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申請的RP綜合文獻怎麽讀?資料去哪找?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九牛輔導學員的過程中總結出的RP文獻綜述寫(xie) 作技巧,本文將以分析哲學為(wei) 例,展示人文社科方向的英文文獻綜述的寫(xie) 作方法不僅(jin) 僅(jin) 希望能夠幫到一頭霧水不知從(cong) 哪下手的同學,同時也會(hui) 分享一些公開發表的大佬文章,給同學們(men) 挑挑錯兒(er) 和指出文章需要避雷的地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文獻怎麽(me) 讀?資料去哪找?LSE學姐在線親(qin) 傳(chuan) 獨門絕技,讓你的RP不再枯燥!【文書(shu) 關(guan) 69】

對於(yu) RP來講,每個(ge) 部分的目的都是“回答一個(ge) 問題”,文獻綜述也該如此。

基於(yu) 這一點,對於(yu) 文獻綜述的定義(yi) ,愛丁堡大學給出的一篇文獻綜述導論裏講到: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ttempts ‘to identify, appraise and synthesize all the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meets pre-specified eligibility criteria to answer a given research question’ (Cochrane definition, 2013).

係統的文獻綜述試圖“識別、評估和整合所有符合預先指定資格標準的經驗證據,以回答給定的研究問題”

因此文獻綜述往往是回答問題的第一步,整個(ge) 文獻綜述的寫(xie) 作過程不僅(jin) 僅(jin) 是對於(yu) 讀者提供一個(ge) 背景的解釋,更應該是作者引導讀者去看到自己研究在本領域的什麽(me) 位置上,和本領域圈子已有的研究有什麽(me) 相關(guan) 性、重要性,以及是如何繼承已有研究的邏輯進行自己的研究。這樣講可能有些冗雜,換句人話說文獻綜述是要向讀者(其實還有你自己)解釋三個(ge) 事兒(er) (傳(chuan) 說中的哲學三問):

  • 這是什麽(me)

  • 這打哪兒(er) 來的:我的問題是從(cong) 哪裏、因為(wei) 什麽(me) 產(chan) 生的

  • 這要往哪兒(er) 去:我的問題解決(jue) 了對於(yu) 曆史文獻有什麽(me) 意義(yi)

在哲學學科裏就很好解釋問什麽(me) 要回答這三個(ge) 問題,第一點無需多言。

對於(yu) 第二點,要求我們(men) 將自己的文章定位到已有的科研文獻和科研問題之中,比較能夠說服讀者和自己我不是在天馬行空一派胡言。科研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尤其對於(yu) 哲學來說,一個(ge) 剛入行的科研民工能夠生產(chan) 自己全新的哲學理論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誰都不希望被當成開創“量子波動與(yu) 佛教理論“的民哲;另一方麵,雖然作為(wei) 個(ge) 體(ti) 我們(men) 不可能閱讀完學界海量的文獻,但是我們(men) 希望能夠盡可能窮盡所有相關(guan) 的內(nei) 容,確定我們(men) 不是在重造車輪。

對於(yu) 第三點,研究曆史文獻並不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複習(xi) ,而更主要的目的還是回答我們(men) 新產(chan) 生的問題。文獻綜述是一個(ge) 很好的環節可以用於(yu) 分析已有文獻的局限性和問題,從(cong) 而解釋自己研究問題的創新性,吸引讀者繼續閱讀。

文獻怎麽(me) 讀?資料去哪找?LSE學姐在線親(qin) 傳(chuan) 獨門絕技,讓你的RP不再枯燥!【文書(shu) 關(guan) 69】

那麽(me) 經過上麵的分析,我們(men) 了解了寫(xie) 文獻綜述的動機。下麵我們(men) 來講講如何實現這些動機。文獻綜述的構思幾乎和確定研究問題可以同步開啟,或者說文獻綜述本身就反映了研究者確定研究問題的邏輯和流程。

文獻怎麽(me) 讀?資料去哪找?LSE學姐在線親(qin) 傳(chuan) 獨門絕技,讓你的RP不再枯燥!【文書(shu) 關(guan) 69】

對於(yu) 文獻綜述,主要的部分並不是寫(xie) ,而是讀:有策略的搜索、閱讀、篩選已有的文獻,是寫(xie) 文獻綜述的主要工作。根據你的研究問題的複雜程度,讀與(yu) 寫(xie) 的比例大概是10:1甚至100:11000:1的量級,屬於(yu) 真正的讀書(shu) 破萬(wan) 卷才能下筆如有神。

關(guan) 於(yu) “如何確定研究問題”簡直可以寫(xie) 一整篇文章了,所以我們(men) 這裏做一些假設, 假設你對於(yu) 自己的研究問題有一個(ge) 模糊的概念, 你覺得很有意思,想繼續探索, 比如說, 你想研究“電車難題”:

文獻怎麽(me) 讀?資料去哪找?LSE學姐在線親(qin) 傳(chuan) 獨門絕技,讓你的RP不再枯燥!【文書(shu) 關(guan) 69】

這個(ge) 問題明顯對於(yu) 一篇本科論文來說都太寬泛了,所以我們(men) 想要看看怎麽(me) 能夠縮窄研究的範圍。從(cong) 這一步開始,我們(men) 就可以循環以下步驟

  1. 整理、記錄下在我們(men) 搜索過程中遇到的所有相關(guan) 文獻

  2. 提取重要的內(nei) 容

文獻怎麽(me) 讀?資料去哪找?LSE學姐在線親(qin) 傳(chuan) 獨門絕技,讓你的RP不再枯燥!【文書(shu) 關(guan) 69】

關(guan) 於(yu) 文獻的閱讀,我給出的建議有以下幾點:

· Read what you already know about.

