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高商留學 “回本” 困局:宣傳口徑 vs. 就業現實

開篇故事

小 Z 畢業(ye) 於(yu) 法國頭部高商的 MiM 專(zhuan) 業(ye) ,畢業(ye) 那年,他幸運地拿到了巴黎一份谘詢助理的 offer,年薪約為(wei) €32k。然而,當他想要轉為(wei) 長期居留時,卻遭遇了兩(liang) 道難以逾越的門檻:其一,崗位必須與(yu) 所學專(zhuan) 業(ye) 對口;其二,月薪需≥1.5×SMIC(約€2,702.7 / 月)。

由於(yu) 薪資 “踩線”,且合同還是 CDD(短期合同),他不得不一邊工作,一邊繼續努力爭(zheng) 取 CDI(長期合同)。與(yu) 此同時,他的同學們(men) 卻有著不同的職業(ye) 軌跡。

同學 A 去了倫(lun) 敦投行擔任 Analyst,base 折合成歐元約為(wei) €69k;同學 B 飛去迪拜從(cong) 事谘詢工作(MBB/Tier2),base 折合成歐元約為(wei) €80k,而且個(ge) 人所得稅為(wei) 0%;同學 C 回到上海大廠,總包折合成歐元約為(wei) €35k。

同樣是畢業(ye) 三年,FT 榜單上的 “加權薪資” 數字動輒€90k +,但這些數字既不是 “首份工資”,更不是 “在法收入”。至此,小 Z 第一次認真思考並計算:花掉€50 - 60k 的成本讀 MiM,究竟要多久才能回本?

標題背後的邏輯:錯位緣何產(chan) 生

FT 榜單在 MiM 排名中采用的薪資數據,是畢業(ye) 3 年後的 “加權薪資(Weighted salary)” ,樣本來自全球分布的校友,其中不乏前往倫(lun) 敦、迪拜、香港、新加坡等地發展的人,並非學生的首份工資,也不是在法國第一年的工資。例如在 2024 年 MiM 排名中,HEC 的加權薪資為(wei) $129,806,ESSEC為(wei) $108,393,ESCP 為(wei) $102,362,這些都不能等同於(yu) 在法國的起薪。

而法國本土對於(yu) “首份工資” 有著不同的統計口徑。Grande École 管理類畢業(ye) 生在法國境內(nei) 工作的平均稅前年薪(不含獎金)約為(wei) €40,241;所有學科平均為(wei) €38,419。這才是真正意義(yi) 上的起薪段,與(yu) FT 所采用的 “3 年後” 薪資口徑截然不同。

將 FT “3 年後全球薪資”、“法國本土第一年起薪” 以及 “移民與(yu) 工簽薪資線(≥1.5×SMIC≈€2,702.7 / 月)” 這三件事並列呈現給讀者,便能直觀地發現:在法國高商畢業(ye) 後的起始薪資並不高,且要達到移民與(yu) 工簽薪資線存在一定難度,這無疑拉長了留學成本的回本周期。

就業(ye) 現實(尤其國際生):關(guan) 鍵指標解讀

從(cong) 宏觀層麵來看,就業(ye) 形勢總體(ti) 仍保持穩定,但較去年有所降溫。CGE 2024 數據顯示,6 個(ge) 月內(nei) 淨就業(ye) 率約為(wei) 85.8%(管理類約 86%),CDI(長期合同)占比約為(wei) 84.2%,與(yu) 2023 年相比出現了回落。管理類在法平均起薪約為(wei) €40.2k,全部專(zhuan) 業(ye) 平均為(wei) €38.4k。

對於(yu) 國際學生而言,簽證和居留方麵存在著硬性約束。國際生常用的 “Recherche d’emploi – Création d’entreprise”(RECE)居留有效期為(wei) 12 個(ge) 月且不可續期。在轉為(wei) 工簽或長期居留時,崗位必須與(yu) 所學相關(guan) ,並且稅前月薪需大於(yu) 1.5×SMIC(€2,702.70)。這就解釋了為(wei) 什麽(me) 有些國際學生即便拿到了 offer,也未必能夠成功轉簽。

