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程(EE)專(zhuan) 業(ye) ,作為(wei) 僅(jin) 次於(yu) 計算機科學(CS)的熱門工科專(zhuan) 業(ye) ,以其廣闊的就業(ye) 前景和可觀的薪資水平,吸引了眾(zhong) 多學子的目光。
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未來十年內(nei) ,電子工程師的就業(ye) 數量將保持穩定,平均年薪約為(wei) 11萬(wan) 美元。此外,EE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的就業(ye) 領域多樣,包括半導體(ti) 和集成電路設計、通信係統和網絡、消費電子產(chan) 品、航空航天和國防、汽車電子、醫療設備以及可再生能源技術等。這些領域為(wei) EE專(zhuan) 業(ye) 人才提供了豐(feng) 富的職業(ye) 選擇。
01、不同學校的申請難度
其實在所有工科專(zhuan) 業(ye) 中,EE的申請門檻處於(yu) 中等偏上,僅(jin) 次於(yu) 計算機類(CS、DS、AI、IT等)。但比機械、土木、材料、環境等理工科專(zhuan) 業(ye) 門檻要高。因此,很多EE申請者會(hui) 用機械、儀(yi) 器、控製類專(zhuan) 業(ye) 作為(wei) 保底。
此外,港新EE大多不需要筆試和麵試,這對於(yu) 想要減少麵試壓力的申請者來說是一個(ge) 利好消息。
語言要求上,港新EE類專(zhuan) 業(ye) 對雅思的要求不高,達標就行,比如港大要求6(小分5.5),港科、港中文要6.5(小分5.5),港理要求6(不卡小分)。很多人雅思6(5.5)也能進港大EEE,甚至6(5)都能進港理,所以不用太糾結。GRE的話,完全不需要考,即使考了,作用也不大,遠不如把均分提高1分來得重要。
從(cong) 申請難度來看,新加坡國立大學是最卷的,基本上985均分85都很難進,原因是NUS的名額主要給311項目,留給正常申請的席位很少,所以競爭(zheng) 極其激烈。往下依次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南洋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
而且即使是同一所學校,不同的EE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難度也不同。例如南洋理工大學的EE、SPML、CE、CCA專(zhuan) 業(ye) ,211均分80+才有希望;但是PE均分77+就可能被錄取。
02、不同背景申請港新EE的難度
985高校/ 港六本科
均分75+:可考慮港新的申請,港五(HKU、CUHK、HKUST、PolyU、CityU)和新二(NUS、NTU)均有機會(hui) 。
均分80+:NUS和港三(HKU、CUHK、HKUST)較難,港五和NTU較好申請。
均分85+:港新除了NUS,其他學校都較容易錄取。
當然,對於(yu) 清北級別的985,70+分也會(hui) 被港三新二錄取。
211高校 / 港八本科
均分不到80:港三(HKU、CUHK、HKUST)基本無望,但港五和NTU仍有希望。
均分80+:NTU和港五希望較大,港三和NUS不確定。
均分84-85+:除NUS外,其他學校希望較大。
對於(yu) 西電、北郵等強電信211,競爭(zheng) 力接近985,甚至不到80分也可能錄港三、NTU。而對於(yu) 南航、南理等強211,申請難度接近985。
雙非高校 / 非港八大本科
雙非層次差距大,申請難度也差異極大。
對於(yu) 南郵、杭電、深大等強EE校,算是雙非中的top,不到85錄港三新二也有可能的。
華南農(nong) 業(ye) 、南京信息工程等新晉雙一流,均分不到88錄港三新二ee類專(zhuan) 業(ye) 也是有可能的。
而普通民辦雙非,港前五新前二幾乎不可能,均分90+仍可能全拒,建議考慮浸會(hui) 、嶺南,或轉戰澳洲。
03、跨專(zhuan) 業(ye) 申請港新EE
跨專(zhuan) 業(ye) 申請EE的話,關(guan) 鍵看本科課程匹配度。
如果你的本科是自動化、機械電子、光電、控製、儀(yi) 器、電氣、航空航天、物理電子等專(zhuan) 業(ye) ,那基本上是可以申EE的。南洋理工EEE學院是港新對跨申最友好的。
如果反過來,EE本科生想跨申別的專(zhuan) 業(ye) ,也是可以的,計算機、機械、半導體(ti) 材料、儀(yi) 器、控製、製造這些方向都可以嚐試,隻是計算機類比EE更卷,機械等方向的門檻會(hui) 比EE低一些,所以有些人為(wei) 了拿到名校title,會(hui) 選擇更容易申請的專(zhuan) 業(ye) 。
04、港新EE的方向選擇
申請香港和新加坡的EE專(zhuan) 業(ye) ,很多人以為(wei) 就是申請“EE”這個(ge) 單一專(zhuan) 業(ye) ,但實際上,我們(men) 申請的是EEE(電子與(yu) 電氣工程)、ECE(電子與(yu) 計算機工程)這類大方向下的專(zhuan) 業(ye) 。
比如港科的ECE大類下分為(wei) IC(集成電路)、EE(電子工程)、Tele(電信工程);南洋理工的EEE大類有五個(ge) 方向,包括EE(電子工程)、CE(計算機工程)、SPML(信號處理與(yu) 機器學習(xi) )、CCA(計算與(yu) 自動化)、PE(電力工程)。
所以申請的時候,大家一般不會(hui) 隻盯著EE,而是結合自身背景和興(xing) 趣,把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都納入考慮範圍。
我們(men) 從(cong) 方向上看,其實港新大部分EE類專(zhuan) 業(ye) 都偏軟。
以通信(信息)工程為(wei) 主,隻是叫法不同,比如港中文叫IE(信息工程),港科叫Tele(電信學)。
所以如果你本科是偏硬件的EE專(zhuan) 業(ye) ,想申請偏軟的通信、信號處理方向,不會(hui) 被卡,隻要你本科是EE專(zhuan) 業(ye) ,科研實習(xi) 也和EE相關(guan) ,哪怕全是硬件方向的經曆,也不會(hui) 影響你申偏軟的EE專(zhuan) 業(ye) 。像微電子專(zhuan) 業(ye) 的學生,也能成功申到南洋理工的通信工程方向。
如果想申偏硬的方向,比如IC(集成電路),最推薦的是港科IC,畢竟港前三新二隻有港科有純正IC,南洋理工的IC方向是和慕尼黑工大(TUMA)合辦的,對大陸學生需要APS認證,相對麻煩,申請的人少一些。
澳門大學的IC也是一大熱門,整體(ti) 實力甚至強過很多國內(nei) 高校,申請難度也一直在漲。
總的來說,申請時一定要結合自身背景選擇合適的方向,別死磕某個(ge) 專(zhuan) 業(ye) ,也別浪費名校buff,多留幾手備選方案才是王道。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