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Imperial_College iGEM課題分享

2023 iGEMiGEM課題分享

2016  Imperial_College ecolibrium

iGEM課題分享——2016 Imperial_College

Achievements:Grand Prize Winner Undergraduate,

Best Foundational Advance Project,

Best Wiki,

Best Poster,

Best Education&Public Enga-gement,

Best New Basic Part.

Part.01項目背景Background

自然界中,不同種微生物生活在同一個(ge) 生態環境中,單獨隔絕的微生物種群是不存在的。不同種微生物之間也存在信息交流與(yu) 能量利用,這對微生物群的生長調控至關(guan) 重要,同時也有利於(yu) 最大化利用環境資源。

而實驗室在一體(ti) 係中定量培養(yang) 多種微生物是很困難的。因為(wei) 不同微生物最佳生長條件有差異,在共培養(yang) 體(ti) 係中微生物培養(yang) 條件難以確定,且更加困難的是做到精確調控不同種微生物群之間的期望比例。

Imperial_College想針對共培養(yang) 技術所遇到問題,設計一個(ge) 可精確調控菌群比例的共培養(yang) 係統。

Part.02課題設計design

  團隊設計了三個(ge) 模塊以構建可調控的共培養(yang) 係統,分別是通信模塊、比較模塊、生長調節模塊。

  除了基因線路,Imperial_College還設計了A.L.I.C.E.軟件,幫助研究者確定共培養(yang) 條件。

1.通信模塊

  通信模塊利用兩(liang) 個(ge) 正交的群體(ti) 感應係統,使我們(men) 的大腸杆菌種群能夠檢測自己的種群密度以及其他種群的種群密度。

  為(wei) 了允許在電路中使用不同的群體(ti) 感應係統,我們(men) 選擇使用四種可能的係統:Las,Rhl,Lux和Cin,分別被30-C12AHL、C4AHL、30-C6AHL、30-C14AHL群體(ti) 感應調節因子所激活誘導。

iGEM課題分享——2016 Imperial_College

圖1 四種群體(ti) 感應蛋白及相關(guan) 的AHL

2.比較器模塊

比較器模塊將群體(ti) 感應信號連接到細胞內(nei) RNA邏輯,以便細菌可以將自己的群體(ti) 與(yu) 其他細胞係的群體(ti) 進行比較。

iGEM課題分享——2016 Imperial_College

圖2 比較器模塊SATAR設計原理圖

本模塊核心設計應用了small transcription activating RNAs(STAR)調控係統。在細胞內(nei) ,目標基因上遊存在發卡結構終止子pAD1結合於(yu) 上遊啟動子區域,遏製RNA聚合酶的結合,而當STAR存在時,STAR可與(yu) 發卡結構終止子pAD1互補配對,解除抑製作用,結果來看,激活了目標基因的轉錄。

本課題在STAR序列上遊放置群體(ti) 調節啟動子pQS1,在Anti-STAR(一段可以與(yu) STAR結合配對RNA序列編碼基因)上遊放置群體(ti) 調節啟動子pQS2,STAR轉錄量均取決(jue) 於(yu) 群體(ti) 感應分子濃度,成正比例關(guan) 係。

如果兩(liang) 個(ge) 細菌群體(ti) 大小相同的情況下,群體(ti) 調節因子誘導的STAR和Anti-STAR量相等,相互結合,則沒有多餘(yu) 的STAR作用於(yu) pAD1,不會(hui) 激活生長調節蛋白(抑製生長蛋白)的轉錄,兩(liang) 個(ge) 細菌群體(ti) 處於(yu) 正常生長狀態。如果群體(ti) 數量不相等,群體(ti) 規模更大的細胞群分泌更多群體(ti) 調節因子,作用於(yu) 基因層麵會(hui) 轉錄生成更多STAR序列,STAR數量>Anti-STAR,STAR可以發揮解除pAD1抑製的作用,從(cong) 而激活下遊基因轉錄。

