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應該如何尋找自己的隊友以及團隊協作?

隨著新學期的啟動,大家也都逐漸開始適應新的征程,除了學業(ye) ,我們(men) 也開始麵臨(lin) 新的挑戰,比如社團的參加、競賽的選擇、活動的組織等等,很多項目都離不開團隊的協作,今天我們(men) 就從(cong) 一些項目型競賽,給大家講講,高中生應該如何尋找自己的隊友以及團隊協作

首先,如何找到你的隊友?

由於(yu) 每個(ge) 國際班的人數有限,怎麽(me) 樣在人群中找到你的隊友,這是剛剛進入美本申請係統的學生頭疼的問題,在尋找隊友的時候我們(men) 要注意一下幾個(ge) 事項:

1. 在組隊的時候我們(men) 要先確認此項比賽是否隻能同校組隊。

比如HiMCM數學建模大賽官方要求一支隊伍的所有成員來自同一所學校,因為(wei) 在獎狀上會(hui) 寫(xie) 明學校。丘成桐競賽也有類似的表述。而HOSA允許跨校組隊,但不允許跨區組隊等等。

但是還有大量的競賽是允許我們(men) 跨年級、跨學校、跨區域的,比如NEC允許跨校組隊,但團隊需在組隊界麵確定團隊歸屬學校,即團隊獎項僅(jin) 可歸屬一所學校。每位隊員的獲獎證書(shu) 不受影響,顯示的是本人所在學校;比如CTB中國大智慧;比如DC鑽石挑戰商賽等等均可自由組隊

2. 在組隊的時候事先了解比賽內(nei) 容。

比如HiMCM這種單一學科競賽,我們(men) 需要尋找的是對於(yu) 數學有共同熱愛及擅長點的隊友,除此以外,因為(wei) 建模是一個(ge) 係統性工作,整個(ge) 團隊需要具備建模、編程、寫(xie) 論文的能力。數學建模大賽最多4人,那麽(me) 隊伍中至少3人都需要具有一定的數學基礎,除此以外隊伍中至少2人有比較好的英語基礎,能閱讀外文文獻或論文寫(xie) 作,我們(men) 也建議隊伍中至少1人有一定的計算機程序基礎,或者有較好的計算機編程學習(xi) 能力。

但是CTB這種通過發現和提出一個(ge) 想要研究的社會(hui) 問題,利用多元化的學術資源、收集數據進行分析,完成一份高質量的研究報告並答辯的項目型競賽,我們(men) 需要深入思考我們(men) 的課題,從(cong) 學術方向、溝通能力、表達能力、性格特性等多重角度來思考我們(men) 到底需要什麽(me) 樣的隊友,比如同一個(ge) 課題我們(men) 可以有經濟商科方向的,理工科背景的學生在實際應用創新或者數據模型分析上可以帶來更多助力,人文社科的學生也可以富於(yu) 課題更多的社會(hui) 意義(yi) ,當然也需要一定寫(xie) 作能力的學生加入讓我們(men) 的論文更加順暢,溝通表達能力強的學生也可以讓我們(men) 答辯大放異彩,這樣的競賽就更加需要多元化的隊友

3. 根據個(ge) 人能力及可支配時間,合理安排組隊人數。

比如CTB可以寫(xie) 一篇論文個(ge) 人參賽,也可以最多10人的隊伍參賽。組隊階段找到同樣願意投入時間精力的高質量隊友就是第一個(ge) 難題,一個(ge) 隊伍裏如果有1/3的人想要劃水,那後續推動項目進展就注定會(hui) 無比痛苦。

我們(men) 做的這個(ge) 課題有多大,評估一下工作量,我們(men) 經常看到一些十人的龐大隊伍,到了複賽答辯階段能參與(yu) 現場答辯的就隻剩下兩(liang) 到三人,也會(hui) 看到前期隨機找隊友,中間會(hui) 因為(wei) 各種考試等其他事項導致時間忙不過來,所以我們(men) 到底需要多少人,組隊之前請務必想好。

4. 利用多個(ge) 組隊渠道。

校內(nei) :

鼓勵大家競選班委,這樣可以和同學主動熟悉,同時我們(men) 也可以盡快通過校內(nei) 學術或者興(xing) 趣類社團,找到誌同道合的隊友。對於(yu) 可以跨年級組隊的比賽,找好可以信賴的學長學姐,或者找願意配合自己的學弟學妹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校外:

請善於(yu) 利用小紅書(shu) 等網絡平台,去年我們(men) 就有學生通過小紅書(shu) 與(yu) 深國交、美高、北京、香港等地區的學生組成超強隊伍。拿到手機除了刷視頻,還可以多多搜索這些信息。同時也可以在課外培訓機構、留學申請機構多尋求老師和班級同學的幫助,多多利用周邊資源,請學會(hui) 張嘴求助。

