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申請季前季中,準留學生們(men) 都會(hui) 被各種申請材料忙的焦頭爛額。我們(men) 最近也收到了不少谘詢,然而有些誤區普遍存在,今天在這裏詳細分析!
在美本申請中,可能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申請材料做的越漂亮越好。不過大學,特別是要求複雜、多樣、苛刻的名校,那些高度挑剔的招生官就好像有“鷹眼”一般,能夠發現每個(ge) 申請者材料中水分最大那一部分。所以,事實上有些看起來特別出色的申請材料可能暗藏“危險信號”(Red Flags),反而起到負麵作用。
雖然這些“危險信號”不會(hui) 直接導致申請被拒絕,但會(hui) 讓招生官對你產(chan) 生懷疑,需要更多考察和審核時間——
雖然這些“危險信號”不會(hui) 直接導致申請被拒絕,但會(hui) 讓招生官對你產(chan) 生懷疑,需要更多考察和審核時間——
在這種核查加倍嚴(yan) 格的情況下,你得確保自己的材料的確是完全真實、準確的,沒有任何一點經不起推敲之處!
1 “危險信號”都有哪些?
下麵的內(nei) 容來自西北大學的一位招生官J. Lin發布的文章《對於(yu) 招生官來說,大學申請中有哪些危險信號?》,他在這裏羅列了6條“Red Flags”內(nei) 容,在美本錄取,特別是藤校錄取中,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yi) :
01、來自知名人士,但沒有實質性內(nei) 容的推薦信
招生官一般從(cong) 字麵上就可以看出推薦信的含金量——如果推薦人對學生一無所知,這導致他的這封推薦信也變得毫無價(jia) 值,哪怕他的頭銜非常高,名號非常響亮。
在這種情況下,招生官並沒有因此對這名學生產(chan) 生好奇,反而推動了某種相反的效果,那就是這名學生和他的家人在動用“關(guan) 係”在施加壓力,人為(wei) 地讓招生辦公室對此產(chan) 生深刻的印象。從(cong) 而這名學生的其他成績和數據都變得不可信。
J. Lin詳細地描述了一次他本人的招生經曆:這位申請者提供了美國現總統拜登的推薦信。這聽起來很厲害,很有價(jia) 值,但對申請並沒有什麽(me) 幫助。反而讓J. Lin警惕了他的家庭背景,並更加仔細地調查了他材料的方方麵麵,結果,招生組果然發現了有其他可能涉及不誠信競爭(zheng) 的行為(wei) ,從(cong) 而取消了他的錄取資格。
02、自我陳述文書(shu) 口吻過於(yu) 老成,不符合年齡
如果你的簡曆表明你從(cong) 未參加過高級寫(xie) 作課程、沒有寫(xie) 作方麵異常突出的特殊獎項或者表現,那麽(me) 文書(shu) 中那些超越年齡甚至階級深刻的見解從(cong) 何而來?他很幽默地用“50歲的哲學家”來形容一些年輕申請者提交的文書(shu) 。當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文章提交至委員會(hui) 的時候,經驗豐(feng) 富的招生官當然會(hui) 對它們(men) 亮起紅燈。
招生官也很清楚地知道,現在是代寫(xie) 和可以花錢買(mai) 文書(shu) 的時代,那些好得讓人難以置信的文書(shu) 不但幫不到你,反而會(hui) 讓招生官對其真實性產(chan) 生懷疑。J. Lin說,在有“代筆”的時代,多少會(hui) 有為(wei) 好文章“付費”的人,而尋找真實的產(chan) 出是他們(men) 的重要責任之一。
03、太多的“自學”AP課程
AP課程相當於(yu) 美國大學課程水準,比一般的高中課程更深入、複雜和詳細。學生通過AP考試換取的學分,可以同等換取相應的美國大學學分。它目前已被被美國幾乎所有大學、文理學院認可。這對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自學能力都有一定要求,也能夠能夠體(ti) 現一個(ge) 孩子知識麵較寬、知識點密集,並且對未來的專(zhuan) 業(ye) 方向已有一定的認識。
然而最近的趨勢是,國際學生為(wei) 了彰顯“更聰明”和“更有動力”,往往違法常理地大量自學AP考試的科目,但往往產(chan) 生了很多相反的效果。
