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澳留學“水”在哪兒?

這幾年,出於(yu) 就業(ye) 形勢壓力,出國留學成了眾(zhong) 多大學生“反內(nei) 卷”的手段之一。

隨著留學群體(ti) 的壯大,關(guan) 於(yu) “留學水不水”的討論也變多了。在這點上,英國和澳洲算是一對“難兄難弟”,一個(ge) 學製短被質疑,一個(ge) 門檻低被吐槽。尤其是一年製碩士,快進快出,讀完2個(ge) term,第3個(ge) term就是回國寫(xie) 論文,每年都要被拉出來反複鞭撻幾回。

早前,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公布過英國院校整體(ti) 掛科率,個(ge) 別院校的畢業(ye) 率不足80%

掛科率高達30%!英澳留學的“水”這是被榨幹了?!

圖片來源:HESA官網

近日,澳洲當局也不甘示弱,緊跟著公布了最新的掛科率統計數據。可以看到,盡管近幾年澳洲方麵一直在強調他們(men) 已經開始給學生打高分了,不用擔心就業(ye) 問題,甚至出現了所謂的“分數膨脹”,部分院校專(zhuan) 業(ye) 的掛科率依然慘不忍睹

掛科率高達30%!英澳留學的“水”這是被榨幹了?!

圖片來源:Austrilian Uni

不難看出,英國和澳洲這次是鐵了心要用實際數據向大家證明:咱真的是有追求的!

01、英澳留學“水”在哪兒(er) ?

英國和澳洲高校眾(zhong) 多,QS前100的頂尖名校,英國占了17所,澳洲占了9所。如此高質量的教育資源,為(wei) 什麽(me) 還會(hui) 被人說“水”呢?老師整理了一下,可能是這3方麵的申請特質形成了假象。

01 語言成績“水”

眾(zhong) 所周知,英國和澳洲的大部分院校都是可以不帶雅思成績申請的,隻要在DDL之前補交合格的語言成績,就不影響換uncon。為(wei) 了幫助國際生們(men) 適應全英授課,不少院校還給學生開設了語言班作為(wei) 退路。這使得申請者在早期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在成績提升和軟實力準備上,能夠申請到排名更高的院校。但是,前期語言門檻低並不意味著不需要語言。如果你僅(jin) 要求自己達到雅思6.5的基礎分,上課遇到教授“講激動了”,語速一提升,你可能就聽不懂了。並且,寫(xie) 論文和Reading list都依靠穀歌翻譯,每天都被迫趕due的生活並不好受。在教授的強push下,壓力自是不必說的。

02 申請材料“水”

英國和澳洲在申請材料方麵要求相對寬鬆,尤其是跟美國又要求GRE、又要求實習(xi) 科研對比,英澳簡直就是天堂!很多項目隻要提供本科成績單、個(ge) 人簡曆這種基礎材料就可以申請,澳洲有些項目甚至個(ge) 人陳述和推薦信都不是比較提交的。同學們(men) 千萬(wan) 不要因此誤會(hui) 學校門檻低哦,老師覺得,這也是英國、澳洲為(wei) 了吸引更多精英入學的“小心機”,尤其是對於(yu) 社恐星人和畢業(ye) 多年的學生來說,跟教授要一封推薦信並說服對方配合網推的心酸隻有自己知道。這種簡化的流程不要太美!

03 審理機製“水”

香港、新加坡、美國院校的申請難度之所以大,除了對軟實力的要求高,不太好“抱佛腳”以外,更多的是因為(wei) 分輪次進行的審理機製。同一批次內(nei) 的申請者互相PK,有效拉高了專(zhuan) 業(ye) 的“內(nei) 卷”程度。相比之下,英國和澳洲把握好申請時機,撿漏成功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對於(yu) 常年采取“先到先得”機製的院校來說,隻要申請得足夠早,雙非BG和低GPA,隻要你對專(zhuan) 業(ye) 沒那麽(me) 挑,也有幾率逆襲到TOP50以內(nei) 的名校。還有部分常年把握不準招生預期的院校,每到申請季末期就會(hui) 莫名空出些大熱專(zhuan) 業(ye) 的名額,求著各方申請者來撿漏。

不過,這並不代表院校對國際生降低了要求,入讀後院校會(hui) 一視同仁,這品學兼優(you) 的好學生“一裝就是一年”。不少院校都是:入讀前都說好,畢業(ye) 後狠狠勸退,告誡後人“千萬(wan) 別來讀”,什麽(me) 水碩,都是假象!