關(guan) 於(yu) “留法比例”,雖然沒有統一的全國性統計口徑,但抽樣調查顯示,約半數國際校友第一份工作會(hui) 選擇留在法國。例如 Sciences Po 對外披露,近 50% 的國際學生畢業(ye) 後選擇留在法國工作。這一數據雖並非 MiM 專(zhuan) 業(ye) 專(zhuan) 屬,但仍可作為(wei) 重要參考。

在此需要強調的是,要將 “宏觀好看” 的就業(ye) 率、CDI 占比等數據,與(yu) “微觀門檻”,如簽證薪資線、崗位相關(guan) 性、法語及行業(ye) 匹配度等放在一起分析。實際上,很多同學並非沒有工作機會(hui) ,而是無法滿足 “轉簽條件”,這才是 “留法難” 的結構性根源。

三種薪資路徑:深度剖析

路徑一:留在法國本土

起薪:管理類專(zhuan) 業(ye) 起薪約為(wei) €40.2k,全部專(zhuan) 業(ye) 平均起薪為(wei) €38.4k;CDI 合同占比約為(wei) 84.2%,6 個(ge) 月淨就業(ye) 率約為(wei) 85.8%。

簽證線:從(cong) RECE 居留轉為(wei) 工簽,通常要求崗位與(yu) 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且月薪如前文所說大於(yu) 1.5×SMIC(€2,702.70)。部分年薪€35 - 38k 的崗位可能無法達到這一薪資線。

行業(ye) 去向(管理類):谘詢行業(ye) 占比 20.6%、銀行保險行業(ye) 占比 14.4%、信息服務行業(ye) 占比 11.8%。法語水平以及行業(ye) 匹配度,會(hui) 直接影響薪資能否 “達線” 以及是否能夠成功 “轉簽”。

策略點:Aternance 學徒製能顯著縮短回本期,通過學徒製轉為(wei) CDI 的比例約為(wei) 86.6%。

路徑二:去海外高收入市場(倫(lun) 敦 / 迪拜 / 新加坡)

倫(lun) 敦:谘詢(Big4/MBB)行業(ye) 起薪約為(wei) €38 - 60k;投行 Analyst 崗位起薪約為(wei) €69 - 81k base(獎金視年景而定)。然而,前往倫(lun) 敦工作麵臨(lin) 擔保 / 簽證政策隨周期波動的風險,且競爭(zheng) 極度激烈。

迪拜:谘詢(MBB/Tier2)行業(ye) 起薪約為(wei) €70 - 85k(常見 AED 25 - 30k / 月),個(ge) 人所得稅為(wei) 0%;金融 / 區域總部前台崗位起薪≥€80k。但迪拜存在房租與(yu) 生活成本上升的問題,且崗位集中,競爭(zheng) 也較為(wei) 激烈。

新加坡:谘詢(MBB/T2)行業(ye) 起薪約為(wei) €52 - 83k;金融 / 科技行業(ye) 起薪約為(wei) €48 - 76k。值得注意的是,本地 “應屆月薪中位” 約為(wei) S$4,500(全專(zhuan) 業(ye) 口徑,折合成歐元約為(wei) €34k / 年,僅(jin) 供參考)。

總體(ti) 而言,這些海外高收入市場的首份工資 “地板價(jia) ” 更高,三年後的薪資增長也更為(wei) 可觀。但同時,簽證 / 擔保風險以及競爭(zheng) 強度也相應更高。

路徑三:回國(北上廣深:外企 / 大廠 / 金融)

外企 / 管培 / 運營 / 供應鏈:起薪約為(wei) €24 - 36k;

大廠(產(chan) 品 / 數據 / 算法 / 開發):起薪約為(wei) €42 - 72k;

