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暑假讀夏校還是做科研,這兩(liang) 者應該如何選?
夏校和科研都是學術活動,能夠提升學生的學術能力,是申請材料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兩(liang) 者的種類都很多,不能絕對的說哪個(ge) 更好。夏校包括課程型夏校、能力型夏校以及科研型夏校;科研有一對一定製科研、小組科研、國內(nei) 教授指導科研、國外教授指導科研。
夏校都是在夏天舉(ju) 辦,有些夏校早在前一年的9月份就開放申請,也有在當年1月份開放申請的夏校,需要關(guan) 注感興(xing) 趣的夏校申請時間。科研相對而言時間更靈活,找到合適的對口的指導教授,全年都可以開展。根據我的經驗,很多學生會(hui) 利用集中假期做科研,提高出成果的效率。我建議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和需求,選擇適合的項目。
規劃性比較強的學生,能夠做到夏校和科研互為(wei) 補充。比如,目標研究型夏校的同學,需要至少在夏校申請前一年開始做科研,再用科研經曆來申請夏校。
我們(men) 也有學生先做了科研,之後選擇了與(yu) 科研方向一致的夏校課程,在夏校中和老師進一步討論了自己的科研課題。再比如,有學生在夏校中發掘了特定領域的興(xing) 趣,夏校後進一步挖掘,做了相關(guan) 的課題研究。總而言之,我建議根據自身興(xing) 趣和情況選擇,並且做好長線規劃。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