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學校報一篇名為(wei) 《放棄績點——成績評定改革在“生科”》的文章引起熱議,該文指出“在高校實行績點製的背景下,無數學生麵臨(lin) 著高強度的學業(ye) 考核壓力,長期以來為(wei) 了提高總成績而陷入不必要的內(nei) 卷泥潭”,為(wei) 此,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將展開試點改革,實行“等級製”的考核評定方式。
圖片來源:北京大學校報
https://mp.weixin.qq.com/s/LuakIpeY0nLNtoXgihTAow
目前高校都有哪幾種評價(jia) 體(ti) 係?績點製度改革背後有哪些期待?又是否能夠如期緩解當下的內(nei) 卷生態?改革之後,保研名額如何評定?下麵老師就和大家詳細聊聊這一話題~
高校成績評價(jia) 體(ti) 係:績點製VS等級製
1績點製緣何而興(xing) ?緣何而改?
績點製度是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衡量學生學習(xi) 質量和成績的一種評價(jia) 體(ti) 係,常與(yu) 百分製配套使用,該製度按照百分製成績將學生每門課程的成績轉化為(wei) 相應的績點,例如90-100分=4.0,85-89分=3.7,平均學分績點=各門課程學分績點相乘之和÷各門課程的學分數之和。績點製度將學生的學習(xi) 成績轉化為(wei) 一種可比較的數值,以便更好地評估和比較不同學生之間的學習(xi) 表現。
圖片來源:武漢大學學生本科生學籍管理規定
https://info.whu.edu.cn/info/2401/14916.htm
自從(cong) 2002年開始實行績點製以來,以績點製為(wei) 基礎的考核評價(jia) 方式貫穿於(yu) 高校學生各類考核環節中,不僅(jin) 是評價(jia) 學生一段時期內(nei) 學習(xi) 質量的重要指標,更是學期成績排名、評獎評優(you) 、研究生推免的主要參考依據,對我國高等教育產(chan) 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從(cong) 積極的方麵來看,績點製度以量化的形式為(wei) 衡量學生的學習(xi) 表現提供了一種較為(wei) 客觀和公正的評價(jia) 方式,有助於(yu) 對學生進行清晰化的橫向比較,為(wei) 評獎評優(you) 等提供科學依據;同時也有利於(yu) 提高學生對於(yu) 自身學習(xi) 狀況的認知,及時調整學習(xi) 策略,提高學習(xi) 效率。
然而,長期實行績點製卻也產(chan) 生了一些弊端,尤其是在近幾年高等教育內(nei) 卷不斷加劇的背景下,越來越多人開始反思績點製度背後的價(jia) 值導向及其產(chan) 生的不利影響。
一方麵,由於(yu) 績點製常常與(yu) 百分製配套使用,學生始終逃脫不了卷分數的牢籠,如武漢大學某院推免計分方法為(wei) “各科學習(xi) 成績乘以該課程學分累計之和,除以累計課程的學分之和,得出平均成績,再以本專(zhuan) 業(ye) 最高的平均成績為(wei) 標準,折算成標準分90分並得出換算比例;再用此換算比例計算其他同學學習(xi) 成績得分,計入綜合成績總分”。學生往往是為(wei) 了卷1、2分而使出渾身解數。
圖片來源:武漢大學
2023屆推薦免試研究生實施細則https://www.pspa.whu.edu.cn/info/1130/8944.htm
另一方麵,由於(yu) 不少高校要求學生成績必須呈正態分布,適當控製優(you) 秀率,例如北京師範大學要求“每個(ge) 教學班級評定的學生總成績應呈正態分布,原則上90分以上者不得超過15%,65分以下者不得少於(yu) 3%”。甚至有些高校把成績是否正態分布作為(wei) 評判課程考試質量的標準,加上部分學校績點劃分區間過細,使得學生為(wei) 了評獎評優(you) 還是需要拚命卷績點。
圖片來源:北京師範大學本科生學習(xi) 評價(jia) 工作細則
https://jwb.bnu.edu.cn/docs/2021-11/ea00c3e7c19c479f82724d41539457f9.pdf
久而久之,績點製將學生捆綁在成績上,學習(xi) 行為(wei) 和策略都變得簡單粗暴——選課要選給分高的、期末複習(xi) 隻看重點,甚至直接提出各種說辭懇求老師打分高一些,不僅(jin) 顯示出極強的功利主義(yi) 傾(qing) 向,還讓許多學生個(ge) 人長期陷入無意義(yi) 內(nei) 卷,難以釋放出多餘(yu) 的時間精力到興(xing) 趣愛好、社會(hui) 實踐等其他領域。“績點為(wei) 王”導致的內(nei) 卷困境,已是不爭(zheng) 的事實。
2績點製改革有哪些嚐試?背後有何期待