· Read the literature reviews of others, especially recent studies (books, articles): they summarise the main findings and themes.

· Follow footnotes and bibliographies for relevant other reading.

· Use bibliographic databases and iDiscover

For British and Irish History: Brepolis ‘Bibliography of British and Irish History’ can be key-word searched and author-searched.

· Google Scholar, Web of Science.

· Look at the most recent copies of relevant journals:

For archaeology: Antiquity, Proceedings of the Prehistoric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storical Archaeology

· History journals, Faculty of History reading lists

這裏我們(men) 以斯坦福哲百(SEP)為(wei) 例,繼續我們(men) 的電車難題:

在穀歌中敲入 trolley problem sep, 我們(men) 會(hui) 看到這樣的結果:

 文獻怎麽(me) 讀?資料去哪找?LSE學姐在線親(qin) 傳(chuan) 獨門絕技,讓你的RP不再枯燥!【文書(shu) 關(guan) 69】
點開sep的鏈接:
文獻怎麽(me) 讀?資料去哪找?LSE學姐在線親(qin) 傳(chuan) 獨門絕技,讓你的RP不再枯燥!【文書(shu) 關(guan) 69】

這篇entry本質上就是一篇文獻綜述, 但是它提供給我們(men) 大量的信息, 根據需求我們(men) 可以全部閱讀或者篩選閱讀。但是對於(yu) 初步了解一個(ge) 問題的階段,對於(yu) 這樣的基礎文獻綜述,其實全文閱讀是很有幫助的。我們(men) 可以看到sep的行文邏輯也如同我們(men) 在上一章提到的,在回答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往哪裏去?”,它一上來先提出了一係列問題, 然後將這些問題定位到“consequentialism”的大範圍裏, 再批判它的問題,最終提出能夠解釋、解決(jue) 這些問題的途徑。

但是我們(men) 不要被大量的信息帶偏思路,隻需專(zhuan) 注我們(men) 想要了解的問題就可以了。我會(hui) 習(xi) 慣性做的一件事就是先掃一遍目錄,然後定位問題。 在這個(ge) 目錄裏,可以注意到:3. The trolley problem and the Doing/Allowing Distinction, 和我們(men) 的問題貌似最相關(guan) ,於(yu) 是我點擊目錄這一條,去看其中的內(nei) 容寫(xie) 到:

文獻怎麽(me) 讀?資料去哪找?LSE學姐在線親(qin) 傳(chuan) 獨門絕技,讓你的RP不再枯燥!【文書(shu) 關(guan) 69】

這裏我們(men) 開始看到一些引用,便很好確定在最開始提到的,往往都是一級文獻,及最基礎的,最原始的問題討論。這裏我們(men) 便定位了兩(liang) 個(ge) 人名,Philippa Foot Judith Jarvis Thomson, 和一些基礎問題, 比如題目中所說的the doing/Allowing Distinction” 和之後提到的the Doctrine of Double Effect”

所以接下來我們(men) 想做的,就是去看看Foot1978年寫(xie) 了啥, Thomson1986年又寫(xie) 了啥。然後把這兩(liang) 篇文章歸檔為(wei) 一級文獻。從(cong) sep這篇文章的bibliography裏麵我們(men) 了解到1978年這篇文章是The problem of Abortion and the Doctrine of the Double Effect” 這時候我們(men) 便可以在Google scholar裏搜索,得到:

文獻怎麽(me) 讀?資料去哪找?LSE學姐在線親(qin) 傳(chuan) 獨門絕技,讓你的RP不再枯燥!【文書(shu) 關(guan) 69】

這裏我們(men) 有了一篇一級文獻,可以看到它被2907個(ge) 其他文獻引用過,這2907個(ge) 引用便是我們(men) 想要了解的二級文獻。

同理的,我們(men) 對於(yu) Thomson的文章和兩(liang) 個(ge) 問題都可以經由同樣操作來得到二級文獻。但我們(men) 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讀完這2907篇文章,所以接下來的篩選流程也可以通過在sep上搜索相關(guan) 內(nei) 容。比如我們(men) 試試搜索consequentialism, doctrine of double effect 或者Judith Thomson

再或者,通過閱讀Foot的文章,你可能已經產(chan) 生一些思路和問題,比如說你想到,它竟然是從(cong) 研究墮胎問題扯到了電車,不過這篇文章是一個(ge) 外國人寫(xie) 的,又是好多年前了,那電車難題在中國當下的墮胎問題上適用嗎?這便是我們(men) 縮窄研究問題的開始了:這個(ge) 問題變得更加具體(ti) ,並且能夠得到一個(ge) 明確的答案,及“適用”或者“不適用”。

