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寫(xie) 作類競賽 |《紐約時報》中學生社論大賽
(The New York Times Learning Network Editorial Contest)
“This is not argumentative.” 我記得這是學校為(wei) 大一新生開設的必修寫(xie) 作工坊上教授最常講的一句話。提出一個(ge) 觀點,引用恰當的文獻和信息源來為(wei) 自己的觀點提供邏輯支持就是本科學術寫(xie) 作,特別是文科類論文習(xi) 作的核心。
但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執行起來卻有相當的難度。如何迅速清晰地拋出中心論點,如何預期並回應可能出現的反駁思路,甚至如何用正確的格式引用文獻,這些技巧都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和積累,而這種訓練常常是中國學生們(men) 所缺乏的。
每年一屆的《紐約時報》中學生社論大賽就為(wei) 同學們(men) 提供了一個(ge) 磨練學士寫(xie) 作技巧的寶貴平台。
大賽麵向全世界的中學生。學生們(men) 需要自由選題,針對自己所關(guan) 心的問題提出核心觀點,並恰當引用信息,在有限的篇幅裏盡可能地說服讀者。這樣的觀點性寫(xie) 作訓練能極大地幫助中學生適應北美大學的學術寫(xie) 作規則,提升學生的英文寫(xie) 作競爭(zheng) 力。
賽事信息
參賽資格:美國和英國的13-19歲初高中在讀學生或世界其他地區的16-19歲高中在讀學生
征稿時間:2022年為(wei) 3月2日至4月13日
征稿方式:線上提交。
-稿件要求-
1.選擇一個(ge) 你所關(guan) 心的議題,針對該議題提出一個(ge) 核心觀點。選題可大可小。往屆獲獎者的選題上至“美國的食品浪費問題”、“中學教師低收入問題”,下至“懷念下雪天”、“為(wei) 菠蘿披薩辯護”。
2.稿件不得超過450字(不含標題和文獻綜述)
3.稿件必須引用至少一則來自《紐約時報》的信息源和一則《時報》之外的信息源。對原文引用的部分要正確使用引號,嚴(yan) 禁抄襲。
4.稿件可以以小組形式提交,但每名學生隻能提交一份稿件。以小組名義(yi) 提交的稿件不得再以個(ge) 人名義(yi) 重複提交。
5.學生在提交稿件前可以向同學/監護人/老師尋求反饋並依據反饋修改初稿。但最終提交的稿件必須反映參賽學生本人的原創性觀點。
6.參賽稿件必須是為(wei) 本次比賽原創的稿件。不得提交參加過其他寫(xie) 作比賽的稿件或已在校刊等平台發表過的稿件。
評審規則:賽事評委為(wei) 《紐約時報》在職記者和美國各地的教育從(cong) 業(ye) 者。評委依據以下六個(ge) 維度為(wei) 稿件打分
賽布:獲獎名單將在截稿後約兩(liang) 個(ge) 月發布在《紐約時報》官方網站上。
獎勵:獲獎稿件將有機會(hui) 被發表在《紐約時報》紙質版上。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