為(wei) 了緩解學生的課業(ye) 壓力,減輕高校內(nei) 卷現象,以更加科學全麵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多維度綜合評價(jia) ,有越來越多高校開始嚐試突破績點製,探索新的學業(ye) 考核評價(jia) 機製。
拋棄百分製,引入績點製+等級製
早在2015年,清華大學就嚐試全麵改革現有學業(ye) 評價(jia) 體(ti) 係,從(cong) 2015級本科生和研究生起,用A、B、C、D、E、F等12檔記錄學生的成績,而不再是百分製。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新聞網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82/41092.htm
2019年,清華大學再次發布GPA改革方案、修訂課程成績管理辦法,2019年及以後入學本科生的成績記載方式將不再有“對等百分成績”,學生正式成績單中的成績記錄為(wei) 等級製形式。這樣一來,同一門課程取得90分和95分所獲得的績點是一樣的,不過仍然存在為(wei) 了四五分或0.5的績點而卷生卷死的情況。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課程成績管理辦法https://qzc.tsinghua.edu.cn/__local/7/2B/80/CCB57CCD465EE98911E449F928A_A81959BF_32E13.pdf
完全舍棄百分製和績點製,更改為(wei) 等級製
與(yu) 曆次對於(yu) 學業(ye) 評價(jia) 體(ti) 係的改革修訂都不同,此次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推行“等級製”則是完全拋棄百分製和績點,不再計算GPA,全體(ti) 同學用優(you) 秀率(A%)和優(you) 良率(AB%)替代GPA,並將學生的成績分為(wei) A、B、C、D、F五個(ge) 等級。成績優(you) 秀率不超過40%,不及格率不超過5%。
與(yu) 績點製不同的是,成績劃分區間不再是以5分為(wei) 一個(ge) 梯度,而是僅(jin) 區分優(you) 秀、優(you) 良、合格各個(ge) 等級,雖然乍一看似乎還是根據考試結果進行優(you) 良劃分,但真正代入一下就會(hui) 發現,如果一門課程考到85分以上就算掌握地足夠熟練,就已經能夠獲得優(you) 秀等級,此時便不需要再花過多的時間將分數卷至95甚至接近滿分。
圖片來源: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等級製
成績評定方式試用方案
https://bio.pku.edu.cn/ug/notice/181/16352.html
總的來說,改績點製為(wei) 等級製後,能有效減少學生為(wei) 了提高一兩(liang) 分、三五分而無意義(yi) 內(nei) 卷單科成績的現象。在這種評價(jia) 模式之下,學生拿到一個(ge) 較為(wei) 優(you) 秀的成績並不算難事,這將會(hui) 直接改善大部分學生“卷績點”的內(nei) 耗困境,並為(wei) 多維度考評提供了可能,讓學生得以釋放出一些時間參與(yu) 到社團活動、學生工作、專(zhuan) 業(ye) 實習(xi) 、科研競賽等各個(ge) 領域中。
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為(wei) 例,實行等級製後,獎學金評價(jia) 體(ti) 係也隨之進行調整,選擇更加綜合的方式考查學生,其中就包括科研實踐、學生工作、社會(hui) 公益等方麵。
同樣,也有許多人擔心此舉(ju) 是否會(hui) 影響保研名額的分配評定規則,不妨大膽猜測,或許未來對於(yu) 推免生的要求也會(hui) 更加趨於(yu) 全麵發展,提高綜合素質的占比。學生們(men) 會(hui) 更加主動地根據個(ge) 人未來的就業(ye) 生涯和興(xing) 趣愛好來塑造自己,而不是隻會(hui) 刷題、總結套路、被死書(shu) 的書(shu) 呆子,從(cong) 而探索自我發展的更多可能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對學生成績進行等級製劃分的同時,還涉及到如何控製優(you) 秀率、優(you) 良率的問題,如果高校強製要求成績需正態分布,嚴(yan) 格控製優(you) 秀率,學生群體(ti) 間的競爭(zheng) 關(guan) 係仍然存在。例如複旦大學要求績點為(wei) 4.0和3.7的人數比例相加不能超過30%,學生根本無法停止分數的內(nei) 卷。
圖片來源: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5929334
績點改革可能帶來哪些連鎖反應?
