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接著我們(men) 上一篇公眾(zhong) 號,克利夫蘭(lan) 醫院資深風險投資合夥(huo) 人, 41 歲申請霍普金斯大學博士, Linda 女士分享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分享孩子從(cong) 體(ti) 製內(nei) 到美高:為(wei) 人父母的真諦
嘉賓Linda介紹
Linda - 醫療科技投資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研究生和一名美高高三學生媽媽。
Linda曾擔任Vickers風險投資的全球投資委員會(hui) 成員十七年之久,並於(yu) 2022年加入美國排名第二的克利夫蘭(lan) 醫院風險投資團隊擔任合夥(huo) 人。她主管科技投資,先後擔任二十餘(yu) 家公司董事;她致力於(yu) 推動數字醫療技術的發展,在41歲時重考了GRE並成功申請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Linda是一名考夫曼學者和特許金融分析師持證人。她堅持在多個(ge) 社區誌願者工作,包括上海金融分析師協會(hui) 董事和美高Portsmouth Abbey的校董等。
Linda:非常感謝Dandan。我很高興(xing) 今晚能和大家聚在Dandan的線上會(hui) 客廳,分享一些我的個(ge) 人經曆。特別是作為(wei) 一名移民,還有孩子來美國讀高中的經曆。我們(men) 現在還有大約一年半的時間,孩子就要申請美國本科大學了。
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men) 家的情況:我們(men) 原來住在上海,孩子在公立學校讀初中和小學。後來申請了美國的高中,目前孩子在波士頓南邊的一所寄宿高中讀書(shu) ,已經讀到11年級,還有一年就要申請大學了。至於(yu) 我自己,之前因工作原因在中美兩(liang) 地奔波。由於(yu) 疫情、孩子和個(ge) 人學業(ye) 的原因,我們(men) 全家在過去的一年半裏移民到美國。目前我在美國一家醫院從(cong) 事風險投資工作。以上就是大致情況,稍後我可以和大家分享更多細節。再次感謝Dandan。
孩子的成長,是家長世界觀的投射
學校排名為(wei) 什麽(me) 不重要,可以和我的職場經曆結合在一起。我覺得我的職業(ye) 經曆比較特殊,不一定每個(ge) 家庭都會(hui) 有。我想強調的是孩子的成長是家長世界觀的一種投射。可能為(wei) 了吸引大家來參加seminar,我跟Dandan有一次自告奮勇說咱們(men) 說這個(ge) 雞娃不如激自己吧,但實際上,這個(ge) 標題並不是為(wei) 了抓大家的眼球,而是想讓大家一起來思考。每個(ge) 家庭,包括在座的爸爸媽媽們(men) ,每天都在思考他們(men) 和他們(men) 的孩子、社會(hui) 以及職場的關(guan) 係。所以孩子們(men) 每一天的成長都是重要的。
我有一個(ge) 朋友說了一句話,他說,我的兒(er) 子能在上海和美國學習(xi) 期間,取得巨大的學術成就和獲得學習(xi) 動力,是不是因為(wei) 他知道了我在從(cong) 上海搬到美國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的全家搬遷,以及我獨自一人坐在20寸行李箱上生活了六個(ge) 月的情況。我的朋友認為(wei) ,我的孩子真正見證了這種奮鬥過程,對他產(chan) 生了一定影響,因此取得了很不錯的成就。我不確定,但我覺得這可能會(hui) 有影響。
在這個(ge) 過程中,我從(cong) 身邊的家庭得到了一些啟發。比如,我的朋友Dandan姐以及其他朋友們(men) ,我觀察他們(men) 作為(wei) 家長與(yu) 孩子的互動,從(cong) 中獲得了一些經驗和啟示。所以我想表達的是,我的每一個(ge) 經曆最終都可能在我兒(er) 子身上有所映射。但是我要特別強調的是,國內(nei) 經常有一些申美高中介或者申美本中介,他們(men) 總是強調家長的職業(ye) 、經濟能力等與(yu) 孩子的學曆、工作經曆、工作崗位等有線性關(guan) 係,但事實上世界觀的投射與(yu) 學曆、工作經曆、工作崗位和經濟能力之間並沒有線性關(guan) 係,可能有時候會(hui) 有一些關(guan) 係,但並非絕對。
