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了2024—2025年度《財政預算案》。
其中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產(chan) 業(ye) 革新的重要驅動力,也是推動香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guan) 鍵,為(wei) 此,將會(hui) 撥款30億(yi) 元推行為(wei) 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資助計劃,資助本地大學、研發機構及企業(ye) 等推動科研突破。
圖源:https://www.budget.gov.hk/2024
過往香港一直以國際化的麵貌示人,在許多前沿科技領域有著不少建樹。現在,港校亦是緊跟時代步伐,發力人工智能賽道。
今天我們(men) 就來聊聊在各方支持下去港校學AI的具體(ti) 情況。
從(cong) 港校的實習(xi) 資源來看
香港留學除了排名高、離家近、學製短、花費低等等優(you) 勢,在未來就業(ye) 方麵也有著很強的競爭(zheng) 力。
從(cong) 一些招聘信息來看,香港的AI相關(guan) 崗位月薪高達到4w-6.5w美元(約28.8w-46.8w人民幣),普遍來說的話,每月2w美元(約14.4人民幣)的AI崗位也有很多。
圖源:https://hk.jobsdb.com
其實,香港八大各校各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的未來發展都非常有優(you) 勢。在學生就讀期間,學校非常關(guan) 注對大家實踐經驗的培養(yang) ,根據各專(zhuan) 業(ye) 課程不同,會(hui) 有效安排學生在校期間獲得一定實習(xi) 工作經驗。
針對大家感興(xing) 趣的人工智能專(zhuan) 業(ye) ,同時也屬於(yu) STEM專(zhuan) 業(ye) ,香港政府創新科技署設立了STEM實習(xi) 計劃,旨在為(wei) 了鼓勵學生就讀期間能夠獲取與(yu) 創新、科技相關(guan) 的工作經驗,並培養(yang) 大家畢業(ye) 後投身創科事業(ye) ,從(cong) 而擴充本地創科人才庫。
像港理的幾個(ge) 人工智能專(zhuan) 業(ye) ,或港理幾個(ge) 設計類(涉及人工智能內(nei) 容)專(zhuan) 業(ye) 都符合STEM實習(xi) 計劃資格。
圖源:https://www.polyu.edu.hk/
並且,港校各個(ge) 學院還有自己的合作方,合作項目同樣大牛。以港理的人工智能與(yu) 大數據計算理學碩士項目為(wei) 例,其隸屬工程學院,與(yu) OPPO、鵬程實驗室、TCL皆有合作項目,學生在課堂上就可以跟著導師直接接觸到頭部企業(ye) 的項目,甚至有些同學還有可能在校期間就能完成一個(ge) 落地項目。甚至,港理與(yu) OPPO的聯合創新實驗室本就是響應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想必在此實驗室有過項目經曆的學生,未來有意向去廣州求職會(hui) 很吃香。
圖源:https://www.polyu.edu.hk/
還有更多與(yu) 學校合作的企業(ye) ,甚至單獨麵向港校生開放的實習(xi) /就業(ye) 機會(hui) 。這部分信息一般隻有本校學生登錄學校的賬號後才能獲取,但大家可以獲得強有力的實踐經驗是肯定的。
從(cong) 社會(hui) 支持方麵來看
此外,在各方政策的推動下,政府與(yu) 高校的合作也越來越多。香港生產(chan) 力促進局與(yu) 港科大聯合成立了香港科技大學 - 香港生產(chan) 力促進局工業(ye) 人工智能與(yu) 機器人聯合研究中心(聯合研究中心)。該項目涉及4大科技領域,分別是工業(ye) 人工智能、機器人、數據科學、大數據,並包含實習(xi) 計劃和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
這些計劃不僅(jin) 為(wei) 了推動科技的研究發展,更為(wei) 有誌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科技方麵發展事業(ye) 的港科大學生和研究人員提供可貴的實踐和交流機會(hui) 。
此外,港校也非常鼓勵在校/畢業(ye) 學生自主創業(ye) ,會(hui) 從(cong) 實際出發,給學生提供創業(ye) 建議、創業(ye) 經驗參考、成功校友交流機會(hui) 以及創業(ye) 資金的支持。這件事並不是紙上談兵,許多在香港讀書(shu) 的同學都有過或多或少的創業(ye) 經曆。對人工智能專(zhuan) 業(ye) 感興(xing) 趣的同學,還有額外“福利”。
香港創新科技署推出“大學科技初創企業(ye) 資助計劃”,向港大、港理、港科、港城、港中文、港浸會(hui) 6所大學提供資助,來幫助這6所大學畢業(ye) 生團隊創立科技初創企業(ye) ,將其研究成果轉化成商品。
圖源:https://www.itf.gov.hk/tc
這一資助計劃雖然在早年前就已經設立,但自2023-24財政年度起,再次推出“延伸計劃”,以優(you) 化原有的資助方案,並為(wei) 有發展潛力的大學初創企業(ye) 提供與(yu) 私人投資一比一的資金配對。
