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KU和NTU的兩(liang) 個(ge) offer都是工學院工程相關(guan) ,未來想回大陸工作,目前糾結:
港大可以方便參加大陸秋招,新加坡可能畢業(ye) 後再找工作;
學費香港大學更便宜;
學校及居住環境新加坡友好很多;
南洋理工專(zhuan) 排比較高;
內(nei) 心偏向南洋理工大學,但擔心未來不太方便找工作,想了解應該如何選擇?
首先針對題主的問題,從(cong) 學校級別來判斷,港大和南洋理工無論是在大陸還是國際上都屬於(yu) 同一檔次的學校,在就業(ye) 認可度上也沒有明顯的差距。
關(guan) 於(yu) 可能錯過校招時間,通常大陸真正國際化的大公司在招聘時,不僅(jin) 會(hui) 考慮大陸高校應屆生,對於(yu) 國際知名大學肯定都有就業(ye) 宣講的,所以根本不用擔心自己錯過校招。
而且NTU也有自己合作的大公司,你就讀期間好好準備實習(xi) ,畢業(ye) 之後留用也不難。
能混國際公司幹嘛還在大陸跟985/211天之驕子卷呢?
有跑車還要什麽(me) 兩(liang) 個(ge) 輪子的呢?
其次,如果你留學畢業(ye) 後要回大陸就業(ye) ,選擇港碩肯定更優(you) 於(yu) 新加坡。
這不僅(jin) 僅(jin) 是距離遠近影響參加校招的問題,而是一個(ge) 資源人脈圈的劃分問題。
前麵我們(men) 說到在學校認可度上HKU和NTU基本不存在太大差距,但大陸生源的港碩體(ti) 量肯定大於(yu) 新加坡碩士,按邏輯大陸留學生多的公司,港碩比例總要大於(yu) 新加坡碩士。
人情社會(hui) 裏麵,你碰上有淵源瓜葛的人總是更傾(qing) 向一些。
尤其當你選擇珠三角大灣區就業(ye) ,把港大畢業(ye) 稱之為(wei) 頂級學曆背景也不為(wei) 過。
NTU和HKU在就業(ye) 市場認可度相同的情況下,地域政策上HKU總要更占一些優(you) 勢,這就跟NTU混東(dong) 南亞(ya) 圈層最牛逼是一個(ge) 道理。
而且回大陸就業(ye) 後港碩大於(yu) 新加坡碩士的優(you) 勢有前提,一定是本土的企業(ye) ,在跨國外企裏麵留學背景的區域就是無差別的了,名校才是王道。
最後就是費用方麵,除了學費港大工科會(hui) 比南洋理工更便宜,目前香港的留學生活費也比新加坡低2-3成(疫情之後新加坡房租漲得那叫一個(ge) 離譜,亞(ya) 洲最貴算是穩穩坐住了)。
不過如果你在費用方麵預算都足夠,且選擇和香港和新加坡之間的費用差距並不大(5-10萬(wan) ),更建議選學校+專(zhuan) 業(ye) 排名更穩定的NTU。
關(guan) 於(yu) 香港和新加坡的一年製碩士,我們(men) 核心放在一起討論的都是港三新二,近些年的申請難度其實不亞(ya) 於(yu) “英國G5+美國藤校”,申請的競爭(zheng) 非常激烈。
尤其新加坡前兩(liang) 所,錄取的中國大陸學生基本都是985/211本科背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985學生比重更高),在均分上更是非常苛刻,稍微熱門的專(zhuan) 業(ye) 平均線都得85分以上。
而且相比港碩,新加坡極其看重申請者的工作經驗,相當一部分專(zhuan) 業(ye) 都是要求本科專(zhuan) 業(ye) 非常對口,或者有長期相關(guan) 工作經曆。
港碩的背景要求放得就比較開,除了個(ge) 別專(zhuan) 業(ye) 性特別強的,其他專(zhuan) 業(ye) 一般有相關(guan) 實踐經曆就能跨申,而且實踐經曆非常優(you) 秀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學術背景上的不足。
所以就申請難度而言,港三新二在總體(ti) 難度相當的情況下,新二的平均生源背景其實比港三要更高一些,競爭(zheng) 也更激烈。
再則從(cong) 課程設置進行評價(jia) ,新加坡碩士應用性更強(通俗說就是對學生就業(ye) 能力的培養(yang) 更加極致),港碩的很多專(zhuan) 業(ye) 課程(尤其必修課)其實傾(qing) 向於(yu) 本科基礎知識的延展,課程體(ti) 係不夠完全打開(還是有點學院派的桎梏)。
總結一下
香港和新加坡碩士同為(wei) 一年製,按學校級別來論的排序基本是:
新國立/南洋理工=港大>港中文/港科大>港城市/港理工>港浸會(hui) >港教育/港嶺南
從(cong) 選擇的角度來說,如果學校排名是你首要的權衡標準,按照以上的順序篩選即可;
如果大陸就業(ye) 競爭(zheng) 力是你的首要標準,同等學校級別下優(you) 先選擇港碩;
如果將來考慮留在當地的話,目前來看新加坡的可行性依然大於(yu) 香港,所以優(you) 先選擇新加坡。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