在我小時候,我媽說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話。她提到文革之後,有些農(nong) 村家庭的孩子的世界觀和價(jia) 值觀都非常好。她舉(ju) 例說七八年高考以後,很多孩子的表現都很出色。雖然時代不同,但我通過自己在中美之間的經曆,發現很多樸素的道理往往是最管用的。孩子的表現和將來的成就與(yu) 家庭經濟能力實際上並不總是掛鉤。我在兒(er) 子身邊看到了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見過上市公司老板的孩子,實際上父母的認知對孩子的影響更為(wei) 重要,而這與(yu) 金錢並沒有絕對的線性關(guan) 係。
當我孩子申請美國高中時,我突然覺得因為(wei) 疫情不需要出差,有些空閑時間,於(yu) 是我決(jue) 定去讀博士。我發現申請的過程讓我對學術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我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和想要從(cong) 事的領域。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美國社會(hui) ,並通過申請流程的經曆,獲得了寶貴的體(ti) 驗。這個(ge) 過程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鍛煉,讓我更貼近了兒(er) 子的生活,即使他進入美國高中後,我也能更好地與(yu) 他溝通交流。
在美國,學校排名並不重要
接下來,我要給大家分享一個(ge) 小故事,來說明為(wei) 什麽(me) 學校的排名並不重要。因為(wei) 工作的原因,我帶了很多學校的實習(xi) 生,包括頂級大學的。今天我要講的是一個(ge) 來自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的實習(xi) 生。這個(ge) 實習(xi) 生跟我工作了兩(liang) 個(ge) 月,他是一位本科畢業(ye) 生,之前沒有工作經驗。在今年夏天畢業(ye) 後,他被芝加哥BCG辦公室錄用。他在BCG的實習(xi) 是從(cong) 一月份開始的,所以他在一月份之前找到我這裏實習(xi) 。
我帶領他這兩(liang) 個(ge) 月,他的表現讓我非常驚豔。我想強調的是,我甚至不知道邁阿密大學在美國的排名。我估計在150名之後,也許是200名左右。這個(ge) 實習(xi) 生的例子讓我震驚,一個(ge) 來自俄亥俄州的邁阿密大學的學生竟然能夠進入BCG。我不會(hui) 透露他的個(ge) 人信息,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被錄用絕對不是因為(wei) 家庭原因,而是因為(wei) 我見證了他的工作表現,這讓我明白了為(wei) 什麽(me) BCG會(hui) 錄用他。
他有很多工作中需要的優(you) 點,而且他不是我認識的唯一一個(ge) 來自排名在200名左右的大學的學生。由於(yu) 我住在俄亥俄,所以因為(wei) 地理位置的原因,我認識很多這所學校的畢業(ye) 生,他們(men) 表現出色。與(yu) 此同時,與(yu) 我之前帶過的來自藤校和芝加哥大學的學生相比,我可以肯定地說,這些人都不及我帶過的俄亥俄州的實習(xi) 生。
那麽(me) 是什麽(me) 因素最終促進了職場上的成功呢?這個(ge) 問題我們(men) 可以稍後討論,但我想先提出一個(ge) 觀點,就是家長們(men) 總是強調學校排名的重要性,但我覺得這並不重要,至少在美國不重要。如果孩子來美國留學隻是為(wei) 了拿一個(ge) 瓶子(指學校名譽),那我就不清楚了。但在美國職場上,我可以百分之百確定學校排名並不重要。甚至我可以說,哈佛和排名200的大學相比,哈佛也不一定會(hui) 有優(you) 勢。
孩子需要掌握的能力
在我的實習(xi) 生和其他同事身上,我發現了幾個(ge) 非常重要的能力和因素。首先是語言表達能力,我想解釋一下,我們(men) 中國經常會(hui) 說“這小孩從(cong) 小能說會(hui) 道”,但我指的不是能說會(hui) 道,我指的是準確地表達,這是商業(ye) 和職場所需的能力,他需要準確地表達他的想法。
有些孩子可能話不多,但並不代表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好;有些孩子說英文帶口音,也不代表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好。我一定要糾正這種誤區,並與(yu) 大家坦誠分享,有些家長可能會(hui) 說“我們(men) 練練口音吧,多說話吧”,但其實並不是說越多越好,也不是說越標準的口音越好,我指的是準確和精準的表達,這是在美國非常重要的,包括我自己在內(nei) ,這是需要刻意訓練的能力。
