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因為(wei) 各種不同的原因選擇美本轉學。有的人因為(wei) 錄取的時候去了一個(ge) 與(yu) 自己不太匹配的學校,有的人因為(wei) 學校環境、同學環境,也有的人期望去到排名更高的學校,還有些人為(wei) 了愛情。搜集了一些轉學案例,發現在同學們(men) 轉學前後,有的人會(hui) 覺得茫然、迷茫,有的孩子會(hui) 覺得開心與(yu) 值得,那究竟該不該轉學呢?
轉學後不同人的所思所想轉學後我獲得了重生
V同學:轉學之前的我都是一個(ge) 很迷茫的情況,稀裏糊塗地選了一個(ge) 爸媽都說好的商科專(zhuan) 業(ye) ,然後稀裏糊塗地度過了一年。之前的學校是一個(ge) 商科為(wei) 強勢專(zhuan) 業(ye) 的學校,在那裏充滿了都是畢業(ye) 準備進軍(jun) 華爾街的同學,而我越上課,越跟那些同學接觸,我就越發發覺,那不是我期望的人生。於(yu) 是,跟爸媽商量後,我決(jue) 定轉學。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令我重生的也許不是轉學的結果,而是申請轉學的那個(ge) 過程。在轉學之前我就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讓我不那麽(me) 麻木,怎樣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我去了解了很多學校,也逐個(ge) 了解了各種我感興(xing) 趣的專(zhuan) 業(ye) ,也仔細思考了我到底喜歡在城裏還是村裏,我也加了好幾個(ge) 學校的在讀學長老師,查了很多資料去看利弊。我發現這都是我在申請季沒有好好去做的東(dong) 西,當時沒能親(qin) 自感覺到差異,對學什麽(me) ,在哪裏學習(xi) 這些也都沒有概念。於(yu) 是真正麵對的時候,才開始真正去思考自己想要什麽(me) 。
在慎重決(jue) 定後,選了幾個(ge) 學校申請,最後選擇現在的學校是因為(wei) 這個(ge) 學校的film與(yu) art專(zhuan) 業(ye) 非常好,我發現我真的對媒體(ti) 方向很感興(xing) 趣,我喜歡那些脫離現實生活的創造與(yu) 靈感衝(chong) 撞,而這個(ge) 方向又不會(hui) 像其他社科那樣過於(yu) 難就業(ye) 。
後悔,迷茫,是我未曾設想過的結局
R同學:轉學其實是我做過最後悔的一個(ge) 決(jue) 定。高中的時候,標化、活動還有GPA各項都還算可以,但當年我申請的全是Top 10,隻留了一兩(liang) 所作為(wei) 保底,又因為(wei) 不想Gap,就去了一個(ge) 又村又排名靠後的學校。內(nei) 心也一直不甘心,就在大二申請到排名更高的學校,而我卻後悔了。習(xi) 慣了之前學校的學習(xi) 節奏和競爭(zheng) 程度,到新學校之後其實特別不適應。之前學校雖然我內(nei) 心一直不甘心,但也好在認識了特別好的朋友,競爭(zheng) 壓力也適中,學習(xi) 起來更得心應手,其實學習(xi) 到的知識反而更深入。
但到了新學校之後,身邊多的是比我更厲害的大佬們(men) ,我特別特別迷茫,時不時會(hui) 不斷懷疑自己的價(jia) 值,在緊張的due和各種paper之間度過,總會(hui) 感覺自己的力不從(cong) 心。就算是熬了幾個(ge) 晚上做出來的成果,最後也不如其他更有天賦更厲害的同學做出來獲得的高分,後來我的自信心直線下降,GPA反而沒有在原來學校的高,社交的時候也越來越自閉,越來越拘謹,再也沒有遇到過以前那群交心的好朋友了。
後來我一直在想為(wei) 什麽(me) 會(hui) 這樣,思來想去也許還是不能一味迷信排名,要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去判斷這個(ge) 學校是不是真的適合你。像我這種不太適應高強度高壓力環境的,也許一開始的學校就比排名更好,競爭(zheng) 更激烈的學校適合我。而我當時一葉障目,隻想著去更好的學校,卻也失去了一些更重要的東(dong) 西。
並非所有學生都適合轉學
如果你處於(yu) 以下3種情況,最好慎重考慮是否轉學:
以為(wei) 難以適應,實際還在過渡期
決(jue) 定轉學前,先問自己是否已經充分挖掘學校資源?是否真的跟學校“氣場不合”?是否隻顧抱怨,沒有為(wei) 大學生活做出努力和嚐試?