任何一項製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績點製度的改革對其配套措施也會(hui) 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配套措施未能及時完善,學生內(nei) 卷現象不僅(jin) 不會(hui) 減少,反而可能引發更嚴(yan) 重的內(nei) 卷後果。
績點製度關(guan) 係著高校各類評獎評優(you) 工作,在改變績點製的同時還會(hui) 產(chan) 生一係列連鎖反應,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許多人對等級製有著新的擔憂,認為(wei) 盡管等級製能夠暫時緩解無意義(yi) 內(nei) 卷現象,但並不能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學生的分數焦慮。
例如,績點與(yu) 保研和留學申請掛鉤,評定方式的改變可能會(hui) 影響這兩(liang) 類學生群體(ti) ,遭遇認可難題。
一方麵,學業(ye) 排名是分配保研名額的重要依據,如何在實行等級製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更為(wei) 可視化的排名,是實踐中需要考慮的問題。另一方麵,績點是國內(nei) 學生申請海外攻碩的必要參考條件,隻有等級而無績點、或績點達不到一定要求都會(hui) 影響申請結果,清華大學就曾麵臨(lin) 過類似的問題,並對等級與(yu) 績點的映射關(guan) 係進行了調整以應對學生的反饋。
圖片來源:小紅書(shu) https://xhslink.com/RDZi3x
其次,績點製的改變意味著評獎評優(you) 的參考條件發生改變,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越來越多高校推廣試行等級製,未來評獎評優(you) 的標準會(hui) 更加多元,將更加注重學生在學業(ye) 成績、課外實踐活動等各個(ge) 方麵的綜合表現。然而,這同樣有可能導致一些學生轉而過度參與(yu) 各種活動,反而又忽略了學習(xi) 本身,從(cong) 而引發新的內(nei) 卷現象。此外,還有人提出質疑,認為(wei) 大多數普通學生很難通過自身匱乏的資源拿到豐(feng) 富的綜測加分,反而更容易滋生不公平競爭(zheng) 。
圖片來源:小紅書(shu) https://xhslink.com/RDZi3x
如何看待清北績點改革,內(nei) 卷是否就此停止?
管中窺豹,績點改革是清北兩(liang) 所頂尖高校在內(nei) 卷化浪潮下率先作出的勇敢探索,其初始意圖毋庸置疑應該予以肯定,因為(wei) 此舉(ju) 已經打破了分數至上、績點為(wei) 王的傳(chuan) 統教育觀念,正在嚐試讓學生將關(guan) 注點從(cong) 分數競爭(zheng) 轉移到提升學習(xi) 的深度和廣度上,從(cong) 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高校學子全麵發展。
不過,任何一項製度的探索變革都需要經曆一定的時間,世界也並沒有完美無缺的製度。
正如許多人擔憂和質疑的那樣,在供需矛盾始終存在的情況下,不論推行何種篩選方式都可能會(hui) 存在內(nei) 卷現象,取代了績點製的等級製度也可能帶來新一輪的卷科研、卷競賽、卷實踐活動,推行等級製學業(ye) 評價(jia) 體(ti) 係也許並非一勞永逸的解決(jue) 方案,對績點製度的改革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嚐試,不斷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舉(ju) 措,一步步完善對學生的評價(jia) 機製和培養(yang) 模式。
從(cong) 高校學生層麵來看,事實上無論是何種篩選方式和評價(jia) 體(ti) 係,始終都是一種“外視”,真正重要的應該是“內(nei) 視”,也即自我的認知、實現和成長。
作為(wei) 學生個(ge) 人,我們(men) 很難決(jue) 定大環境如何波動、具體(ti) 製度如何規定施行,能做的隻有明確個(ge) 人的成長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ye) 發展道路,例如決(jue) 心保研、從(cong) 事科研工作的同學應該盡早洞察近幾年的政策導向、考核要求,不斷夯實自己的理論基礎;希望盡早就業(ye) 、服務社會(hui) 的同學則應該在大學期間多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feng) 富自己的相關(guan) 經驗等……
總之,隻知道讀死書(shu) 在當今時代已經行不通了,隻有專(zhuan) 注於(yu) 為(wei) 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塑造自己,探索屬於(yu) 自己的可能性才是明智的做法。
寫(xie) 在最後
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製度,清北績點改革釋放出高等教育價(jia) 值導向發生轉向的重要信號,但內(nei) 卷生態是否能夠就此緩解還有待考量,不同的人針對此舉(ju) 總有著不同的看法,無論是績點製還是等級製,都隻是來自外界的評價(jia) 標準,更重要的是如何“內(nei) 視”,如何實現自我的成長和發展,希望大家都能夠脫離無意義(yi) 的內(nei) 卷困境,找到自己的“花路”~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