3.生長調節模塊

前文所提到的利用STAR係統調控的下遊目的基因,作用是要可抑製菌群生長。團隊選用的生長抑製蛋白基因有兩(liang) 種:Gp2 ,T7噬菌體(ti) 基因,抑製減緩細胞生長,可逆性與(yu) E.coli RNA聚合酶結合;Gp0.4,T7噬菌體(ti) 基因,有絲(si) 分裂末時(母細胞分裂成兩(liang) 子細胞時)與(yu) FtsZ環結合,延緩細胞生長。

優(you) 點:快速、可逆、高效。

(1)基因片段小,轉導快;

(2)Gp2表達後蛋白直接作用於(yu) 聚合酶,起到抑製作用,無需多級調控,線路反應迅速;

(3)相較於(yu) LeuB營養(yang) 缺陷型細胞難製作,成本高的特點,表達Gp2不需過多流程和成本;

(4)避免抗生素耐藥問題;

(5)普通培養(yang) 基培養(yang) 即可。

iGEM課題分享——2016 Imperial_College

圖3 基因線路設計圖

4.A.L.I.C.E.

Imperial_College針對共培養(yang) 體(ti) 係條件難確定的問題,設計了A.L.I.C.E.,一個(ge) 可用於(yu) 指導菌株共培養(yang) 條件與(yu) 實驗方法的數據庫軟件。

Part.03課題結果

results

Part 1: 通訊模塊

實驗1:檢查不同群體(ti) 感應係統間是否會(hui) 產(chan) 生串擾

分別將Las, Rhl, Cin, Lux四種群體(ti) 感應係統彼此之間進行正交性測定(即檢查相互之間是否會(hui) 產(chan) 生信號幹擾)。由於(yu) 時間原因,該隊伍隻來得及做了Las和Rhl的正交性測定。

方法:

構建如下圖所示的質粒並轉入:

iGEM課題分享——2016 Imperial_College

圖1 質粒表征結構設計,其中Response 代表群體(ti) 感應係統對應的轉錄激活因子,pQ為(wei) 群體(ti) 啟動子

實驗將轉入了不同轉錄激活因子的質粒的細菌培養(yang) 到指數增長階段之後轉移到96孔板中並在180分鍾後監測熒光信號和吸光度值,計算單個(ge) 細胞的歸一化熒光度值。

結果

對於(yu) Rhl係統:

其自身的C4 AHL激活其轉錄激活因子所需的濃度約為(wei) 100nM-100uM,且檢驗表明Rhl會(hui) 與(yu) Lux高度串擾,與(yu) Las輕微串擾,而與(yu) CinR幾乎無串擾。

對於(yu) Las係統:

其自身的C12 AHL激活其轉錄激活因子所需的濃度約為(wei) 100pM-10uM,且檢驗表明Las會(hui) 與(yu) Cin高度串擾,與(yu) Lux和Rhl均幾乎無串擾。

綜上所述,Rhl與(yu) Las正交性較高,能夠作為(wei) 一組正交群體(ti) 感應係統在實驗中發揮作用。

Part 2:比較器模塊

實驗2:STAR係統的功能驗證實驗

STAR係統能夠結合目標基因上遊的pAD1質粒衰減子序列,即本實驗中的生長抑製基因。pAD1 質粒衰減子序列能夠形成一個(ge) RNA發夾結構阻止 RNA 聚合酶轉錄基因,充當轉錄終止子。STAR會(hui) 與(yu) 該發夾序列結合並幹擾其形成,從(cong) 而允許下遊基因的轉錄。

方法:

為(wei) 了驗證其功能,設計了兩(liang) 個(ge) 質粒:

1.基本STAR質粒

iGEM課題分享——2016 Imperial_College

圖4 基本STAR質粒示意圖

存在該質粒的細胞中有STAR RNA存在,能夠解除pAD1的抑製並轉錄其下遊基因。

2.報告質粒

iGEM課題分享——2016 Imperial_College

圖5 報告質粒示意圖

若存在此質粒的細胞中有STAR RNA的存在,則sfGFP的表達限製將被解除,能夠發出綠色熒光。

首先,為(wei) 了確定STAR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激活 sfGFP 轉錄,在 200 分鍾內(nei) 連續記錄 sfGFP 在同時具有兩(liang) 種質粒的細胞中的熒光,以及在僅(jin) 具有報告質粒的細胞中的熒光。