另一個(ge) 重要的能力是主動工作的能力。很多情況下,我們(men) 中國長大的孩子,出於(yu) 各種原因,可能不太主動。我接觸的人當中並不是每個(ge) 人都不主動,但是他們(men) 的主動性可能需要訓練。他們(men) 內(nei) 心可能很想替你分擔,但他們(men) 需要訓練如何表達這種願望。他們(men) 需要學會(hui) 如何與(yu) 上級、主管或同事溝通,表達願意分享工作。而且分享之後,他們(men) 也需要履行承諾,不能說“我願意分享”,然後過幾天不交付工作成果。這樣做就等於(yu) 給自己挖坑,還不如不說。
第三點是自律的能力。我最近新招了一個(ge) 非洲裔女孩,她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本科生。她告訴我,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去健身房鍛煉,然後乘坐輕軌來上班。我想表達的是,這種自律的能力在職場上非常重要,不僅(jin) 影響你的外表形象,也反映了你的態度。我見過一些麵試者,麵試的時候,雖然他們(men) 打著虛擬背景,但你可以看得出他們(men) 是剛從(cong) 被子裏爬出來的。我認為(wei) 無論如何,無論我開會(hui) 的時間是什麽(me) 時候,你也不能穿著睡衣來開會(hui) 。這不是我能不能容忍的問題,而是關(guan) 乎你對待事情的態度。
接下來,我想討論講故事的能力。實際上,我認為(wei) 講故事能力強並不意味著一個(ge) 人能言善辯。舉(ju) 例來說,潘博士,也就是Dandan的弟弟,是我最早接觸到的一批講故事能力很強的人之一。很多人可能會(hui) 問是不是就是能言善辯,但我認為(wei) 講故事能力強是一種對人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理解觀眾(zhong) 是誰,並體(ti) 現了共情力,這是一種非常高維度的能力。
再接下來,我想講一下獨處的能力。很多從(cong) 中國來的小孩,絕大部分都需要學會(hui) 獨處,即使像我和Dandan這樣的家庭,已經在這個(ge) 本地生活,而且我們(men) 有孩子,孩子長大後,必須學會(hui) 獨處。這個(ge) 能力實際上非常重要,雖然我不會(hui) 展開詳細講述。接下來,我想說,在大陸的學生中,在來美國讀高中的孩子中,在爭(zheng) 著上藤校的孩子中,可能都並不具備我以上所說的能力。
我是真的在帶過這樣的實習(xi) 生,發現他們(men) 缺乏這方麵的能力,這讓我感到很遺憾。很多實習(xi) 生在麵試環節就給刷下去了,或者是他後來的發展也比較一般。我覺得作為(wei) 父母,其實完全可以提前知道什麽(me) 東(dong) 西更重要,然後給予孩子。Haddee有很多課程很實用,當然,我不是在推銷課程,我隻是想表達,作為(wei) 父母,知道孩子需要掌握什麽(me) 樣的能力並訓練他們(men) 很重要。
另外,學會(hui) 與(yu) 眾(zhong) 不同也很重要。在美國和在中國工作的最大區別是,在中國,你要學會(hui) 隨和,不要太過與(yu) 眾(zhong) 不同。但我在美國工作的感覺是,你一定要與(yu) 眾(zhong) 不同。如果別人發表了意見,如果你隻是說“我同意”,那還不如不說。我發現在這裏,別人發表意見後,你思考一下,然後說出你認為(wei) 需要再思考的地方,這會(hui) 讓團隊非常尊重並不斷認可你的能力。這一點非常重要。總是說“我同意”實際上會(hui) 影響你在團隊中的聲譽。
接下來,我想談一下所謂的獨立思考,這和之前的話題有一點相關(guan) 的基礎,但我認為(wei) 人必須與(yu) 自己和諧相處。這是我最近在美國職場上發現的一個(ge) 能力。為(wei) 什麽(me) 我要談美國職場這一塊呢?我之前和Dandan也聊過,我覺得她希望讓我談這個(ge) ,而我也非常認可,因為(wei) 我們(men) 並不是上完大學就萬(wan) 事大吉。上大學隻是人生之門的開端,所以我實際上是從(cong) 後往前思考的。如果我未來需要這些東(dong) 西才能夠教好孩子,才能有一個(ge) 完美的人生,我就會(hui) 往前思考,我會(hui) 發現什麽(me) 是重要的。今天我特別想表達的是,重要的因素中並不包含前30名學校。我真的沒有覺得前30名學校能夠提供上麵我所列舉(ju) 的這些能力。我想表達的是,前200名學校都能夠提供我所列舉(ju) 的這些能力,所以完全沒有必要讓全家都為(wei) 了孩子進入某個(ge) 學校而感到焦慮。
那最後呢,就是所謂的孩子的複原力和放手,我就時間原因就不展開講了。
學會(hui) “躺平”