舉(ju) 個(ge) 例子,除非一名學生的其他資料佐證了他的夢想就是成為(wei) 一名工程師,否則他花費額外的時間學習(xi) 計算機科目,哪怕是物理和環境科學,都是沒有道理的。看到成績單上列出的那麽(me) 多AP成績,招生官反而會(hui) 困惑學生花費空閑時間學習(xi) 這些考試科目的動機是什麽(me) ,有什麽(me) 可能的潛在因素會(hui) 讓一個(ge) 孩子把空閑時間都用來考試,而不是去做其他事情。
04、課外活動的行程安排過於(yu) 緊湊,甚至重疊
有些活動清單整理得非常好,邏輯清晰、經曆豐(feng) 富、主線突出,但禁不起細“推敲”——仔細一看,會(hui) 發現如果將學時加起來,某位同學每周要進行40多個(ge) 小時以上的活動。
那麽(me) ,這位同學是否有時間做家庭作業(ye) 、有精力完成學業(ye) 內(nei) 的工作?如何在幾乎不可能的超短時間內(nei) 完成了所有的工作並取得不錯的成績?如果你真的這麽(me) 做了,J. Lin幽默地說:“出於(yu) 心理健康原因考慮,我也不希望你出現在校園裏。”
沒錯,這也是J. Lin遇到的大量真實案例之一。“忙碌”的活動安排確實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這位同學還是進入了候補名單,因為(wei) 招生官們(men) 認為(wei) 他根本沒辦法兼顧學業(ye) 和活動之間的平衡,也根本不敢相信他花了這麽(me) 多時間參加了所有活動。
不過鑒於(yu) 這實在過於(yu) 亮眼的材料,還是給了再次考察的機會(hui) ,然而可以從(cong) J. Lin的描述中看出,招生官們(men) 們(men) 對他的印象並不好。
至於(yu) 時間重疊的,除非能夠提供線上和線下同步進行的證明,或者有其他令人完全信服的依據,更是會(hui) 因為(wei) 不誠信競爭(zheng) 而被直接打入“錄取黑名單”。
05、與(yu) 父母的職業(ye) 、地位相關(guan) 度很高的實習(xi) 機會(hui)
招生官會(hui) 著重關(guan) 注申請者父母甚至其他有血緣關(guan) 係的家庭成員的職業(ye) ,留意有哪些機會(hui) 是來自於(yu) 他們(men) 。如果一個(ge) 人最亮眼的經曆完全來自於(yu) “投胎投得好”,那是不被認可的。
曾經有學生列出父親(qin) 是索尼公司的高級副總裁,並且這個(ge) 學生在同一家公司進行了為(wei) 其三個(ge) 月以上的暑期實習(xi) ,還著重描述了這份實習(xi) 機會(hui) 多難得、收獲了多少可遇不可求的經驗......然而,在招生官眼裏,這份實習(xi) 頓時就沒有了分量,並且展現了這位申請者的負麵形象。
06、過於(yu) 令人震驚“偉(wei) 大成就”和徒有其表的作品
比如,一個(ge) 學生聲稱自己籌集了十萬(wan) 美元來幫助兒(er) 童醫院的學生,但是在推薦信中,包括學校的教導老師都沒有提及跟此事相關(guan) 的任何內(nei) 容。如果你敢於(yu) 強調這樣的“驚世成就”,那麽(me) 為(wei) 什麽(me) 其他人都不知道這件事呢?如果沒有其他證據,那麽(me) 招生官就會(hui) 認為(wei) 你是誇大了你的成績,簡單說就是“牛皮吹破了”。
還有很多同學在申請中說自己能夠提供非常優(you) 秀的作品,但卻“徒有其表”。比如有的學生聲稱自己做出了多麽(me) 高級而又有意義(yi) 的網站、提供了多麽(me) 廣泛而細致的服務。可是等招生官去下載了app或者打開網頁才發現,除了一個(ge) 有漂亮封麵的主頁,其他啥都沒有。這種情況屢屢發生,估計招生官再看到這樣的內(nei) 容可能都沒興(xing) 趣去看了。
諸如此類的成果“含水量”太大了,招生官普遍認為(wei) 隻是學生不適當地誇大了他們(men) 的成就。
以上雖然是這位招生官的一家之言,但還是給我們(men) 敲了警鍾。申請材料的完整性、匹配性和真實性都很重要,看似完美的材料說不定已經給自己挖了坑。尤其是不要挑戰招生官的智商,沒有真實依據的虛假繁榮注定是空中樓閣,站不住腳的。
雖說申請不該畏手畏腳,但這建立在一個(ge) 不斷探尋自我,加強自信的過程中,而不是通過誇張、吹噓甚至造假!
2、哪些“捷徑”不能走?