金融(投行 / 資管 / 外資行):起薪約為(wei) €30 - 54k。

需要注意的是,校招和實習(xi) 轉正依然是回國就業(ye) 的核心,能否 “過簡曆池” 的工具棧 / 項目經曆,將決(jue) 定薪資區間的具體(ti) 落點。以上區間數據來自 2025 年 Michael Page / Hays / Robert Walters 中國大陸薪酬指南口徑。但是,什麽(me) ?你是打算畢業(ye) 後選擇回老家考公,拿個(ge) ¥5 - 6K 的月薪?那麽(me) 出國讀高商幹嘛?思路驚奇。。。。

三種途徑總結(全部以 €、稅前年薪)

注:海外區間折算按ECB 2025‑07‑29參考匯率(€1=£0.865;人民幣參考 €1≈¥8.278,僅(jin) 作閱讀便利)。

場景 典型行業/職能 首年薪資區間 (€) 合同/簽證要點 典型入場路徑 三年後上升通道
法國本土 谘詢/運營/管培 38–40k RECE→工簽:崗位相關 + 月薪>€2,702.7;CDI ~84.2% 校內招聘、alternance、實習轉正 內轉/跳槽巴黎圈,語言到位後提速
倫敦 谘詢(Big4/MBB)、IB 38–60k / 69–81k 雇主擔保,政策周期性波動 海外交換/實習、Target firm 校招 IB/谘詢兩跳提薪,跨區機會多
迪拜 谘詢(MBB/T2)、區域總部 70–85k+ 個稅 0%;房租成本高 中東項目/實習、區域校友內推 經理線提速、轉灣區/歐亞總部
新加坡 谘詢/金融/科技 52–83k / 48–76k EP 體係成熟,崗位集中總部 校招/暑期實習、SEA 區域輪崗 橫跳銀行/科技、轉亞洲區總部
回國一線 外企/管培/運營 24–36k 校招為王 海外背景 + 實習閉環 二線城市管理崗/外企晉升
大廠(產品/數據/算法) 42–72k 競爭強;看項目產出 實習-暑期-返聘閉環 P 級/TC 階梯晉升
金融(券商/資管/外資行) 30–54k 前台線落點高 夏季實習(投行/資管) 轉 FO 或跨市場

學費與(yu) 機會(hui) 成本:精打細算自己的賬

頭部 MiM 專(zhuan) 業(ye) 的學費區間(兩(liang) 年合計常見€45k - €60k):HEC MiM 約為(wei) €55,800;emlyon PGE 約為(wei) €19,900 / 年 ×2 + 管理費;ESCP 兩(liang) 年約為(wei) €50k 左右(含注冊(ce) 費)。這些數據以校方 / 項目頁與(yu) 第三方招生測評為(wei) 參考。

在生活費方麵,巴黎地區的生活成本可參考校方指引,大約為(wei) €1,200 - 1,600 / 月。

粗略計算回本年限的公式為(wei) :回本年限 ≈(學費 + 雜費 + 生活費 − 在讀實習(xi) / 學徒收入)÷ 入職後 “可結餘(yu) ”。

如果選擇 alternance 學徒製,一年就能大幅削減費用,並且提高獲得 CDI 合同的概率;若在三年內(nei) 能夠成功跳到倫(lun) 敦 / 迪拜 / 新加坡等高收入地區工作,回本速度將顯著加快,但這一步存在不確定性。

綜上所述,法國高商留學的 “回本” 之路充滿挑戰與(yu) 變數。有意向留學法國高商的學生,需全麵權衡學費、就業(ye) 薪資、簽證政策等諸多因素,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謹慎做出決(jue) 策。

法國高商留學 “回本” 攻略:選校、計算與(yu) 現實應對

在探討法國高商留學 “回本” 困局的基礎上,我們(men) 進一步深入分析選校與(yu) 賽道選擇、回本計算方法,以及如何將現實困境轉化為(wei) 可突破的局麵。