根據最新政策,每所大學每年可獲上限為(wei) 1,600萬(wan) 港元的資助(原有計劃與(yu) 延伸計劃各800萬(wan) 港元),每間初創企業(ye) 在原有計劃與(yu) 延伸計劃下,可分別得到為(wei) 期不超過三年的資助,每年上線為(wei) 150萬(wan) 港元。(各港校提供額度不同,具體(ti) 數額請參考學校官網)
圖源:https://www.itf.gov.hk/tc
這對有創業(ye) 想法的同學來說是非常好的機會(hui) ,不僅(jin) 可以獲得資金支持,甚至你的項目還享有“優(you) 先落地”的權益。我們(men) 回顧去年港大公布的32間獲得資助的初創公司,基本被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醫療領域涵蓋。其中不少醫療公司仍然涉及人工智能領域,需要AI算法、智能可穿戴、機器人等方麵人才。
獨聚慧眼科技有限公司是由霍偉(wei) 棟博士與(yu) 港大電子工程係畢業(ye) 生團隊共同創立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圖源:港大技術轉移處 官方賬號
為(wei) 此,不管是在校方資源,還是社會(hui) 支持上,都值得去港校學習(xi) 人工智能專(zhuan) 業(ye) ,大家不妨抓住機會(hui) 速速上車。
香港有哪些AI碩士專(zhuan) 業(ye)
目前,AI行業(ye) 不斷擴大和完善,除了以往理工科生專(zhuan) 屬的AI專(zhuan) 業(ye) ,還有很多適合跨學科申請的專(zhuan) 業(ye) 。如:
- 香港大學: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倫理與社會
- 香港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及大數據計算;生成式人工智能與人文科學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工智能與機器人
- 香港教育大學:人工智能與教育科技
- 香港浸會大學:人工智能與數字媒體;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
- 香港嶺南大學:人工智能與商業分析;人工智能與未來
......這些專(zhuan) 業(ye) 專(zhuan) 注於(yu) AI技術方麵的學習(xi) ,不管是理科生還是文科生,幾乎都需要提前掌握基本的編程、數學等知識。並且根據不同申請要求,某些專(zhuan) 業(ye) 指出需要有工程學、科學、工商管理、教育技術等相關(guan) 學科背景,但這不是絕對,有的專(zhuan) 業(ye) 同時表明鼓勵大家跨學科申請。
圖源:https://www.polyu.edu.hk/
像港理的人工智能及大數據計算專(zhuan) 業(ye) ,雖然官網表示需要有計算機或數學等相關(guan) 背景的學生,但具有其他背景學士學位的申請人,如果擁有3年及以上的IT相關(guan) 工作經驗也會(hui) 被考慮錄取。
這一申請要求雖有難度,但其實不少藝術生或其他專(zhuan) 業(ye) 學生在工作中都或多或少接觸過AI,也算是給有工作經驗的申請人提供了一個(ge) 抄近道的機會(hui) 。
當然,在這一跨學科申請的條件下,除了有實踐經驗是一大加分項外,在申請材料方麵也不能大意,需要盡可能的通過材料向導師展示出你擁有學習(xi) AI專(zhuan) 業(ye) 的能力,比如一本優(you) 質的作品集就是最直觀的表達方式。
甚至像港浸會(hui) 的人工智能與(yu) 數字媒體(ti) 專(zhuan) 業(ye) ,直接在官網明確表示需要申請人提交作品集,好讓導師可以一目了然的對你做出全麵了解。
以上這些專(zhuan) 業(ye) 對藝術生來說確有難度,對於(yu) 文理科跨專(zhuan) 業(ye) 申請的同學更占優(you) 勢。而藝術生想學人工智能相關(guan) 內(nei) 容,還可以看看港校中的另外一些專(zhuan) 業(ye) ,如:
香港理工大學: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人文科學(文化藝術);智能可穿戴科技;創新多媒體(ti) 娛樂(le) ;智能建造;智能製造
香港城市大學:創新創業(ye)
香港科技大學:跨學科學院下的人工智能;綜合係統與(yu) 設計;智能建造技術與(yu) 管理
這些專(zhuan) 業(ye) 以設計技能為(wei) 依托,同樣涉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相關(guan) 科技領域,不少專(zhuan) 業(ye) 仍然符合上文中提到的多項“政策支持”,適合為(wei) 基礎偏弱的同學做好鋪墊,以便未來繼續衝(chong) 刺人工智能領域。
綜上,不管是哪個(ge) 專(zhuan) 業(ye) ,其發展的方向領域、技能點各有不同,需要大家有針對性的做好選擇。
總之,去香港學AI的未來發展前景非常可觀,如果你也感興(xing) 趣,可以聯係我們(men) 了解具體(ti) 專(zhuan) 業(ye) 的詳細情況。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