最後一個(ge) 話題,我想談談我的職業(ye) 觀點,這個(ge) 比較簡單,因為(wei) 我覺得我沒有建議,隻有思考。為(wei) 什麽(me) 呢?因為(wei) 我認為(wei) 所有的變化都是不可預測的。現在AI帶給我們(men) 很多信息,比如去年我們(men) 家小朋友申請夏令營,他經常向我谘詢,但現在他不需要問我任何事情了,他可以直接去問OpenAI,OpenAI比我聰明多了。我不懂的OpenAI都知道,我懂的OpenAI說得比我更好。
我覺得這個(ge) 時代的變化絕對是以淘汰上一代人為(wei) 主。最近我在看一本書(shu) ,叫做《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會(hui) 生病》,書(shu) 名不重要,它講的是基因的變化。基因的變化主要是與(yu) 上一代有所不同,它為(wei) 什麽(me) 要與(yu) 上一代不同呢?想想看,上一代最終的命運是什麽(me) ?命運就是結束。
生命的意義(yi) 在於(yu) 創新和開始。如果一個(ge) 人的基因已經走到了40、50、60或者80歲,那麽(me) 從(cong) 基因的角度來看,它一定要顛覆這個(ge) 狀態。這可能並不準確,因為(wei) 我不是專(zhuan) 業(ye) 人士,但我覺得這本書(shu) 《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會(hui) 生病》講得挺好的。另外,比如說我們(men) 現在想談的駕照問題。我剛來的時候,有個(ge) 同事告訴我,他兒(er) 子不喜歡考駕照,後來我發現我們(men) 家孩子也不喜歡考駕照。
對於(yu) 他們(men) 來說,為(wei) 什麽(me) 要考駕照呢?我們(men) 以前好像高中畢業(ye) 了就趕緊考駕照,就怕大學沒時間。大學畢業(ye) 了實習(xi) 的時候,萬(wan) 一老板需要你有駕照,那會(hui) 很焦慮。那時候媽媽就會(hui) 說,那你弄個(ge) 駕照啊。
我沒有駕照,但是我看我身邊的那些跟我同齡的人,他們(men) 家裏條件還可以的話,現在考個(ge) 駕照,以後做個(ge) 銷售崗位之類的,拿過來就能開車,對吧?那為(wei) 什麽(me) 現在的孩子不會(hui) 因為(wei) 考駕照焦慮呢?因為(wei) 有自動駕駛,他們(men) 不需要去考駕照。所以我的意思是,我們(men) 曾經認為(wei) 非常重要的一些技能,未來可能會(hui) 不再重要。至於(yu) 未來什麽(me) 重要,讓孩子順其自然,不用過度焦慮和思考。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但我覺得孩子需要學會(hui) 一種能力,就是躺平的能力。
我想表達躺平的重要性。後來我搜了半天穀歌,找到了這個(ge) 成語叫"順天應人",我覺得這一下子就顯得高大上了很多。實際上,它就是躺平。順天應人的意思是,如果大家都覺得這件事情沒什麽(me) 大不了的,那你就別擰著這件事情幹,等會(hui) 兒(er) 再說。等時機成熟了再看。其實我覺得大家有時候把躺平講得太貶義(yi) 或者負麵,但我個(ge) 人覺得實際上躺平非常重要。
學會(hui) 擁抱不同
學會(hui) 擁抱不同很重要。昨天我和一個(ge) 做企業(ye) 非常成功的外國人聊天,他不是美國人也不是中國人,而是來自另外一個(ge) 國家。他問我中美之間最大的不同是什麽(me) 。他問我在兩(liang) 邊工作過的感受,我覺得美國可能對差異存在的寬容性很多。我想特別提醒想來美國讀高中或本科的家庭,我們(men) 在互聯網上看到的信息可能和我們(men) 從(cong) 小受的教育不一樣。
然而,或許我們(men) 應該先慢下來,試著理解對方的觀點,看看是否有其存在的道理。即使我們(men) 可能仍然不同意,但至少不應該因為(wei) 出發點不同就拒絕對方。我認為(wei) 擁抱不同很重要。在美國社會(hui) ,我發現他們(men) 在很多方麵並不如我們(men) ,但特別神奇的是,他們(men) 允許各種聲音討論,即使不相關(guan) 的也允許說。每個(ge) 人都安靜地聆聽別人講話,當有人要插話時,別人會(hui) 停下來傾(qing) 聽。這種規則就是過程導向,隻要符合這個(ge) 過程,即使觀點不同也可以存在。擁抱不同可能孕育創新。
新心就是不同,就是difference。結果導向會(hui) 有什麽(me) 問題呢?結果導向意味著,即使過程不合理,隻要我認為(wei) 結果是好的,我就會(hui) 追求那個(ge) 結果。但如果過程犧牲了很多東(dong) 西,我就看不到那些小的東(dong) 西,也就看不到新的東(dong) 西。因為(wei) 如果你錨定於(yu) 結果,所有的新東(dong) 西在你眼中都不存在,因為(wei) 你隻看重目的地,而忽略了過程中的一切。