選校與(yu) 賽道:從(cong) 宣傳(chuan) 到落地的抉擇

目標 = 留法:優(you) 先挑選具備規模化 alternance / 學徒製渠道,且與(yu) 目標行業(ye) 有深度合作的項目。同時,要高度重視學校 Career Service 的影響力,以及在法校友網絡的密度。現實參照線為(wei) 在法平均起薪約€38.4k、管理類約€40.2k、CDI 約 84.2% 。比如,某些學校與(yu) 當地企業(ye) 緊密合作,為(wei) 學生提供大量 alternance 機會(hui) ,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不僅(jin) 能積累工作經驗,還更有可能獲得長期工作合同,從(cong) 而縮短回本期。

目標 = 高薪市場:重點關(guan) 注學校的海外校友分布、多校區設置或交換項目,像 ESCP 的多地校區,以及通往目標市場的實習(xi) 與(yu) 校招通道。倫(lun) 敦谘詢 / 投行、迪拜谘詢與(yu) 總部崗、新加坡谘詢 / 金融,是通向跨國高薪的三大 “跳板”。擁有廣泛海外校友網絡的學校,能為(wei) 學生提供更多海外實習(xi) 與(yu) 就業(ye) 機會(hui) ,幫助學生順利進入這些高薪市場。

預算敏感:IAE(大學商學院)體(ti) 係提供了 “低學費 + 穩定就業(ye) ” 的替代路徑。據報道,其 3 個(ge) 月就業(ye) 率可達~85%,而年費僅(jin) 在千歐級別。對於(yu) 預算有限但又希望在法國獲得穩定職業(ye) 發展的學生來說,IAE 體(ti) 係是一個(ge) 值得考慮的選擇。

個(ge) 人維度(“能否回本” 前的四問)

語言:到崗時法語水平是否達到可工作標準(B2+/C1)?能否通過實習(xi) 將法語提升至 “工作狀態”?良好的法語能力是在法國順利就業(ye) 的基礎,無論是日常工作交流,還是深入的業(ye) 務探討,都離不開流利的法語。

簽證與(yu) 薪資:目標崗位是否滿足≥1.5×SMIC 且與(yu) 所學相關(guan) ,以便順利從(cong) RECE 過渡到工簽?否則即便獲得工作機會(hui) ,也可能因無法滿足簽證要求而無法續簽。這是留法工作的重要門檻,直接關(guan) 係到能否在法國長期發展。

行業(ye) 與(yu) 周期:關(guan) 注自己所瞄準的賽道(谘詢 / 銀行保險 / 信息服務 / 奢品 / Tech / 製造 B2B 等)當前是否處於(yu) 擴招階段?以管理類專(zhuan) 業(ye) 為(wei) 例,其就業(ye) 去向中谘詢占 20.6%、銀行保險占 14.4%、信息服務占 11.8% 。了解行業(ye) 動態,有助於(yu) 選擇更具就業(ye) 潛力的賽道,提高就業(ye) 成功率。

實習(xi) / 學徒位:能否反向根據目標公司與(yu) 崗位要求,提前準備語言、工具棧以及滿足簽證線要求的 “三件套”?許多處於(yu) RECE/APS 階段的同學,正是卡在這三個(ge) 關(guan) 鍵因素的交集上。提前規劃並準備,能增加獲得理想實習(xi) 與(yu) 工作的機會(hui) 。

回本怎麽(me) 算:實用的 ROI 框架

統一以歐元為(wei) 計算幣種,回本年限計算公式為(wei) :回本年限 ≈(學費 + 雜費 + 生活費 − 在讀實習(xi) / 學徒收入)÷ 入職後 “可結餘(yu) ”(可用稅後淨薪)。

學費:頭部 MiM 專(zhuan) 業(ye) 兩(liang) 年學費約為(wei) €45k - €60k,如 HEC MiM 約€55.8k;emlyon PGE 約為(wei) €19.9k / 年 ×2 + 管理費;ESCP 兩(liang) 年約€50k 左右。