02、英澳留學過關(guan) 指南

了解了英澳留學的真實現狀,接下來,針對留學過程中常見的問題,老師也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實用技巧,24Fall即將出國的同學要碼住了!

課業(ye) 難度問題

英澳課業(ye) 難度大嗎?有沒有相對好學習(xi) 的專(zhuan) 業(ye) ?

不管什麽(me) 專(zhuan) 業(ye) ,想要做出成績,都會(hui) 麵臨(lin) 看不完的reading,英澳很多課程都會(hui) 布置大量的論文和作業(ye) ,如果你缺乏時間規劃能力,很有可能被essay追著跑,每天都在趕due。

24Fall的同學,如果你已經拿到的offer,並且已經確認了自己將要就讀的院校專(zhuan) 業(ye) ,現在就可以根據院校的課程大綱和培養(yang) 目標,來梳理自己的研究計劃了。自學+自我確定研究方向+不斷解決(jue) 新課題,這三件套很重要。提前梳理出自己薄弱的環節,也方便自己判斷,自己在哪方麵是需要導師協助cue流程的,方便提前與(yu) 教授做好溝通,獲取更多免費的答疑資源。

畢業(ye) 考試好通過嗎?論文難度會(hui) 不會(hui) 很大?

大部分專(zhuan) 業(ye) 都會(hui) 麵臨(lin) 畢業(ye) 設計或者畢業(ye) 論文,這方麵外國人是非常嚴(yan) 謹的,甚至可以說是刻板。往屆機構學子反饋說:院校對論文的嚴(yan) 謹性有執念,甚至引用的部分忘記給reference在教授眼裏都是相當炸裂的事情!

如果你不想麵臨(lin) 同樣的窘境,花點心思跟學長老師們(men) 打聽下往年的要求,甚至是教授的一些個(ge) 人審校習(xi) 慣,真的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兒(er) 。

課程適應問題

英語不是很好,屠鴨踩線,上課會(hui) 不會(hui) 聽不懂?

老師覺得,聽比說會(hui) 更重要一點。屠鴨跟上課還是兩(liang) 碼事,尤其是人文社科,一些抽象概念和真實語境都是需要學生花心思去揣摩的。網上有很多的native口語對練平台,這些免費資源都可以利用起來,提前幾個(ge) 月磨磨耳朵,是有助於(yu) 接下來的學習(xi) 生活的。

至於(yu) 表達,老師給大家的建議是,敢說,不要怕說錯。就像我們(men) 在國內(nei) 遇到歪果仁,可能表達不是很嚴(yan) 謹,邏輯不太連貫,但是也不影響咱們(men) 的理解不是?而且,每年那麽(me) 多國際生,教授早就對中式英語表達見怪不怪了,這點包容性還是有的。

選課不知道怎麽(me) 選,會(hui) 不會(hui) 有教授壓分?

對此,老師想說,學長老師的經驗會(hui) 是你寶貴的資源。目前23Fall的同學就讀也有半年的時間了,對於(yu) 最新的師資配置、各個(ge) 教授的脾性都會(hui) 更了解。已經拿到offer的同學也可以去學校論壇、社交軟件上去問問,總結下學長老師的經驗教訓。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祝願每位留學er都能充分享受自己的留學時光,在這一年的時間裏全力以赴,迎接自己的高光時刻。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為什麽要參加iGEM競賽?金獎含金量有多高?

下一篇

CIE AS 模塊化寫作考前衝刺班課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