之後,為(wei) 研究STAR係統在不同溫度下的功能,分別在30℃和37℃條件下分別將同時具有兩(liang) 種質粒的細胞以及僅(jin) 具有報告質粒的細胞培養(yang) 5小時並測定其OD600 = 0.4條件下的熒光值。

結果

iGEM課題分享——2016 Imperial_College

圖6 熒光度測定值示意圖

A中表示在200分鍾內(nei) ,雙質粒組的總熒光度穩定上升;B中表示100分鍾時存在STAR的質粒組歸一化熒光度遠高於(yu) 單報告質粒組,這表明 STAR 成功地阻止了 pAD1 質粒衰減器幹擾 sfGFP 轉錄。

iGEM課題分享——2016 Imperial_College

圖7 30℃條件下的細胞培養(yang) 熒光測定

iGEM課題分享——2016 Imperial_College

圖8 37℃條件下的細胞培養(yang) 熒光測定

用 STAR 係統可獲得的激活 sfGFP 表達要大得多,表明在不同的培養(yang) 條件下使用STAR係統的效果也不同。

Part 3. 生長調節模塊

實驗3:生長抑製蛋白Gp2能否有效抑製菌群生長及其可逆性驗證

方法:實驗將Gp2基因置於(yu) 阿拉伯糖操縱子下調控表達,在用阿拉伯糖誘導和停止誘導情況下,觀察Gp2表達,以及對於(yu) 菌群生長抑製效果。

iGEM課題分享——2016 Imperial_College

圖9 阿拉伯糖誘導Gp2表達質粒構建

知識補充—阿拉伯糖操縱子

iGEM課題分享——2016 Imperial_College

圖10 阿拉伯糖操縱子原理示意圖(圖源百度百科)

當Glu和Ara都存在時,araC本底轉錄,產(chan) 生少量的araC蛋白,結合於(yu) araO1(-106~-144),使RNA聚合酶不能結合araPC,使araC的轉錄受到阻遏。

當有Ara存在,而沒有Glu時,Ara可作為(wei) 糖源。此時Ara和少量的araC蛋白結合形成了誘導型的araC蛋白,它作為(wei) 正調控因子結合於(yu) araI,促進了araPBAD的轉錄,產(chan) 生了3種酶,促使Ara分解;

當Ara不存在或者用過完了,過量的araC蛋白可以結合則araO1上,阻礙RNA聚合酶在此區域結合,從(cong) 而關(guan) 閉了操縱子;或者結合到araI(-40~-78)和araO2上,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環,阻遏了PBAD和PC的啟動。

結果

iGEM課題分享——2016 Imperial_College

圖11 AeaBAD-GFP/pSB1A2熒光強度表達

左圖,37℃,不同濃度阿拉伯糖誘導細菌,熒光強度隨時間變化,10 mM阿拉伯糖誘導熒光強度最強。右圖,熒光強度隨阿拉伯糖濃度誘導變化,表明阿拉伯糖濃度與(yu) 熒光強度呈現正相關(guan) 。

iGEM課題分享——2016 Imperial_College

圖12 不同濃度阿拉伯糖誘導下菌群隨時間生長情況

將Gp2置於(yu) ara操縱子下調控,誘導後細菌生長情況。結果可見,10 mM ara誘導後,對菌群生長抑製效果最好。

iGEM課題分享——2016 Imperial_College

圖13 停止阿拉伯糖誘導後菌群隨時間生長情況

葡萄糖誘導,以關(guan) 閉阿拉伯糖操縱子。結果顯示,菌群生長曲線呈現明顯上升趨勢,表明菌群自大約250 min開始菌群生長恢複。

Part.04社會(hui) 實踐human practices

在Imperial College 的項目中,運用了社會(hui) 技術整合協議(STIR),這意味著考慮項目的倫(lun) 理、社會(hui) 、法律或環境維度,並將這些維度納入項目工作。通常,iGEM基礎研究賽道的隊伍隻會(hui) 與(yu) 其他科學家溝通工作;通過STIR這種方式反思實驗室的日常決(jue) 策,反思對現實世界的應用能力,通常能夠讓社會(hui) 問題得到更優(you) 的解決(jue) 方案。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全方位分析改革後托福寫作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