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大學明令禁止使用ChatGPT!ChatGPT究竟是什麽(me) ?
What is ChatGPT, which has been banned by many universities?
進入到數字經濟時代,麵對巨大的信息網和龐大的數據庫,人類急需尋找能夠減少重複性勞動的解決(jue) 方法,因此依靠強大算法實現智能化、自動化運行的人工智能成為(wei) 新的發展方向。
近年來,隨著技術方麵的不斷突破升級,人工智能成果在更新迭代的過程裏,擺脫了過去僵化刻板以及知識存儲(chu) 過於(yu) 狹窄的局限性。且就在最近,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ChatGPT”因飛躍提升的智能屬性引發廣泛熱議。
但“ChatGPT”程序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並未讓人類產(chan) 生過多欣喜。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已有89%的美國大學生正在借助“ChatGPT”完成作業(ye) ,甚至進行考試作弊,嚴(yan) 重違反學術誠信,遭到多所大學抵製!
那麽(me) ,能夠讓多所大學明令禁止使用,讓人類如臨(lin) 大敵的“ChatGPT”究竟是什麽(me) ?
“ChatGPT”是什麽(me) ?
“ChatGPT”是由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OpenAI所研發推出的聊天機器人程序。具體(ti) 而言,是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
由於(yu) 使用了Transformer神經網絡架構,“ChatGPT”擁有語言理解能力以及文本生成能力,且通過連接大量語料庫訓練模型,“ChatGPT”得以具備充足的知識儲(chu) 備。此外,因語料庫中包含了真實世界中的對話,模型在訓練過程中逐漸掌握了聯係上下文進行互動的能力,最終實現以最接近人類語態的效果來與(yu) 真實人類進行場景交流。
需要說明的是,聊天機器人隻是“ChatGPT”的基礎功能,“ChatGPT”最大的優(you) 勢是能夠利用龐大的知識庫和強大的算法生成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代碼等文本,而這也是人類目前最擔憂的功能。
結合“ChatGPT”的底層技術邏輯,有媒體(ti) 曾預言,未來歸納性的文字類工作、代碼開發相關(guan) 工作、 圖像生成領域、智能客服類工作都將被“ChatGPT”取代。
以下是“ChatGPT”程序在接受指令後所撰寫(xie) 出的英語作文。
由此可見,“ChatGPT”的文本生能力的確強於(yu) 此前的文本生成類智能程序。以豐(feng) 富的語料庫和知識庫做支撐的“ChatGPT”更富邏輯性,且敘述語言也從(cong) 機械性過渡到了具有一定程度的溫度。
所以近日因“ChatGPT”所引發的針對未來就業(ye) 困境而產(chan) 生的憂心忡忡不無道理,但眼下更棘手的是,“ChatGPT”的文本生成能力已經對多所世界頂尖大學造成了教學阻礙。
利用“ChatGPT”進行論文造假、考試作弊!
前不久,北密歇根大學的哲學教授Antony Aumann在為(wei) 自己所任教的世界宗教課程評分時,發現其中一篇論文結構清晰、語言簡潔,通過嚴(yan) 謹的論據和恰當的舉(ju) 例探討了罩袍禁令的道德意義(yi) ,是一篇令人驚歎且不可多得的高水準論文。
但與(yu) 此同時,該教授也心生疑雲(yun) ,因為(wei) 撰寫(xie) 這篇論文所需的學術能力已經超過在讀大學生目前的學術水平。通過質問提交論文的學生,果然不出所料,這篇論文是學生通過“ChatGPT”生成的。
而利用“ChatGPT”生成論文的現象如今早已不是個(ge) 例,因“ChatGPT”的介入以致產(chan) 生學術造假、學術不端等嚴(yan) 重違反學術誠信的事例正在層出不窮的發生。
更令人驚歎的是,一名海外用戶在參加SAT考試時通過使用“ChatGPT”成功考取了1020分的成績。須知,根據美國大學委員會(hui) 的數據顯示,該成績已經超過了48%的參考學生。
