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銀四,又到了新一年的黃金就業(ye) 季,不僅(jin) 國內(nei) 畢業(ye) 生就業(ye) 備受關(guan) 注,留學生回國就業(ye) 也是關(guan) 注度極高。
近年來,隨著國內(nei) 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留學生“歸國潮”持續升溫。
前不久,智聯招聘適時更新發布了《2024中國海歸就業(ye) 調查報告》,該報告基於(yu) 平台數據,對2024年留學生群體(ti) 回國就業(ye) 的整體(ti) 情況和發展趨勢進行了全麵的總結。
留學生現在回國到底“錢景”如何?回國求職又有哪些趨勢和新風向呢?快來和小埃一起去看看吧~
留學回國求職人數持續增長
2022年,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回國求職的留學生數量逆勢上揚,同比增長8.6%,超百萬(wan) 海歸湧入國內(nei) 市場,創下曆史新高。這一數據直觀地反映出當時國內(nei) 對於(yu) 留學生的強大吸引力。
2023年,隨著國際人才流動逐步恢複,海外人才加速回國的趨勢有所放緩,回國人數小幅回落。即便如此,其規模仍達到疫情前的1.4倍。這表明國內(nei) 依然是眾(zhong) 多留學生就業(ye) 發展的重要選擇地。
2024年,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回國求職的留學生人數迎來爆發式增長,其中,應屆留學生人數較2023年增長19%,達到2018年的2倍。這一顯著變化,凸顯了國內(nei) 在吸引留學人才方麵的巨大優(you) 勢,也反映出留學生對國內(nei) 就業(ye) 市場的信心不斷增強。
亞(ya) 洲成留學新熱門,英美仍是主流
從(cong) 回國求職留學生的留學國家分布來看,英國占比最高,為(wei) 39.7%,其次是澳大利亞(ya) (17.1%)和美國(8.6%),排名與(yu) 過去3年保持一致。
從(cong) 變化趨勢來看,回國求職的亞(ya) 洲國家留學生增幅高。2024年,來自馬來西亞(ya) 和新加坡的回國留學生分別增長了70.5%和34.9%。
從(cong) 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留學生不再局限於(yu) 傳(chuan) 統的歐美國家,而是更多地考慮教育質量、就業(ye) 前景、生活成本等因素,教育質量高、學費和生活成本相對較低的亞(ya) 洲國家,已開始成為(wei) 高性價(jia) 比留學的熱門選擇。
回國求職者學曆,碩士為(wei) 主力軍(jun)
從(cong) 學曆分布看,2024年回國求職的留學生在學曆上呈現出明顯的優(you) 勢,碩博占比高達82%。回國求職的留學生中,碩士學曆占比最高,為(wei) 79.3%,本科占18.0%,博士占比2.7%。
回國求職者專(zhuan) 業(ye) ,商科和計算機位居前列
在2024年回國求職的留學生中,排名前十的專(zhuan) 業(ye) 主要為(wei) 商科和計算機領域。
其中:
商科中的工商管理、金融學等專(zhuan) 業(ye) ,憑借其廣泛的就業(ye) 前景和良好的職業(ye) 發展空間,吸引了眾(zhong) 多留學生,占據主導地位。
隨著數字經濟、國內(nei) 科技產(chan) 業(ye) 的迅猛發展,為(wei) 留學生在互聯網、科技等領域的就業(ye) 提供了有力支持,計算機科學與(yu) 技術專(zhuan) 業(ye) 首次躋身前十。
此外,法學、教育學等社科賽道也有大量留學生選擇回國求職。
企業(ye) 需求變遷,教培和留學行業(ye) 強勢回歸
2022年,專(zhuan) 業(ye) 服務、生物醫藥、裝備製造行業(ye) 對海歸人才的需求較為(wei) 旺盛。其中,教育行業(ye) 以27.8 %的崗位占比位居首位,這與(yu) 當時教育行業(ye) 的蓬勃發展以及對具有海外教育背景人才的需求密切相關(guan) 。
2023年,新能源行業(ye) 異軍(jun) 突起,海歸優(you) 先崗位比2022年大幅增長71.7%。同時,製造業(ye) 、集成電路等行業(ye) 也求賢若渴,這些行業(ye) 的快速發展對掌握國際先進技術、具備國際經驗的海歸人才產(chan) 生了強烈需求。
到了2024年,教培和留學谘詢行業(ye) 強勢回歸,再次成為(wei) 吸納海歸人才的重要領域。從(cong) 2024年國內(nei) 企業(ye) 麵向海歸人才優(you) 先招聘崗位的行業(ye) 分布情況看,教育/培訓/院校的職位數占比32.7%,排名第一,遙遙領先;谘詢服務(多為(wei) 留學谘詢機構)以9%的職位數占比緊隨其後,位列第二;互聯網、電子商務以7.1%的職位數占比位居第三。
從(cong) 職業(ye) 來看,2024年海歸優(you) 先崗位排名前5的職業(ye) 包括留學顧問(8.9%)、英語教師(5.5%)、出國留學考試培訓講師(5.5%)、雅思英語教師(3.8%)和海外市場拓展(3.7%)。
這與(yu) 行業(ye) 分布一致,教培和留學谘詢機構需要大量具備留學經驗和語言優(you) 勢的人才,海歸群體(ti) 能提供更全麵專(zhuan) 業(ye) 的服務,因此這兩(liang) 個(ge) 行業(ye) 自然成為(wei) 吸納留學生就業(ye) 的主要領域。
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ye) 最受海歸青睞
