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大家都擠破頭去國外讀PhD?

前段時間和幾位領域內(nei) 的華人導師一起吃飯,發現今年大家收到的套磁郵件都明顯增多。就連往年沒什麽(me) 學生報考的老師今年也能在眾(zhong) 多申請人當中挑一挑。有的老師甚至一年收到50多封套磁郵件,更是挑花了眼。為(wei) 何大家擠破頭都要到國外讀PhD呢?

為(wei) 什麽(me) 大家都擠破頭去國外讀PhD?

圖源:知乎

PART 1來自過來人的經驗…

國外高校能夠實現work-life-balance

A教授

A教授本碩畢業(ye) 於(yu) 985高校,碩士期間親(qin) 眼見證了組內(nei) 其他師哥師姐忙於(yu) 橫向和各種雜事,從(cong) 而耽誤了自己的科研進度。因此在申請博士的時候一心想要到國外讀書(shu) 。

來到國外後,A學長基本每天工作6小時,每周隻工作五天,而且畢業(ye) 後還順利拿到了國內(nei) 985高校的帶編助理教授,經過多年的打拚和努力,現在已經順利拿到985的長聘合同。

科研環境更加純粹

B教授

B教授本碩博均畢業(ye) 於(yu) 國內(nei) 高校,但博士期間到海外聯合培養(yang) 一年卻給了TA深深的印象。在海外聯培的一年當中,B教授的實驗室老板每周都會(hui) 為(wei) 每位學生單獨抽出一小時時間答疑解惑,有時有的問題無法解決(jue) 甚至可以親(qin) 自上手debug代碼,或是推導數學公式。

不僅(jin) 如此,就連一些研討會(hui) 也更加突出科研性和解決(jue) 問題。這種相對純粹的科研環境給B教授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於(yu) 是在博士畢業(ye) 後,B教授還主動通過各種方式申請到海外名校訪學。現在B教授課題組的碩士畢業(ye) 後TA都會(hui) 向海外名校推薦。

同等情況下海外經曆占優(you) 勢

C學長

C學長於(yu) Top2讀研,導師帶的不少本科生都選擇到北美直博,或是選擇到其他國家繼續深造。

C學長發現,之前導師帶過的不少學生雖然文章和成果普遍一般,但是依靠Top2背景外加一段海外經曆卻能夠回國之後大殺四方,同等條件下優(you) 先錄取。這種情況也出現在了本碩一般但海外拿博士學位的同學身上。於(yu) 是C學長也暗下決(jue) 心,決(jue) 定到海外讀博,爭(zheng) 取回國後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崗位。

PART 2國外讀PhD的優(you) 勢01海外經曆仍是加分項

雖然海外博士的回國找工作的優(you) 勢依然不大,但是對於(yu) 本、碩出身一般的同學而言,海外讀博依然能夠彌補之前教育經曆的短板。

例如,有的學校要求本科211及以上,如果未達標,也可以考慮是海外博士畢業(ye) 。所以海外經曆依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學曆現狀和自身求職條件

為(wei) 什麽(me) 大家都擠破頭去國外讀PhD?

為(wei) 什麽(me) 大家都擠破頭去國外讀PhD?

圖源:小紅書(shu)

02Work-life balance

經曆過國內(nei) 課題組的不少同學都反應,國內(nei) 部分課題組更像招收“勞工”,要求學生一周休息一天,每天從(cong) 早上九點到晚上十一點。有的“變態”導師甚至還會(hui) 隨即查崗,找出不在實驗室的同學並進行訓話。

相比之下,國外的PhD普遍時間上更加靈活,導師對於(yu) 是否去實驗室其實不做硬性要求,隻需要在規定時間內(nei) 完成指定任務即可。

03實驗室與(yu) 學校的底蘊和條件更加一流

俗話說的好,大學之大不在大樓之大,而在大師之大。從(cong) 目前大部分的學科來看(尤其是理工科),其知識的起源大多來源於(yu) 西方的一些名校,而且目前我國所使用的這一套科研體(ti) 係和規則也均是來自於(yu) 西方發達國家,所以到海外讀博其實更能夠體(ti) 會(hui) 真正的學術圈氛圍與(yu) 環境

除此之外,西方很多名校的老師是該學科的創立者或是引領者,到這種實驗室曆練之後能夠有更加長遠的目光和見識,不僅(jin) 影響自己未來的科研之路,有時甚至還會(hui) 影響個(ge) 人的發展。

為(wei) 什麽(me) 大家都擠破頭去國外讀PhD?

圖源:知乎

04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圍

海外讀博少則四年,多則六年。獨自一個(ge) 人在國外生活其實是一種曆練,因為(wei) 語言並不相同,文化並不相通。加之海外讀博其實不僅(jin) 是讀書(shu) ,更像是找到一份工作,因此能夠更深度地感受國外的文化和氛圍。這對於(yu) 人生觀和價(jia) 值觀的塑造以及形成其實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PART 3國外讀PhD的劣勢01成果可能偏少

海外博士更加注重思維的培養(yang) 以及任務完成的完整度,因此可能很多海外博士直到畢業(ye) 也沒有幾篇文章和成果產(chan) 出。相比之下,國內(nei) 的博士大多會(hui) 有較多小論文支撐,這在找工作的時候會(hui) 更有優(you) 勢。

另外,海外的很多實驗室會(hui) 非常看重成果的質量,因此想要通過水一水發幾篇論文可能並不太現實。

02國內(nei) 資源相對較少

很多海外博士一旦選擇白人導師,基本就麵臨(lin) 和國內(nei) 課題組沒什麽(me) 聯係的境地。實力即使再強,回國之後沒有導師的支持可能後期發展也會(hui) 比較受限。

相比之下,一些與(yu) 國內(nei) 合作非常緊密的華人導師在這一方麵倒是能夠提供一定的人脈和資源,但是就讀體(ti) 驗可能會(hui) 相對一般。

03孤獨的異鄉(xiang) 生活

以北美為(wei) 例,雖然景色非常優(you) 美,但是看多了總歸是會(hui) 膩。加之在異國他鄉(xiang) ,很多文化和習(xi) 慣會(hui) 有所不同,有的甚至會(hui) 遭受到種族歧視,身邊又沒有親(qin) 朋好友的陪伴,所以不少海外PhD在心理上會(hui) 或多或少遇到問題。

之前和組內(nei) 其他聯培的同學交流,發現在國內(nei) 讀博雖然會(hui) 比較累,但是沒有時差,也沒有生活習(xi) 慣上的差異,所以遇到困難能夠很快找朋友和家人解決(jue) 。但在國外,這一點可能難以做到,有時甚至給家裏報喜不報憂。

PART 4是否有必要堅定選擇海外PhD

經過上文的分析,大家不難發現其實海外PhD也會(hui) 存在各種缺點和不足。所以建議大家並不要盲目跟風選擇海外PhD。

首先,應當總結國內(nei) 外PhD教育體(ti) 製、培養(yang) 模式等的差異和特點。通過詳細的分析,能夠知道在不同的PhD教育體(ti) 製之下獲得何種發展,再結合自身未來的職業(ye) 規劃和發展道路,做出清晰地選擇。

一定切記,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畢竟讀PhD更像是私人定製,讀了名校不一定出來後就發展得好,讀了排名一般的學校可能會(hui) 遇到更好的導師,為(wei) 自己後期發展積累人脈和經驗。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愛爾蘭私立女校The Teresian School詳細介紹

下一篇

為啥標化同分不同命?因為你沒在申請材料中體現這三點!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