最近矽穀發生了一些事情,比如OpenAI的CEO被罷免又回來的事情,引起了一些轟動。這也引發了人們(men) 對人工智能倫(lun) 理問題的思考。在全球範圍內(nei) ,包括印尼、非洲和印度等人口增長迅速的國家,勞動力危機是一個(ge) 無法回避的問題。在中國和美國,勞動力危機也備受關(guan) 注。我認為(wei) 芯片革命已經引領我們(men) 走了很長一段路。在麵對勞動力危機時,自動化和輔助技術實際上是最符合倫(lun) 理的選擇。這些技術可以為(wei) 我們(men) 提供便利,實現我們(men) 生活的福祉,幫助我們(men) 實現前幾輩人無法實現的服務功能。
因此,我個(ge) 人認為(wei) 在這種情況下,芯片革命是不可避免的。我之所以提到這一點,是因為(wei) 之前和別人討論時提到過,有人可能會(hui) 問,在當前這麽(me) 多人學習(xi) 計算機科學的情況下,是否應該讓孩子避免這股浪潮,學習(xi) 其它的。我認為(wei) 沒有必要回避。如果時代正朝著這個(ge) 方向發展,孩子對此也有興(xing) 趣,為(wei) 什麽(me) 不支持呢?很多家長又開始擔心孩子是否能進入前30名的學校,但我認為(wei) 這並不重要。雖然我的思路看起來有些混亂(luan) ,但我確實經過了一番思考。很高興(xing) 能與(yu) 大家分享到這裏。
Dandan:哇,Linda,你太厲害了,分享得太棒了。下次你來我家吃飯吧,讓孩子收拾一下廚房,然後我們(men) 可以去買(mai) 一個(ge) Tesla的機器人。非常感謝,你的分享太棒了。
我從(cong) 2015年開始從(cong) 事教育工作,最初在高通工作,後來和我弟弟合作做了全球老師的招聘,為(wei) 學校提供教育資源。從(cong) 2020年開始,我們(men) 轉型為(wei) CE,為(wei) 學生和家長提供支持。感謝Linda和她的孩子對我們(men) 的支持,還有許多家長和學生對我們(men) 老師的支持。教育是大家都關(guan) 心的問題,大家都在關(guan) 注如何培養(yang) 孩子,如何讓他們(men) 進入前30名的學校。我每天都接到很多電話,個(ge) 人感覺自己更像是在幫家長解決(jue) 問題。我覺得家長的教育比孩子的教育更重要,就像Linda在分享中提到的,她躺平後,全家都變得更平靜。
如果父母中有一個(ge) 或兩(liang) 個(ge) 人很焦慮,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我們(men) 的公眾(zhong) 號有時也會(hui) 發布一些關(guan) 於(yu) 孩子睡眠重要性等方麵的文章,但今天是我覺得第一次真正地為(wei) 家長們(men) 提供教育。當然,我也看了Zoom裏麵提到的一些學生素質,比如邁阿密和哈佛的學生,我相信這對學生也非常重要。所以今天聽眾(zhong) 中的學生們(men) ,希望你們(men) 也不要失望,因為(wei) 我覺得Linda講的內(nei) 容非常寶貴,而且非常貼近生活。這次分享太精彩了,時間也不多了,我們(men) 打開麥克風或者聊天,讓家長和學生們(men) 提問吧。
Q&A 環節
觀眾(zhong) :前30是不是至少是個(ge) 敲門磚?
Linda:絕對不是敲門磚。任何人都可以申請任何的實習(xi) 機會(hui) ,在北美沒有學曆歧視,這個(ge) 是跟我們(men) 中國特別不一樣的一個(ge) 點。
觀眾(zhong) :學生沒有入門之前怎麽(me) 展示他的素質?
Linda:學生之前的經曆,還有寫(xie) 作等,當然這些簡曆上看都差不多,但我們(men) 會(hui) 進行一些麵試,很短很短,30分鍾,我就可以了解到這個(ge) 小孩的狀態是什麽(me) 樣子的。
Dandan:是的,在我之前在高通工作的時候,我們(men) 招聘的一些候選人都是來自加州州立大學係統,他們(men) 也表現得很不錯。
Jennifer:Dandan你好,謝謝你帶來這麽(me) 好的分享,Linda這個(ge) 講座真的是一氣嗬成,特別的受教。我有一個(ge) 問題,這些很重要的素質裏邊,第一條關(guan) 於(yu) 交流能力就有兩(liang) 個(ge) 問題。第一個(ge) 你說到需要刻意練習(xi) 的語言能力,能不能分享一下你自己是怎麽(me) 刻意練習(xi) 的?然後第二個(ge) 就是有沒有一些例子來展示比較好的這種交流技巧,或者不好的交流技巧舉(ju) 一些例子,謝謝。
Linda:我覺得Jennifer這個(ge) 問題特別特別棒。簡單來說,美國的職場要求不同,所以有更多的語言表達能力練習(xi) 機會(hui) 。例如,當我在亞(ya) 洲的時候,很多場合並不需要我說很多的話,而且在亞(ya) 洲,說話的表達邏輯也不同。在美國,seminar上的動態不同,不會(hui) 像我剛才那樣長篇大論,也不會(hui) 漫無目的地說話。在美國,他們(men) 會(hui) 在十分鍾或五分鍾後開始提問,可能你都不會(hui) 有時間翻到下一頁幻燈片。