比如有些坐落灣區且臨(lin) 近矽穀的大學,即便排名不高,畢業(ye) 求職時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是學校資源的一部分;再比如,到一個(ge) 新環境總會(hui) 有適應期,很多校內(nei) 活動、社團都有助於(yu) 我們(men) 更快的融入。
如果未經努力,把轉學當作“逃跑”的手段,那麽(me) 即使轉到新的學校也很有可能遇到其他困難,轉學的意義(yi) 自然也就不大。
與(yu) 原學校已建立較深聯係
如果學校整體(ti) 水平不錯,且你已與(yu) 學校的資源、人脈等有深度連接,那麽(me) 轉學需慎重。
比如,學校的教授正好對你青睞有加,願意悉心指導,帶你發論文等,這對你未來的學術發展以及人脈圈子的建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hui) ,此時放棄這些資源去轉學,代價(jia) 會(hui) 比較大。
計劃讀研深造
對於(yu) 已經在讀Top 30-50美國大學,且計劃申研的同學來說,研究生階段再衝(chong) 擊Top 30乃至Top 10的美國大學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沒有特別明確的理由,不必非要本科階段一步到位。
如何確定自己是否該轉學
轉學雖然常見,但也不是拍腦袋決(jue) 定的。總結了幾個(ge) 常見的轉學理由,如果你對轉學一事還很猶豫,並且出現了以下征兆,不妨認真考慮起來。
課程缺乏挑戰性
遇到這類問題的話,建議你先與(yu) 顧問溝通,看看是否可以跳過低階課程,轉入更高階的課程進行學習(xi) ,或者申請榮譽課程(honor program),課程體(ti) 係更開放的學校甚至允許學生自己製定學習(xi) 計劃。如果你已經嚐試了所有辦法,還是對學校提供的學術課程和資源不滿意,那麽(me) 就可以考慮轉學了。
缺乏所學專(zhuan) 業(ye) 的相關(guan) 資源
全麵的本科階段教育,除了有優(you) 質的課程和師資之外,還應當為(wei) 學生提供充分的實習(xi) /工作機會(hui) 、校友網絡、海外學習(xi) 機會(hui) 和職業(ye) 發展谘詢等“配套服務”。
如果你所在的學校並不提供你想修的專(zhuan) 業(ye) ,或者能提供的資源十分有限,限製住了你在專(zhuan) 業(ye) 領域的探索和發展,那麽(me) 轉去一個(ge) 能在專(zhuan) 業(ye) 方麵給你足夠支持的學校是有必要的。
不喜歡學校的社交文化
聚會(hui) 並不是周末社交活動的唯一選擇。如果你對學校的飲酒文化感到不舒服,或者不想去參加很鬧騰的趴體(ti) ,可以考慮去看一場籃球賽、學生表演,或者在咖啡館、電影院和朋友見麵。其他文藝活動比如寫(xie) 作研討會(hui) 、戲劇表演、文化節、遊戲之夜等。你甚至可以走出校園,尋找所在城市的節日活動、好吃的餐廳、演出場所或商店等。
“巴黎綜合症”的啟示——夢校選擇需謹慎
“巴黎綜合症”指的是很多日本遊客對於(yu) 巴黎充滿了美好的幻想,但是當自己真的走進巴黎時,期待全部破裂,而最終變得鬱鬱寡歡。當你對夢校充滿期待時,往往會(hui) 被衝(chong) 動而蒙蔽了心智,忽視了它的缺點。
所以在轉學前,大家除了去期待夢校的優(you) 勢,也應該提前了解它的缺點,並自己思考這些缺點真的值得自己為(wei) 之放棄過去的生活呢?當你已經有了一年甚至是兩(liang) 年的大學生活後,其實更能明白大學生活中究竟哪些事情是更重要的,也可以更加準確地判斷出夢校的這些缺點究竟能不能被自己所接受。
寫(xie) 在最後
這就像是生活,在不同人眼中,生活的顏色是不同的,轉學後是一切值得後的慶幸與(yu) 快樂(le) 還是不適應後的迷茫與(yu) 後悔,這取決(jue) 於(yu) 我們(men) 每個(ge) 人看待生活方式的不同。我們(men) 總為(wei) 了終點而忽略了路上的風景。有時候,如果你在半路中停下腳步,認真去欣賞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會(hui) 發現此時的故事就足夠動人了。總追求著結果的人,不快樂(le)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