站在留學生的角度,2024年海歸最愛投遞的Top 10行業(ye) ,第一名是互聯網/電子商務,投遞量占比8.4%。隨著全球數字化和技術創新迭代,互聯網相關(guan) 行業(ye) 市場規模擴大,提供了大量的就業(ye) 機會(hui) 和職業(ye) 發展空間,對高層次技術和管理人才的需求持續增長,加之優(you) 厚的薪資待遇,成為(wei) 海歸人才回國就業(ye) 的首選行業(ye) 。
此外,海歸最愛關(guan) 注和投遞的領域還包括房地產(chan) 和建築工程相關(guan) 行業(ye) ,以及金融投資相關(guan) 行業(ye) ;教培領域則排在第四。
海歸崗位需求集中在一線、新一線城市
海歸崗位主要分布在一線城市(38.3%)和新一線城市(37.7%)。
其中,北京(16.0%)、上海(8.7%)、深圳(8.4%)、成都(6.0%)位居前四。
海歸靈活就業(ye) 新起,城市選擇下沉
當下,超7成海歸願意嚐試靈活就業(ye) ,這一現象反映出海歸職業(ye) 觀念的重大轉變。
其中,短視頻博主連續三年登頂海歸靈活就業(ye) 的首選,2024 年占比達到46.5%。
除了短視頻博主,金融投資、知識付費、直播等領域的熱度也在不斷攀升。海歸們(men) 憑借自身的“流量+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在這些新興(xing) 領域中找到了新的發展機遇,展現出強大的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
在城市選擇上,2024年,三四線城市投遞人數同比激增超30%,其中三線城市增速為(wei) 31.8%,四線城市更是高達35.7%。這主要得益於(yu) 地方政策的大力扶持,像住房補貼、科研支持、稅收減免等優(you) 惠政策不斷出台,有效降低了海歸人才的創業(ye) 和生活成本。
同時,產(chan) 業(ye) 轉移也為(wei) 這些城市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高端製造業(ye) 、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領域為(wei) 海歸人才提供了豐(feng) 富的就業(ye) 崗位。
連續六年走高,海歸薪資持續上漲
在薪酬方麵,2024年外貿經理平均月薪高達18,224元,同比增長15 %,成為(wei) 海歸優(you) 先職位數 TOP 20 職業(ye) 中的高薪代表。
而出國留學考試培訓講師(17,772元),托福老師(17,575元),以及雙語理科教師(16,991元)等語言類崗位的薪資漲幅也十分顯著。
值得一提的是,海歸優(you) 先崗位月薪已連續6年上漲,2024年達到15,440元,相較於(yu) 2019年的11,739元,足足增長了3701元,漲幅達31.5%。這充分顯示出國內(nei) 企業(ye) 為(wei) 吸引海歸人才,在薪酬待遇上不斷提升,也體(ti) 現了海歸人才在國內(nei) 就業(ye) 市場的價(jia) 值日益凸顯。
未來展望
歸國潮背後,是個(ge) 人發展與(yu) 國家戰略的同頻共振。
一方麵,隨著“雙碳”目標的穩步推進、高端製造的加速升級,新能源、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將持續釋放大量的人才需求。
另一方麵,在企業(ye) 出海的浪潮下,企業(ye) 在拓展海外市場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熟悉國際市場規則、具備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多語言技能的人才,這為(wei) 海歸們(men) 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海歸的“國際視野”與(yu) “本土適應力”是其重要的職場核心競爭(zheng) 力之一。未來,海歸求職者應結合市場需求,製定合理的職業(ye) 規劃,以充分發揮自身優(you) 勢,實現高質量就業(ye) 。
✅ 關(guan) 注政策導向:
海歸們(men) 應密切關(guan) 注國家政策導向,優(you) 先選擇國家重點扶持的產(chan) 業(ye) ,如半導體(ti) 、生物醫藥等領域。這些產(chan) 業(ye) 在政策的支持下,往往具有更多的發展機遇和資源投入,能夠為(wei) 海歸人才提供更好的職業(ye) 發展平台。
✅ 提升技能複合性:
結合自身的國際化視野,積極學習(xi) 和掌握數字化能力,提升技能的複合性。在數字化時代,具備多種技能的人才更受市場青睞,海歸們(men) 可以利用自己的優(you) 勢,在學習(xi) 和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增強在職場中的競爭(zheng) 力。
✅ 靈活規劃職業(ye) 路徑:
要敢於(yu) 擁抱新興(xing) 業(ye) 態,在追求職業(ye) 穩定性的同時,注重創新性。靈活就業(ye) 、新興(xing) 行業(ye) 等為(wei) 海歸們(men) 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合理規劃職業(ye) 路徑,能夠更好地實現個(ge) 人價(jia) 值和職業(ye) 目標。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