整體(ti) 環境也不同,我分享一個(ge) 近期的工作體(ti) 會(hui) ,我從(cong) 外麵出差回來,剛沒講多久,就被提問談一談這次出差,我對風險投資市場有什麽(me) 看法,我當時就有點懵,心想也許我應該準備一份市場報告,但效果不好。所以,我要說明的是,這是一個(ge) 過程,剛開始,你會(hui) 發現你講的並不是你的同事想要聽到的,沒有滿足他們(men) 的期待,可能你需要經曆很多失敗和挫折,才能收獲一次掌聲,然後慢慢後麵就掌聲越來越多了。在這個(ge) 過程中,還有一些調動觀眾(zhong) 熱情的語言技巧。舉(ju) 個(ge) 例子,今天的講座,我可以一開始就問座上有多少人申請了美高,這樣能迅速調動氣氛。還有一些類似的小技巧,需要積累實用的經驗,看看別人是如何講述這個(ge) 過程的。我覺得,訓練演講對職場上的溝通能力是沒有幫助的。
我曾經很喜歡看演講,比如畢業(ye) 典禮之類的,因為(wei) 我喜歡被感動到極致,我是典型的巨蟹座,情感表達豐(feng) 富,像女生一樣。但後來我發現,這對工作沒有太大幫助。在工作中,與(yu) 同事們(men) 打成一片是最重要的,要有幽默感,能理解別人的笑話,並能繼續這種氣氛,這需要刻意訓練。
Dandan:謝謝,說的太好了。下麵我要插一句話,就是剛才Linda講了,就是要掉很多坑,我們(men) 這裏的家長包括我和Linda,我們(men) 都很保護我們(men) 的孩子,當然我們(men) 也很保護我們(men) 孩子的時間,所以很多家長會(hui) 把很多事情都理得非常清楚,因為(wei) 要讓孩子專(zhuan) 心讀書(shu) ,其實你真正訓練孩子的話,其實各個(ge) 方麵都可以培訓他的。
他在考試中的表現不理想,填寫(xie) 了一個(ge) 糟糕的申請表格,導致夏校申請被拒。有些孩子第一次經曆到了被拒絕,但實際上,這些經曆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跌倒了沒關(guan) 係。沒有人一帆風順,沒有人沒有犯錯誤的。從(cong) 錯誤中汲取教訓,是非常好的。
Linda:有人說過一句話,意思是說如果你主動去改變自己,通常是很難的。但當你被迫離開舒適區時,可能改變會(hui) 變得更容易,因為(wei) 你已經沒有退路了。所以我建議家長為(wei) 正在申請ED的孩子準備一些溫馨的東(dong) 西,例如花朵,當孩子沒有收到心儀(yi) 的學校錄取通知時,可以對他說一句"恭喜你,從(cong) 現在開始創新變得更容易了,因為(wei) 你不需要考慮你還擁有什麽(me) ,你可以直接擁抱所有的不同和新事物"。
Dandan:是的,到時候跟他說三月份你手裏有一堆offer,隨你挑。
Linda:Dandan就是屬於(yu) 那種永遠的樂(le) 觀派。
Dandan:那肯定的。下麵Linda來給我們(men) 講一下申請博士。
Linda:一個(ge) 40多歲的媽媽去大學讀書(shu) 並不常見,這個(ge) 過程非常困難。經常發生一些令人誇張的事情,例如忘記電腦,因為(wei) 思考著晚上八點要趕作業(ye) 和上課,同時兒(er) 子還要求幫忙解決(jue) 問題。媽媽匆忙離開後發現忘記帶電腦,不得不返回大學一次,整個(ge) 過程耗費了一個(ge) 多小時。這個(ge) 過程與(yu) 40多歲的媽媽給孩子申請美國大學本科的步驟非常相似,都是相當典型的美國博士申請過程。
在我申請完了那一年,Hopkins居然取消了GRE的要求,但是我那一年溝通了好幾封email可不可以取消GRE要求,校方說不可以,我們(men) 不會(hui) 取消這個(ge) 有要求,而且還有最低分要求。博士的經曆,看每個(ge) 人的需求是什麽(me) ,就跟孩子美本的經曆是一樣的,一會(hui) 我多花一點點時間去講一下這個(ge) 說法。我沒有一個(ge) 係統的healthcare的經曆,所以我非常appreciate有機會(hui) 在Hopkins這種醫療比較著名的一個(ge) 院校裏麵,能夠去近距離的去聽到一些東(dong) 西,比如說自己有其他的是不管是希望在科研上有進取或者怎麽(me) 樣,我覺得都不一樣,這個(ge) 我就不展開講。
我一直很想去Hopkins,但是在本科畢業(ye) 申請時沒有成功。後來去了新加坡國立讀碩士,但仍然沒有被Hopkins錄取,我意識到自己能力不足。回想起來,我並不是在找借口,而是承認我當時的能力還未達到那個(ge) 水平。