生活費:以巴黎地區為(wei) 例,€1,200 - 1,600 / 月可作為(wei) 預算基線。

稅後淨薪:法國社保負擔較高,而倫(lun) 敦 / 迪拜 / 新加坡等地的淨收入相對更可觀,尤其是迪拜個(ge) 稅為(wei) 0%。

最後總結:

你麵對的是“宣傳(chuan) 口徑 vs. 可實現理論 vs. 眼前現實”三者錯位的困境:

宣傳(chuan) 口徑(學校 / 榜單)

學校和榜單喜歡引用 FT “畢業(ye) 3 年後全球加權薪資”,該數據反映的是學生的跨國流動潛力以及三年後的職業(ye) 平台,但並不等同於(yu) 在法第一年工資。這一宣傳(chuan) 口徑容易給學生造成薪資預期的偏差。

可實現理論

如果學生能在讀期間打通語言、實習(xi) 、簽證線三件套,並在畢業(ye) 後成功完成 “第一跳”,如進入倫(lun) 敦 IB、迪拜谘詢、新加坡總部崗等,那麽(me) 三年後的收入確實有機會(hui) 接近榜單口徑。這需要學生在留學期間積極提升自身能力,把握各種機會(hui) 。

眼前現實

法國本土首薪大多隻有€35–40k,崗位數量減少,競爭(zheng) 激烈,很多機會(hui) 質量也不高。行業(ye) 整體(ti) 在降溫,谘詢、Tech、奢品等原本吸納國際生較多的領域都在縮招。結果是,大量同學即便全力找工作,也隻能拿到低薪或短期合同,無法穩定留下來。找工作難、工作不好,成為(wei) 當前的普遍現象,回本周期被無限拉長。

那麽(me) ,你又該如何做:

提升語言能力:將語言水平提升至 “能工作” 的程度,麵試時能夠進行專(zhuan) 業(ye) 對話,工作中能夠獨立輸出,而不僅(jin) 僅(jin) 停留在 B1/B2 的 “課堂聽說” 水平。語言是融入工作環境和職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

優(you) 化簡曆:按照目標崗位的 JD 反向推導所需的項目與(yu) 作品集。例如,谘詢崗位看重案例分析與(yu) 溝通能力,投行關(guan) 注建模與(yu) 實操能力,品牌 / 奢品行業(ye) 注重渠道與(yu) 複盤,數據 / 產(chan) 品崗位則強調 SQL、可視化、AB 測試等技能。精心準備的簡曆能增加獲得麵試與(yu) 工作的機會(hui) 。

關(guan) 注簽證薪資:在規劃留法路徑時,一開始就瞄準薪資≥1.5×SMIC 的崗位與(yu) 公司。若無法滿足,可提早考慮切換到學徒製、外省就業(ye) 、外派或海外等能滿足簽證薪資要求的路徑。確保薪資達到簽證要求,是實現留法工作的重要保障。

充分利用校友與(yu) 在校資源:提前打通校友 coffee chat - 內(nei) 推 - 實習(xi) 的閉環。像 ESCP 的多校區、ESSEC/HEC 的全球網絡等資源,要轉化為(wei) 具體(ti) 的人脈、崗位以及時間規劃,而不僅(jin) 僅(jin) 停留在宣傳(chuan) 冊(ce) 上的概念。校友和學校資源能為(wei) 學生提供寶貴的職業(ye) 機會(hui) 和指導。

定期複盤調整:在入學後 3 個(ge) 月、第一段實習(xi) 結束、畢業(ye) 前 6 個(ge) 月這三個(ge) 節點,按照語言、實習(xi) 、簽證線三個(ge) 指標進行複盤,及時調整城市、行業(ye) 賽道或回國計劃。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策略,有助於(yu) 更好地實現職業(ye) 目標。

以上可能就是你所夢想的和你所麵對的。一本留學經濟賬,算好了再行動。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新加坡國立大學又新增熱門碩士專業!

下一篇

香港大學WONG LOUIS N.Y.教授招收全獎博士生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