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服務工作者social service worker專業怎麽樣?

我為(wei) 什麽(me) 選擇社會(hui) 服務工作者這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任何社會(hui) 都有弱勢或者相對弱勢的群體(ti) 存在,他們(men) 是最需要全社會(hui) 關(guan) 注並提供各種幫助和服務的對象。比如難民、婦女兒(er) 童、單親(qin) 家庭、受傷(shang) 害婦女和兒(er) 童、流浪人群、失業(ye) 者、孤兒(er) 、孤寡老人等。

留學生A,在申請大學時,選擇了社會(hui) 服務工作者social service worker這個(ge) 專(zhuan) 業(ye) 。本科畢業(ye) 以後,在社區慈善機構工作了好幾年。後來又回到大學讀了JD,目前是加拿大溫哥華一家移民律師事務所的移民顧問。

最近一次聚會(hui) 時,就為(wei) 什麽(me) 會(hui) 選擇社會(hui) 服務工作者這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我和她有詳細的交流。這裏分享出來,供其他留學生、本地學生參考。

Q、我很好奇,作為(wei) 一名留學生,對加拿大社會(hui) 並不是很了解,你當初申請大學時,為(wei) 什麽(me) 會(hui) 選擇社會(hui) 服務工作者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呢?

A:加拿大是世界上相對最公平的社會(hui) 之一,尤其是對弱者的保護、平權方麵,做得非常優(you) 秀。剛來加拿大讀高中時,我對當地社會(hui) 認知非常有限,第一直觀的感受就是環境優(you) 美、人很少。但說到這個(ge) 國家的文化、曆史、生活方式,基本上是空白。

我讀的是私立教會(hui) 學校,寄宿家庭是華人,是他們(men) 帶我走入了這個(ge) 社會(hui) 。我是8月初來的加拿大,提前熟悉和適應一下當地的環境,為(wei) 9月開學做準備。在這個(ge) 準備期間,每個(ge) 周末,我都和住家一起去教會(hui) 參加活動,看看他們(men) 這些信教的人、信教的家庭,在教會(hui) 做什麽(me) 。也和他們(men) 一起去爬山、劃船、露營。慢慢對加拿大有了一些了解。 開學一個(ge) 多月以後,大概是10月的一個(ge) 周六,住家媽媽問我想不想跟她一起去附近的一個(ge) Food Bank做義(yi) 工。

我非常好奇,就和她一起去了。4個(ge) 小時的義(yi) 工,從(cong) 內(nei) 到外,像雷電一樣把我徹底擊倒了。Food Bank是加拿大民間專(zhuan) 門為(wei) 低收入群體(ti) 、難民、失業(ye) 人士、流浪者等免費提供食物為(wei) 主要救濟物資的機構,也叫“食物銀行”。隻要有需要的人,都可以去領取。我的任務是把箱子裏的物品按照分類放到架子上。我從(cong) 小衣食無憂。我的家人、朋友、同學、身邊能接觸到的人,大致也和我差不多。我認識“窮”這個(ge) 字,但那一天才發現,我並不真認識。 第一次知道,加拿大這樣的發達國家也會(hui) 有人沒錢吃飯。

第一次知道,沒錢吃飯的人,也會(hui) 遵守秩序、自覺排隊、不高聲喧嘩。 第一次知道,沒錢吃飯的人也會(hui) 有教養(yang) 和尊嚴(yan) 。義(yi) 工待他們(men) 如家人,沒有高高在上,沒有絲(si) 毫的輕視;他們(men) 也不自卑,會(hui) 微笑著聊幾句,並真心感謝工作人員。 第一次知道,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義(yi) 工;其中有人每周來做一天義(yi) 工,已經堅持了十幾年。 第一次知道,所有的食品和物資,都來自社會(hui) 捐助。第一次知道,全加拿大有成百上千這樣的Food Bank。那天回家以後,有點不思茶飯。

晚上住家媽媽和我聊天,有些話我一直記得。“你來加拿大留學,就是為(wei) 了看到外麵更大的、不一樣的世界。加拿大並不完美,不隻有高樓大廈、秀美山川,也有社會(hui) 問題、經濟問題。低收入家庭、流浪漢是社會(hui) 客觀存在的一部分,不會(hui) 、也不可能消失。但是,這個(ge) 社會(hui) 並沒有忘記,更不會(hui) 拋他們(men) 。民間機構會(hui) 幫助他們(men) ,政府也會(hui) 給他們(men) 發放低保。

