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考試改革半年後,終於(yu) 有機會(hui) 親(qin) 自去考
1月20出分後非常意外地看到寫(xie) 作不是30,次日便申請複議
對於(yu) 大多數學生或新老師,托福寫(xie) 作27也許是不錯,但對於(yu) 老寫(xie) 作老師或者自我定位高的,絕對是大型翻車事故,如不能糾正則是奇恥大辱
考慮到托福105的學生,嚴(yan) 格落實我的要求後寫(xie) 作是30滿分,且考完我回憶論述細節時確認完全扣題,我自己考怎麽(me) 會(hui) 是27呢
為(wei) 了排查問題,我又報了2月3日的考試,在保持論述策略和語言使用的前提下,僅(jin) 減少了學術討論項篇幅。雖然考完自認為(wei) 論述不如1月20日場那樣完整細致,這次寫(xie) 作卻回歸30
考慮到複議和臨(lin) 時報場考試,在付出三千大洋後,可以得出兩(liang) 個(ge) 適用寫(xie) 作目標30分的珍貴lessons
1,篇幅不能過長
官方沒有明確字數上限,但我1月20學術討論項的字數超了300,2月3隻過了200 我的300+詞,內(nei) 容雖高度扣題,也有多個(ge) 理由,也回應到了學生觀點,語言也精練地道,但複議後還是被維持在27,除了原因
2)可能性外,我隻能歸因於(yu) 我的作文論述,不像是考生能在考場10分鍾之內(nei) 完成,引起考官疑慮並降了分 而200詞+的第二場,更接近我手裏寫(xie) 作29和30分學生的考試作文篇幅。加上我的語言和思路水平更高,30分逃不掉了。而我自己認為(wei) 論證細節疑似缺失——例如沒能具像化certification program training——都不是扣分問題
2,避免事實性錯誤
1月20日考試,有句話寫(xie) 得也許有問題 "ForK-12education in North America, becoming a school teacher onlyinvolvesa year of studies inthe school of education, while practicing medicine requires between five to seven years of gruelling professional studies in med school."
這句話語言地道且用詞精準,但問題在於(yu)
a)準確說應該是a year ofgraduatestudies in the school of education, 所以沒寫(xie) 粗體(ti) 詞是個(ge) 問題。其實如果有clearer context, graduate可以省略,我把這句話feed給chatgpt它也沒指出這個(ge) 問題,但對於(yu) 托福寫(xie) 作這個(ge) 給non-native test-takers的低級考試,也許得說得完全準確
b)med schoolstudents雖得學個(ge) 六年七年,但那是算上三年residency requirement後的總數,這裏我是沒寫(xie) 清楚 除此之外,我不認為(wei) 我300+的學術討論有任何內(nei) 容和語言問題 但如果要解釋寫(xie) 作27——默認綜合寫(xie) 作15滿分,學術討論12/15扣三分——以上是最合理思路了
最後,批評一下ets為(wei) 了獲客,將托福/sat考試縮水成兩(liang) 小時時常。托福寫(xie) 作10分鍾的所謂學術討論,學術性非常可憐。考試形式隻會(hui) 鼓勵考生找更多技巧,更難側(ce) 重思維和語言能力培養(yang) ,讓分數浮動更加明顯,更不利於(yu) 檢測考生的寫(xie) 作能力 1月20日之前,我4年沒考托福了。拿到改革後寫(xie) 作30驗證教學方法後,也不會(hui) 再給ets捐錢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