溫暖的表揚,才能讓孩子更加茁壯地成長。

02太多的關(guan) 注,捧殺式的教育  

對於(yu) 當代很多家庭來說,孩子就是家庭中的核心人物,一個(ge) 孩子往往要受兩(liang) 三代人的關(guan) 注,“捧在手心裏”可以說是現在很多家庭的真實教育寫(xie) 照,而其實,孩子的玻璃心大多也都是被捧出來的。

不少父母習(xi) 慣了無條件地寵孩子,舍不得訓斥,不忍心調教,不放心放手,漸漸地,孩子就形成了“以自我為(wei) 核心” 的認知觀點。

等到孩子進了學校入了社會(hui) ,他卻很難再享受到百依百順、眾(zhong) 星捧月般的待遇了,而麵對差異,他就會(hui) 變得極度敏感,為(wei) 了吸引關(guan) 注,或許還會(hui) 做出一些不正確的行為(wei) 。沒有適應逆境的能力,才會(hui) 手足無措,一擊即倒。

在孩子性格形成的關(guan) 鍵階段,如果不能讓他順利地學會(hui) 接受不滿、批評、普通,這將不利於(yu) 孩子健全人格的發展。

而在此基礎之上,比寵愛更能摧殘孩子的則是浮誇的讚美、虛無的表揚,過多的誇獎和期待並不會(hui) 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反而會(hui) 讓孩子失去正確看待自己能力的眼光,把“失敗”看得過大,難免產(chan) 生深深的無力感,把“成功”看得過高,則更易滋養(yang) 驕縱的火苗。

孩子的確需要稱讚,但家長也要讓每一句誇獎之辭來得真誠和實際,否則,當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普通、平凡和無法避免的無能為(wei) 力,痛苦就是必然的。千萬(wan) 不要用愛捧殺了孩子的自我認知。

敏感未必是件壞事,有些孩子依靠敏銳的觀察、細致的心思、謹慎的判斷、深刻的同理心,也完成了很多其他孩子無法做到的事情。

美國伊萊恩·阿倫(lun) 博士在《發掘敏感孩子的力量》這本書(shu) 中提到了“高敏感”這個(ge) 詞語,他表示,高度敏感的個(ge) 體(ti) 天生比一般人更關(guan) 注周圍環境,做事習(xi) 慣三思而後行。反之,一般人則不會(hui) 太注重過多的細節,容易迅速采取行動,甚至有時顯得過於(yu) 衝(chong) 動。

所以,孩子的敏感玻璃心需要父母適當的引導、及時的梳理、正確的糾正,不要主動給孩子貼標簽,而要積極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掃除心理上的不良阻礙。

要做到這些,家長首先要學會(hui) 有度地與(yu) 孩子相處,掌握自己的情緒與(yu) 期望。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學生擔心未被學校錄取!大學擔心學生什麽?

下一篇

MYP科學老師如何進行標準D的總結性評估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