根據我們(men) 的科研目的,我們(men) 可以試圖給這個(ge) 問題一個(ge) 回答,或者隻是總結已經有的立場。但我們(men) 可以通過同上的環節繼續篩選和閱讀相關(guan) 文獻,最終將他們(men) 分類歸納到不同的立場上。經過幾輪的重複,我們(men) 為(wei) 文獻綜述就搜集到了大量的內(nei) 容。

文獻怎麽(me) 讀?資料去哪找?LSE學姐在線親(qin) 傳(chuan) 獨門絕技,讓你的RP不再枯燥!【文書(shu) 關(guan) 69】

細心的同學應該會(hui) 注意到,上麵的有一張截圖來自於(yu) 維基百科,關(guan) 於(yu) 維基百科能不能用到科研裏很多人立場不一,但終究是不會(hui) 將維基百科作為(wei) “文獻”寫(xie) 在reference/bibliography中的。 但是作為(wei) 入手一個(ge) 新的研究問題,維基百科也可以成為(wei) 批判性使用的切入點。但每個(ge) 學科都有更為(wei) 權威的百科式的網站,比如在哲學裏我們(men) 有斯坦福哲學百科(https://plato.stanford.edu/),internet encyclopaediahttps://iep.utm.edu/),或者Oxford handbookCambridge handbook , Routledge handbook, 則覆蓋了各種學科, 都是了解一個(ge) 問題最初的極佳切入點。

其次就是Google scholar,在上麵搜索關(guan) 鍵詞,看引用的最多的文章。但Google scholar隻能簡單粗暴的提供一些文章,並沒有解釋文章與(yu) 文章之間的關(guan) 係,我們(men) 要通過閱讀上麵好幾百上千篇文章理順關(guan) 係,那就是重造車輪的典型了, 因為(wei) 在各學科百科中都對曆史上和當代重要的文獻已經做了總結。

在這些年和做科研的朋友的交流裏,給文獻歸檔的辦法人人不同,千奇百怪。有些人甚至還在用紙筆和文件櫃,有些人會(hui) 用Excel,也有些會(hui) 用一些網站和軟件,比如: https://www.zotero.org/ https://www.mendeley.com/ https://www.papersapp.com文獻怎麽(me) 讀?資料去哪找?LSE學姐在線親(qin) 傳(chuan) 獨門絕技,讓你的RP不再枯燥!【文書(shu) 關(guan) 69】

這裏我們(men) 有幾個(ge) 劍橋課堂上給出的文獻綜述的例子:

https://www.e-ir.info/2015/12/04/a-critical-review-of-the-concept-of-middle-power/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23761407.2017.1415177?scroll=top&needAccess=true

通過這些例子,我們(men) 可以看到文獻綜述還是主要在於(yu) 陳述曆史文獻中的觀點, 而非進行自己觀點的闡述,但是這並不代表沒有綜述作者本身的思考在其中。

文獻綜述切忌簡單陳列引用:大段大段摘寫(xie) 誰誰誰說了什麽(me) 什麽(me) 什麽(me) ,或者通篇密集的甩名字。其實從(cong) 我們(men) 給的例子當中可以看出,作者對於(yu) 行文的邏輯都是有著思考,為(wei) 了自己下文的展開進行鋪墊的。自己的思考總結可以通過使用小標題來表現。正文中則有著盡可能客觀的分析解讀,在文獻綜述中我們(men) 希望能夠最準確的還原一篇文獻原本的觀點,而並非摻雜過多綜述作者的個(ge) 人看法。但不代表我們(men) 在做轉述,因為(wei) 我們(men) 可以通過有邏輯的整合文獻來體(ti) 現思考的過程,比如可以通過時間順序,或者總結歸納相同的觀點。

另一個(ge) 比較忌諱的點是,對於(yu) 大多數的論文來講,不應該寫(xie) 百科全書(shu) 式的文獻綜述,每一篇在綜述中提到的文獻、每一個(ge) 作者都應該有其出現在綜述中的意義(yi) 。文獻綜述不是簡單用來展現“閱讀量大“的地方,而是應該通過精準的瞄準問題的語境來體(ti) 現研究問題的價(jia) 值。

文獻怎麽(me) 讀?資料去哪找?LSE學姐在線親(qin) 傳(chuan) 獨門絕技,讓你的RP不再枯燥!【文書(shu) 關(guan) 69】

本文介紹了文獻綜述的意義(yi) ,目的,和寫(xie) 作方法。一篇好的文獻綜述能夠給RP開一個(ge) 精彩的開頭,也是對導師的引導,體(ti) 現作者對於(yu) 領域全麵深入的了解。對於(yu) 不同學科,文獻綜述的結構有所不同,但其邏輯終究在於(yu) 從(cong) 研究問題出發,在曆史文獻中探尋思路,最終回到研究問題本身,這樣才能讓你的RP做到盡善盡美。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如何通過PS提高申請成功機會?自我提問式寫作法了解一下

下一篇

PS寫作方法論分享:一分好的PS能幫我們立好人設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