然而,我一直告訴身邊的人,隻要有心去追求,即使是一個(ge) 40歲的阿姨,也可以申請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現在,我認為(wei) 在40歲時我終於(yu) 具備了去Hopkins的條件,不論是閱讀速度、交流能力還是小組討論和對行業(ye) 的認知,我都相信自己配得上Hopkins。如果想要得到一樣東(dong) 西,最好的策略是讓自己配得上它。我覺得在40歲的時候,突然間覺得自己配得上Hopkins,所以就去申請了,同時也相信它可以給我帶來新的東(dong) 西。
有一件事讓我有點憤怒,但後來平靜下來。我觀察到中國有很多申請美本的中介公司,無論地位如何,他們(men) 都在以讓孩子上名校為(wei) 目的。他們(men) 鼓勵孩子申請文科,特別是小男孩,因為(wei) 他們(men) 認為(wei) 這樣更容易被錄取。我非常非常非常不同意這種觀點,原因有兩(liang) 個(ge) 。首先,如果在高中期間放棄了理工科,甚至隻學得很淺,你就沒有機會(hui) 進入倫(lun) 斯勒理工等學校,更別說普林斯頓和MIT了。
去看看那些白人小男孩或非洲裔小男孩在倫(lun) 斯勒理工的基礎知識,你就會(hui) 明白,學了人類學等文科後,不能換個(ge) 地方讀理工科專(zhuan) 業(ye) 。所以我對前30這個(ge) 概念特別反感,因為(wei) 很多家長或者中介為(wei) 了讓孩子上名校,而讓孩子們(men) 放棄了喪(sang) 失了自己的興(xing) 趣。另外,我可能有些家長和我一樣從(cong) 事醫療行業(ye) ,了解美敦力是一家大型醫療器械或製藥公司。在我選擇一個(ge) 芝加哥的人類學和倫(lun) 斯勒大學的生物學之間,我肯定選擇後者。為(wei) 什麽(me) 要為(wei) 芝加哥付這個(ge) 高額費用呢?這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我們(men) 今天看到的任何業(ye) 務,最終都是以實業(ye) 為(wei) 支撐的,在實業(ye) 支撐的時候是不能犧牲專(zhuan) 業(ye) 的。當實業(ye) 為(wei) 支撐時,就不存在名校與(yu) 否的概念,重要的還是回到專(zhuan) 業(ye) 層次。另外,我感到憤怒的一點是,許多中介會(hui) 讓孩子填寫(xie) “一代大學生”的身份,因為(wei) 他們(men) 知道美國統計一代大學生的入學比例。但是我想說的是,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將“一代大學生”這個(ge) 事情以公益的方式傳(chuan) 達給社會(hui) 和其他家庭。實際上,如果你不是一代大學生,千萬(wan) 不要填寫(xie) 一代大學生,因為(wei) 你根本不知道這個(ge) 選擇在整個(ge) 申請中的權重有多大。
正如我們(men) 之前討論的那樣,那幾項的權重已經占據了95%,與(yu) 一代大學生沒有任何關(guan) 係。其次,如果別人在你的資料中發現了不真實的東(dong) 西,你之前的所有申請努力、GPA和標化成績都將白費。然後你將毫無征兆地失敗,都不知道為(wei) 什麽(me) 。所以在美國,有一點非常重要,正如我的朋友曾經說過的,那就是要尊重美國的規則。美國的規則特別講究誠信,尤其是在培養(yang) 年輕人的過程中,決(jue) 不能走捷徑。
一旦走捷徑,你都不知道在十幾歲或者20幾歲時會(hui) 掉進哪個(ge) 大坑。可能孩子17、18歲時,我們(men) 進了一所非常好的藤校,我們(men) 都非常開心。但是在27歲時,他可能已經掉進一個(ge) 無比深淵。在這種情況下,我更希望我的兒(er) 子能夠在事業(ye) 上長青,直到78歲、88歲,我希望他能夠走得更遠。我不希望他隻局限於(yu) 去藤校,這不是我人生的唯一目標,所以我補充了幾句。
Dandan:對,我已經講過了。如果你們(men) 寫(xie) 一些不正確的東(dong) 西,比如說一代大學生的父母。他們(men) 會(hui) 說:“我們(men) 在美國沒有上過大學。”但是,在中國上過大學就是上過大學。你給孩子造成了一個(ge) 印象,你可以在生活中虛假表現,但最終孩子還是會(hui) 失敗。所以我完全同意,必須要真實。今天有個(ge) 家長問我,他們(men) 不在美國,能不能以美國人朋友的地址參加一個(ge) 競賽。我告訴他不需要這樣做,如果你不在美國,就不要參加這個(ge) 競賽。
Linda:有家長問,是初中去美國好還是高中,我覺得帶小朋友出去的時間點不重要,隻要您一直陪在身邊就好。不過,考慮到小朋友現在還在國內(nei) ,如果是在高中帶他出去可能會(hui) 給家長帶來更多的便利,不會(hui) 限製他們(men) 一定要來美國。之前我並不想來美國,但出於(yu) 其他原因,我最終還是選擇了過來。
觀眾(zhong) :孩子申美本有什麽(me) 建議呢?