在如今越發激烈的美本申請中,所謂的“擦邊球”和各種貓膩不是個(ge) 例。聽到“文書(shu) 代寫(xie) 全包本人零操作”、“申請一條龍服務不用動腦”等等誘人字眼的時候,你是否有過想走“捷徑”的念頭?
標化考試:還沒月考嚴(yan) 格?
GPA推薦信:摻水是"一貫流程”
文書(shu) :當然是中介搞定?
活動:誰知道你究竟做了啥
各式各樣的作假雖然有當前的社會(hui) 教育環境的原因,但更多也體(ti) 現了學生自己的特性。
在高壓、高競爭(zheng) 環境之下,教育往往被當成了一種“工具”。大多數人接受教育,就是為(wei) 了得到一份好文憑,好工作,才能賺大錢,買(mai) 好車,住大房子。如果這樣想,重要的便是結果,過程中用什麽(me) 手段便沒有那麽(me) 重要。然而,如果選擇隨波逐流、融入其中,這不是教育的本質,也不是招生官樂(le) 於(yu) 見到的。
誠信也源於(yu) 個(ge) 人特性,說假話、做假事這件事本身,就已經失去了一個(ge) 人各方麵可以令他人信賴的根源。且個(ge) 人缺乏實力,對於(yu) 考SAT、 寫(xie) 文書(shu) 、填活動,如果不去添油加醋,很難有能夠“拿得出手”的成績的話,也不能達到大學尤其是名校的招生要求。
3、大學招生官們(men) 也不是傻子!
美本招生中的“打假”製度正在不斷完善,名校招生對真實性的審查更為(wei) 嚴(yan) 格!
布朗大學2022年宣布增加申請信用審查製度,要求學生保證自己在錄取過程中所提交的一切材料都是真實的,而且學校還會(hui) 將需要核實的信息發給輔導老師進行確認。
加州大學不僅(jin) 會(hui) 對申請文書(shu) 查重,還會(hui) 隨機抽取申請者的申請材料進行真實性驗證。被抽中的申請者需要提供原始文件,以核實學術經曆、榮譽和獎勵、課外活動、誌願工作和社區服務、特別項目參與(yu) 情況、就業(ye) 情況等信息。
為(wei) 了防止推薦信造假,哥大、杜克等名校隻認可能夠體(ti) 現推薦人“實名”且“官方”的郵箱;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還會(hui) 給推薦人一個(ge) 秘密表格,請他們(men) 對學生的領導力、分析能力、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等各項水平進行打分。
麵試:細節式提問
現在不少大學都會(hui) 在申請中增加麵試環節。這個(ge) 項目究竟是不是是申請人本人完成的、他在其中又參與(yu) 了多少?關(guan) 於(yu) 內(nei) 容和感受提取的各種問題一問便知,還能根據學生的回答進一步深挖細節。如果沒有真正參與(yu) 過,必然“難以招架”。
背調:“難纏”的第三方機構
近年,越來越多的院校會(hui) 指定第三方專(zhuan) 業(ye) 機構,對申請者的專(zhuan) 業(ye) 、個(ge) 人情況及學術背景等進行背景調查。他們(men) 代替招生官根據遞交的文書(shu) 內(nei) 容以及成績進行麵試,通過錄像或者在線視頻的方式轉發給學校。部分機構還可以有權限直接判斷一個(ge) 學生的申請水平,且這些判斷對是否錄取你有著一定的決(jue) 定權。
大學間:頻繁的學術交流
大學之間可能也會(hui) 有相關(guan) 的交流,這也可能導致某些在交流經曆及其產(chan) 出成果上不誠實的申請者失去更多的申請機會(hui) 。
假的東(dong) 西永遠是假的,SAT抄答案、活動編撰、作品代寫(xie) 這樣的事,永遠是上不了台麵的,是對其他兢兢業(ye) 業(ye) 的學生的不公平,也終究有被“打假”的風險。
美本申請,並不是要集齊各種高考狀元、考試精英。他們(men) 希望因為(wei) 你的存在,讓他們(men) 這樣的一個(ge) 共同體(ti) 更加美好,更加豐(feng) 富,更加有吸引力,更加有意思。
你必須是一個(ge) 有趣的人,才能是一個(ge) 能夠打動招生官的人。用你自己的聲音去寫(xie) 你的文書(shu) 。不要讓任何人去代替你寫(xie) 你的申請文書(shu) ,招生官希望通過這個(ge) 過程看到一個(ge) 真實的你,可觸摸的你,打動人的有趣的與(yu) 眾(zhong) 不同的你,他們(men) 不要看到一個(ge) 流水線出來的包裝。
在這一基礎上,誠實,才是申請的最佳策略!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