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guan) 於(yu) 博士的討論在網絡上愈發兩(liang) 極分化。有人認為(wei) 博士是學術的金字塔尖,代表著人類知識的巔峰;也有人調侃博士不過是“高學曆牛馬”,讀書(shu) 多年卻未必能換來高收入。
在這種情況下,成為(wei) 博士究竟還有沒有意義(yi) ?作為(wei) 博士你得到足夠的尊重了嗎?
01、“博士還不是找不到工作?”
許多人認為(wei) ,博士作為(wei) 最高學曆,理應獲得高薪和體(ti) 麵的工作。然而,現實似乎並非如此。
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985高校博士生畢業(ye) 之後找不到工作去養(yang) 豬”,斯坦福大學博士報考鄉(xiang) 鎮公務員等等類似的新聞,而且這類新聞渲染的點是“高學曆的悲哀”,甚至直接打上“讀書(shu) 無用”的標簽。
事實上,大部分博士生們(men) 的就業(ye) 方向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ye) 研發部門,這些崗位對博士的認可度很高,甚至博士的晉升之路會(hui) 更快、更順暢。還有一些少部分會(hui) 因為(wei) 個(ge) 人選擇或市場競爭(zheng) ,選擇進入其他行業(ye) 。
這些領域的薪資水平短期內(nei) 未必能與(yu) 金融、互聯網等高薪行業(ye) 相比。這種落差又會(hui) 導致一些人認為(wei) “博士不值錢”。
而且在國內(nei) ,大眾(zhong) 對博士的認可往往沒有“企業(ye) 家”、“官員”、甚至是“明星”來得高,導致博士身份不單沒法帶來尊重,還會(hui) 成為(wei) 被調侃的對象。
02、“連這都不會(hui) 幹還博士呢?””
不知道同學們(men) 有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一個(ge) 笑話:有位大專(zhuan) 畢業(ye) 的人加入了一個(ge) 全是博士的群,群裏的博士們(men) 正在討論,水滴從(cong) 多高的的上空掉下來能砸死人。
他看到博士生們(men) 都在為(wei) 此爭(zheng) 論不休,他就在群裏發了一句話“你們(men) 沒有淋過雨嗎?”瞬間整個(ge) 群裏都安靜了下來,於(yu) 是他深藏功與(yu) 名,退出了群組。
而在工作中,博士生們(men) 有時也會(hui) 麵臨(lin) “都博士了,這點事情還做不好?”、“博士生連報表也不會(hui) 填?”等等的苛責,這些論斷無不在說,這人好像“讀書(shu) 讀傻了”。
這樣的“學曆歧視”可能來源於(yu) 大眾(zhong) 對博士研究的陌生,以及博士的被“神化”。好像作為(wei) 學曆金字塔尖的博士生就應該什麽(me) 都會(hui) ,這樣就會(hui) 陷入期望過高和過度苛責上午泥潭。
博士的研究往往聚焦於(yu) 某一細分領域,主要培養(yang) 博士生們(men) 的學術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從(cong) 研究室跨入職場,誰都不是立馬就能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
03、“我就是想被別人稱呼一聲博士”
曼博士曾經邀請過一位在德國讀博的同學們(men) 來和大家分享德國博士的學習(xi) 生活,當被問及為(wei) 什麽(me) 想要讀博士的時候,學生回答“除了對專(zhuan) 業(ye) 領域的興(xing) 趣和熱愛,還有一個(ge) 理由,聽著很奇怪,那就是想要聽別人叫我一聲博士。”
在海外博士受到了他人的尊敬,甚至還會(hui) 有優(you) 待,在德國,博士頭銜可以直接寫(xie) 在身份證、信用卡和登機牌上;甚至在你房子的門牌上也會(hui) 標上Dr.的前綴。許多航空公司、銀行等也都會(hui) 為(wei) 博士提供特別待遇。
04、如何打破“博士偏見”
在“以收入論成敗”的社會(hui) 氛圍下,博士的價(jia) 值被一些人簡單地和經濟回報劃上了等號。這種功利化的評價(jia) 標準,忽視了博士在知識創造和社會(hui) 進步中的重要作用。
博士的價(jia) 值不僅(jin) 體(ti) 現在經濟回報上,更在於(yu) 其對知識的探索和社會(hui) 的貢獻。我們(men) 應該用更全麵的視角看待博士,而不是簡單地用收入衡量其價(jia) 值。
再加上網絡上關(guan) 於(yu) 博士的討論,往往聚焦於(yu) 個(ge) 別“高學曆低薪資”的案例,而忽略了博士群體(ti) 的多樣性。這種片麵傳(chuan) 播加深了大眾(zhong) 對博士的誤解。
本期和同學們(men) 談這個(ge) 話題也是想讓同學們(men) 了解博士生的真實情況,對博士祛魅同時也更加客觀的了解博士。
如果同學們(men) 依舊對科研感興(xing) 趣,想要追求金字塔頂的學術殿堂,可以來谘詢老師。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