今天你看到的,就是加拿大真實的樣子”。 接下來一段時間,沒有再跟住家媽媽去做義(yi) 工,但我並沒有停止觀察和思考。就像我剛來時,您給我的建議那樣:多看、多問、多思考,不輕易對一些事情、現象下結論。後來我知道,很多同學,業(ye) 餘(yu) 時間都會(hui) 去做義(yi) 工,或者打工;教會(hui) 的叔叔阿姨也會(hui) 做義(yi) 工;同學的家長,不少人會(hui) 來學校做義(yi) 工。

經過認真思考,元旦過後,我決(jue) 定繼續跟住家媽媽一起去做義(yi) 工。這一幹就是兩(liang) 年半,直到我高中畢業(ye) 。雖然我是做義(yi) 工,沒有報酬收入,但我的收獲也許比付出多很多。 每當我看到一位單親(qin) 媽媽帶著孩子領完物品以後開心的微笑,我的內(nei) 心也一直在微笑。

每次義(yi) 工後回家,我的身體(ti) 不是感到疲憊,而是充滿愉悅和力量。 做了一年多,才知道有位常年在這裏做義(yi) 工的阿姨,是一家本地上市公司的老板。不管是做事,還是聊天,一點看不出來和我們(men) 有什麽(me) 差異。每到周末,我就期盼著義(yi) 工時間的到來。上學、運動、義(yi) 工,成為(wei) 我日常生活的固定組成部分。這樣的生活,我能感受到充實、快樂(le) 。第一個(ge) 暑假回國休假,爸爸媽媽說我的心智成熟了很多;懂事了,長大了。

後來自己也發現,我考慮問題、做事,確實和一年前大不一樣。心態更平和不急躁;對家人、同學和朋友更寬容;做事有條理、效率更高。 第一個(ge) 暑假回國,就有一種非常奇特的感覺。以前肯定也看到過拾荒老人,但真的是視而不見。這次回國,看到拾荒老人,不自覺就會(hui) 想,她每天能掙多少錢?夠買(mai) 飯吃嗎?晚上住哪裏?生病了怎麽(me) 辦?我能為(wei) 她做點什麽(me) ?往往好多天都不能忘掉那個(ge) 孤獨、佝僂(lou) 的身影。

11、12年級期間,我一直在考慮大學讀什麽(me) 專(zhuan) 業(ye) 。也許和我的這種經曆有關(guan) ,也許是我對金錢沒有太多的欲望,最終我選擇了“社會(hui) 服務工作者”這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那個(ge) 時候,我的想法很單純,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能收獲快樂(le) ,為(wei) 什麽(me) 不做呢?

Q、讀完本科,工作幾年。後來又是什麽(me) 原因促使你選擇再讀法學院呢?

A:還是和經曆有關(guan) 。讀本科和工作期間,我有機會(hui) 為(wei) 很多難民、庇護者服務。在這個(ge) 過程中,了解到他們(men) 心中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拿到加拿大永久居民的身份,然後開始像當地人一樣的正常生活:孩子上學,家長上班,有屬於(yu) 自己的居所,能回母國探親(qin) 。但是,他們(men) 中很多人,知識有限,經濟不富裕,拖家帶口,特別需要有機構或者個(ge) 人為(wei) 他們(men) 提供專(zhuan) 業(ye) 的幫助。雖然我本科學的是社會(hui) 服務工作者這個(ge) 專(zhuan) 業(ye) ,但在移民申請辦理這個(ge) 領域既不專(zhuan) 業(ye) ,也沒有從(cong) 業(ye) 資格。

我是真心希望能用我的知識和能力,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後來我決(jue) 定讀法學院,畢業(ye) 後考移民律師執照,職業(ye) 從(cong) 事移民服務。當然,我也有私心(笑)。社會(hui) 服務工作收入不錯,基本衣食無憂。但我結婚了,有小孩,而且會(hui) 有幾個(ge) 小孩。不管是為(wei) 了家庭,還是為(wei) 了服務更多人,我都需要更努力。進律所以後,這些年,確實幫助過一些來自伊拉克、敘利亞(ya) 的難民;包括去年的阿富汗難民。每辦理成功一個(ge) 家庭,我會(hui) 開心好多天。

你太棒了,我也要向你學習(xi) 。人都生活在現實社會(hui) 中,你不用對自己太苛刻。在幫助別人的同時,發展自己,能掙錢養(yang) 家,是很快樂(le) 、很幸運的事。我們(men) 共勉:不忘初心,繼續堅持。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留學生在加拿大可以報稅退稅嗎?

下一篇

誰適合參加紐約時報播客競賽?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