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假的大到來,各國申請季也正式結束了。回顧一下今年的申請季,可謂是喜憂參半。
之前機構老師也說過,隨著疫情的結束,今年出國申請的人數大幅增加,錄取線也隨之水漲船高。
甚至還有些各類標化成績都非常優(you) 秀的申請人也被心儀(yi) 的藤校拒絕,這究竟是為(wei) 什麽(me) 呢?
我們(men) 先來看看頂級院校麻省理工大學今年的新生數據:
今年麻省理工EA+ED+RD一共收到33,796份申請,相比去年33,240份申請增長了2%,不過也遠高於(yu) 疫情前的約20,000 份申請。最終錄取人數為(wei) 1,339人,整體(ti) 錄取率為(wei) 3.95%,略低於(yu) 去年。
EA+ED:11924人
錄取人數:685人
Defer人數:7982人
Defer學生中被錄取人數:146人
常規申請人數:14990人
(包含早申被Defer學生總人數:22882人)
錄取人數:574人
在今年MIT最終被錄取1291名學生中,最終有1096名學生選擇今年秋季就讀MIT。學校也公布了這些被錄取學生的標化考試成績。毫無疑問,絕大部分的學生SAT/ACT的成績都非常優(you) 秀,排名前25%的學生幾乎都是滿分!
再加上麻省理工這個(ge) 級別的學校,對於(yu) 語言的要求也是非常高,IELTS雅思要求7.5,托福要求110+,這些數據足以見得世界頂級學府的入學競爭(zheng) 有多激烈。
麻省理工也強調了能夠被錄取自然不光是因為(wei) 這些標化高分,篩選簡曆的過程會(hui) 考慮很多因素,我們(men) 所看到的隻是錄取的結果,標化高分似乎隻是“優(you) 秀申請者”的一個(ge) 共性。如何在人群中可以脫穎而出呢?
還是以麻省理工為(wei) 例,官方推薦了26個(ge) 課外活動:
許多大學的麵試官還非常希望看到學生的獨特之處,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表格和成績。如果申請者提供給招生官的內(nei) 容都是非常相似優(you) 異成績,反而無法讓招生官從(cong) 中看到申請者的個(ge) 人特色,反倒不容易被麵試官矚目。
優(you) 異的競賽名次(例如模聯,全美商賽,寫(xie) 作競賽之類), 提前進修的大學課程(AP學科),投桃報李的有針對性的夏校成績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從(cong) 標化成績看,有些被錄取學生的分數並沒有特別突出。但可他們(men) 被錄取這一現象的背後,一定是因為(wei) 這些學生有一些獨特的標簽和十足的‘軟實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