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來,評分方式的改變導致A*學生暴增,這兩(liang) 年英國開始出手控製成績。今年5月初英國學校的校長們(men) 收到政府考試主管提醒,今年的考試成績可能會(hui) 大幅下降,稱今年夏天A-level和GCSE評分將恢複到疫情前水平。
我們(men) 先來回顧一下去年A-level熱門科目A*率,看看今年自己有多大概率上A*。
PART 1、22年三大國際考局主流科目A*率
課代表為(wei) 大家整理了2022年 CIE、愛德思、牛津AQA三個(ge) 考試局六大主要科目的成績對比數據,大家可以更直觀地了解不同科目三大考試局哪個(ge) 更容易/更難拿A*。
數學、進階數學、經濟三個(ge) A-level科目,確實是愛德思&牛津AQA高於(yu) CIE考試局,而物理、化學、生物三個(ge) 考試局各有高低。
大家可以在上表中,對照自己的考試局和科目,了解一下去年的A-level整體(ti) A*率情況。
不過需要提醒一下大家,愛德思考試局這份最終數據個(ge) 別科目A*數據相比剛放榜時的臨(lin) 時數據是有變化的,說明成績複議或申訴成功的學生也是占據一小部分比例的。
比如說比如說數學從(cong) 26.56到最終的27.6;進階數學從(cong) 46.2到最終的47.1;化學的19.6到最終的20.0。不過複議也存在成績下降的可能,所以大家要考慮好。
如果今年成績恢複到疫情前水平,也就是2019年水平的話,我們(men) 來看看2019年數據。據統計,2019年27.7%的學生獲得A或A*的成績,2022年是36.4%獲得A或A*的成績。
課代表也給大家整理了2019年三大考局主要A-level科目的A*情況,不一定每個(ge) 科目嚴(yan) 格按照以下數據下降,可能是整體(ti) 學生A*率的平均向2019年(上文提到的27.7%)靠齊,但是我們(men) 可以作為(wei) 一個(ge) 大致的參考。
CIE | 愛德思 | 牛津AQA | |
數學 | 15.2 | 21.9 | 10.7 |
進階數學 | 22.4 | 32.0 | 17.3 |
物理 | 12.0 | 8.7 | 17.6 |
化學 | 12.4 | 11.3 | 6.7 |
生物 | 16.6 | 19.7 | 13.9 |
經濟 | 10.5 | 8.6 | / |
PART 2、主要科目學習(xi) 難度解析
Mathematics(數學) 很多家長和同學都有這樣一個(ge) 誤區,基本上都認為(wei) 國外數學知識簡單,所以不用花太多精力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其實不然。A-Level數學對於(yu) 學術能力要求較高滴!
A-Level數學雖然在內(nei) 容深度上無法與(yu) 中國的數學課程相比,但是它在內(nei) 容的廣度上卻可以甩開中國的數學課程很多!A-Level數學中有很多知識點在國內(nei) 高考數學中基本都沒出現過滴~~~比如像空間向量、微積分、微分方程、正態分布等知識點在國內(nei) 都屬於(yu) 大學課程範圍。
Further Math(進階數學) A-Level進階數學可以看做是A-Level數學的進一步深入,在內(nei) 容上它們(men) 兩(liang) 者有連續性,但這是A-Level的兩(liang) 門獨立課程,學生可以單獨選擇其中一門,但中國學生一般會(hui) 都選。
進階數學中介紹了很多超出普通數學的新概念,例如:複數(Complex Number)、數值解(Numerical Solution)、矩陣(Matrix)、不等式(Inequality)、微分方程(Differential Equation)、向量(Vector)等等。每一部分都有極高的難度。
Physics(物理) A-Level物理在知識點的深度上貌似沒有國內(nei) 物理課程難,然而其在廣度和應用性上遠遠超過了國內(nei) 的物理課程,包括了力學、材料學、波、電學、光學、電磁場、粒子物理、核物理、天體(ti) 物理等內(nei) 容。
Chemistry(化學) 看似樸實的化學,其實對綜合能力要求也特別高,平時要理解好原子結構、有機化學、無機化學、方程式、化學平衡、酸堿平衡等,與(yu) 物理和數學有著千絲(si) 萬(wan) 縷的聯係。
Biology(生物) 生物算是理科中的文科,“背多分”科目中的戰鬥機,各種複雜概念多到爆炸。生物分子、細胞、病毒、微生物學與(yu) 病原體(ti) 、基因學、遺傳(chuan) 變異的起源、search 控製係統、生態係統等,掌握一定規律才能學得又快又好。
Economics(經濟) 經濟在A-Level各科中,難度也相對會(hui) 更大一點,尤其是涉及到英語語言表達這個(ge) 大難關(guan) !A-Level經濟中涉及到的問題,很少有絕對的“正確”或者“錯誤”,絕對的“好”或者是“不好”來判斷問題,而是需要自己去權衡所有的利弊。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