Linda:剛才我說了最重要的是按照他的喜好去做事,因為(wei) 人生隻有一次青春,這是第一點,好像說的很高屋見瓴的樣子,但是實際上還有一個(ge) 就是,現在有很多小孩對很多事情的想法已經很明確了。他們(men) 知道要掙錢,而且知道要用工程或者科學的方式去掙錢,或者金融的方式去掙錢。尊重孩子的想法也是很好的,如果他沒有特別想做的事情,可以問問他特別不想從(cong) 事的工作是什麽(me) 。
可以做一下排除法,還有,我剛才說的是美本,但實際上它是美國本科。我認為(wei) 美國的任何地方孩子自己都能清楚,包括我自己在內(nei) ,我都很清楚我要錄取什麽(me) 樣的人。大家不需要過度推敲我的心情,我太清楚我自己想要什麽(me) 了。就算我告訴你了,如果你不是那個(ge) 符合我要求的人,我也知道我不能和你合作。這個(ge) 國家不是所有地方都一樣,但是我經曆的地方應該說可以和大家這樣交流。
我還是希望孩子來美國的。我過去有個(ge) 外國朋友,他對我在撫養(yang) 孩子的過程中非常有幫助。他說英語是這個(ge) 世界上科學的主導語言,所以對於(yu) 像他這樣學習(xi) 化學工藝的人來說,能夠用英語培養(yang) 自己的閱讀和交流能力對他們(men) 孩子未來職業(ye) 發展非常有好處。我還看到另一個(ge) 東(dong) 西,關(guan) 於(yu) 世界觀,有人說沒有親(qin) 身經曆世界的人是沒有世界觀的,他們(men) 隻有本地觀。雖然有點極端,但我覺得這有一定道理。
觀眾(zhong) :最後一個(ge) 是專(zhuan) 業(ye) 和職業(ye) 的發展,中國籍學生美本畢業(ye) 之後留美工簽和求職的難度。
Linda:這就是為(wei) 什麽(me) 我不推薦那些為(wei) 了文科而非要進藤校這種著名大學,在美國,你會(hui) 發現這是一個(ge) 很現實的社會(hui) 。舉(ju) 個(ge) 例子,如果你考了個(ge) 碩士學位,然後有自己的機械工程或其他工程專(zhuan) 業(ye) ,隻要你勤奮努力,我認為(wei) 你找到工作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然而,許多小孩子我認為(wei) 是懶惰的,包括我熟悉的一些親(qin) 屬的孩子,我覺得他們(men) 有時候並不是懶惰,可能是他們(men) 沒有得到激勵,沒有人告訴他們(men) 他們(men) 一定能行,他們(men) 應該下定決(jue) 心努力。但是這些孩子最終還是留在美國,拿著工作簽證,我認為(wei) 這有點誇大其詞,因為(wei) 未來美國可能會(hui) 有勞動力危機,所以在一段時間內(nei) 移民政策會(hui) 形成一種相對寬鬆的政策,除非世界發生了重大的地緣政治變化,否則勞動力會(hui) 留下來。
Dandan:我完全同意,美國現在與(yu) 中國的對立有所緩解,中國人口下降而美國人口上升,這使得美國具備了優(you) 勢,並且他們(men) 吸引的人才主要是高科技方麵的。非常感謝Linda,你說得很好。因為(wei) 美東(dong) 時間已經很晚了,我們(men) 今天就到這裏吧。Linda,最後請給我們(men) 一條建議吧。
Linda:我覺得給我們(men) 的娃們(men) 一個(ge) 建議就是,讓你的周圍都圍著你想成為(wei) 的人,與(yu) 他們(men) 交朋友,學習(xi) 他們(men) ,通過模仿慢慢習(xi) 得一切。另外,不要焦慮,因為(wei) 正確的軌道上應該存在著激情、興(xing) 趣和愛,而不是焦慮,如果焦慮的話,就停下來,尋找其他的軌道。
Dandan:謝謝Linda,謝謝您寶貴的時間這麽(me) 忙還給我們(men) 分享,謝謝家長,謝謝所有聽講座的學生,再見,晚安。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