不僅(jin) 如此,賓夕法尼亞(ya) 大學的一名教授此前也針對“ChatGPT”做過研究測試。該教授以MBA作為(wei) 測試對象,結果表明,通過使用“ChatGPT”,其考試得分為(wei) B-和B之間,可以成功取得MBA學位。
可見,如果“ChatGPT”廣泛使用於(yu) 學生群體(ti) ,那麽(me) 考試作弊將成為(wei) 常態。正因瞥見到這一點以及預料到即將失控的走向,多所世界頂尖大學發出了嚴(yan) 正的抵製聲明。
在紐約大學,使用AI已經被認定為(wei) 作弊行為(wei) 寫(xie) 入教學大綱的“學術誠信”部分。且在課堂上,許多紐大教授也明確表示,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使用“ChatGPT”,後果等同於(yu) 任何學術剽竊事件,處理結果包括重做作業(ye) 、扣分、寫(xie) 檢查。
斯坦福大學的應對措施要更加具備技術性。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一種名為(wei) “DetectGPT”的工具,該工具是一種旨在檢測由ChatGPT和類似工具生成的內(nei) 容的工具,可以幫助教師識別使用“ChatGPT”或其他類似的大型語言模型 (LLM) 生成的內(nei) 容,且DetectGPT的監測準確率已經達到了95%。
那麽(me) ,對於(yu) “ChatGPT”,大學的反製行為(wei) 是否草木皆兵,麵對新生事物我們(men) 究竟該如何對待?
如何看待“ChatGPT”?
對於(yu) “ChatGPT”目前在課堂上的使用情況,在線課程供應商Study.com向1,000名18歲以上的學生發起了一項調查,通過調查得出的結果如下:
#1 “ChatGPT”學生群體(ti) 使用情況:
- 每10個學生中就有超過9個知道ChatGPT,遠遠超過小學教育工作者;
- 超過89%的學生使用ChatGPT來完成家庭作業;
- 48%的學生用ChatGPT完成小測驗,53%的學生用ChatGPT寫論文,22%的學生用ChatGPT生成論文大綱;
- 令人驚訝的是,72%的大學生認為ChatGPT應該在大學網絡中被禁
#2 “ChatGPT”教師群體(ti) 使用情況:
- 了解ChatGPT的大學教授中有72%擔心它對作弊的影響,而小學教育工作者中這一比例為58%;
- 超過三分之一 (34%) 的教育工作者認為ChatGPT應該在學校中被禁,剩下66%的則支持學生使用
通過調查情況可以知道,對於(yu) 已經在學生群體(ti) 間廣泛使用的“ChatGPT”,多數教育工作者所抱有的心態是不安。
實際上,新事物的到來向來是利弊共存。經過改良革新,目前的“ChatGPT”的確可以在未來幫助人類減少技術含量較低的重複性勞動,且據統計結果顯示,已有21%的教育工作者開始使用“ChatGPT”輔助教學工作了。
但先進技術在使用時的邊界感同樣也值得注意。過分依賴人工智能,直接索取答案的後果就是在喪(sang) 失思考的過程裏逐漸空洞、機械,淪為(wei) 與(yu) 低能AI無異的刻板僵化的產(chan) 物。
至於(yu) 大部分人所關(guan) 心的人工智能是否會(hui) 取代人類的問題,其實早有答案。科技的存在本就為(wei) 改進勞動工具從(cong) 而提高生產(chan) 效率,陳舊老化的勞動工具亦或勞動者注定將會(hui) 麵臨(lin) 淘汰,但這並不意味應該過分恐懼AI畏懼先進技術。
新技術會(hui) 促生新產(chan) 業(ye) ,且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遠不到足以取代人類的地步。就“ChatGPT”目前實際運用的情況來看,在文本生成方麵,“ChatGPT”未能完全摒除機械味,在數字運算方麵,“ChatGPT”更是漏洞百出。
不過“ChatGPT”的橫空出世也算為(wei) 人工智能與(yu) 人類間的對壘正式敲響警鍾。人類之所以能夠以高級動物自居,原因是懂得思考。任何人工智能隻能作為(wei) 輔助人類思考的工具,思考是讓人類文明延續的動力,而沒有人的文明將毫無意義(yi) 。好在,那認為(wei) 應禁止使用“ChatGPT”的72%的大學生表明,仍有人在捍衛學術的公平性,在捍衛思考的權利。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