完成組隊後,執行過程中的團隊分工協作也有非常多需要注意的事項。有一些小的技巧,隻要做到就會(hui) 巨大地改善每一個(ge) 隊員的比賽體(ti) 驗。

1. 組隊前明確好一致目標,溝通好參賽是為(wei) 了什麽(me) ,如果都是為(wei) 了拿獎那大家都會(hui) 很用心,但如果有人隻是沒參加過想體(ti) 驗一下,那很有可能出現有人付出多,有人付出少的情況,後期容易引發矛盾。

2. 如果在團隊裏選擇成為(wei) leader,一定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性格強勢的需要多多傾(qing) 聽隊友的建議,關(guan) 注每個(ge) 隊友的體(ti) 驗感;性格相對被動的隊長在出現不同意見的時候也需要適當拍板定論,不能猶豫不決(jue) 。再者一定要做好時間管理工作,明確各項時間節點,責任到人。還有就是需要充分了解每個(ge) 組員的特長和性格特點,做好溝通和協調工作

3. 團隊裏的每一個(ge) 成員,請及時回複消息。團隊協作裏最怕找不到隊友,無論我們(men) 項目進展如何,請及時溝通。做到靠譜、責任心強,不會(hui) 出現半途而棄、找不到人的情況,遇到自己擅長的領域主動認領,交給你的事情可以盡最大努力做好。團隊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及時溝通,切忌消極抵抗。

在過往幾年中,我們(men) 也看到過一些例子,好的不好的都有。

例子一:A同學,HiMCM4人小組最終獲得成功參賽者獎項

學生背景:某知名國際部年級top3,申請專(zhuan) 業(ye) 數學與(yu) 工程方向,已有數學方向科研論文,AMC12前1%.

組隊機緣:4人均是同校年級top10,理工科申請方向,本著數學都很好的邏輯自然組隊。

問題分析:

1) 目標不一致:有人是一門心思要衝(chong) 獎,有人要以校內(nei) 考試為(wei) 主,比賽過程中有學生卡在托福出分需要全力衝(chong) 刺托福,有學生要臨(lin) 近期中考試保住校內(nei) 排名,有學生要一門心思衝(chong) 獎,大家的重心各自不同,投入時間也不一致,以致團隊內(nei) 抱怨情緒嚴(yan) 重;

2) 溝通不及時:雖為(wei) 同校,但是大家溝通並不順暢,校內(nei) 忙於(yu) 各自學業(ye) ,校外微信經常不回,最嚴(yan) 重的就是負責論文寫(xie) 作的學生不看群消息,以至於(yu) 最終提交論文方案並不清楚最終建模同學重新調整後的意圖,出現了方向性偏差;

3) 時間截點概念淡薄:定好的任務不按照DDL交付;

4) 隊長缺少領導力:期間團隊溝通和任務進度出現問題未及時站出來調整

例子二:B同學,CTB 6人團隊,全球一等獎

學生背景:某國際部中等學生,考慮教育學方向,無特別獎項,學生性格活潑,非常的E人

組隊方式:在我們(men) 推薦他參賽後,經過我們(men) 和學生的充分溝通,根據他自己想要申請的專(zhuan) 業(ye) 方向,選定了與(yu) 自己相關(guan) 的課題,在選定課題後,分拆了不同任務版塊,根據不同任務分解和個(ge) 人時間規劃,快速了解了自己所需隊友類型,比如他需要一個(ge) 擅長繪畫的隊友、一個(ge) 口語表達能力很強的隊友、一個(ge) 擅長各種信息搜索的隊友、一個(ge) 擅長處理數據分析的隊友,將所需隊友人物畫像非常細化地給到我們(men) ,積極尋求我們(men) 的推薦並同時在小紅書(shu) 發帖尋找隊友。

複盤反思:

1) 擅長求助:從(cong) 組隊、選題開始,到後期論文寫(xie) 作、爭(zheng) 取我們(men) 的模擬答辯指導等等,學生會(hui) 非常頻繁地征求我們(men) 的建議,隨時利用周圍資源尋求幫助;

2) 擅長任務分解、執行力強:從(cong) 拆解課題到尋找隊友類型,包括後麵的時間節點,學生非常有把控性;

3) 領導力爆表:從(cong) 組織隊友線下破冰認識,到後期團隊溝通,包括協調異地學生融入團隊等等,有非常果斷的決(jue) 策力和細膩觀察處理事情能力,在隊友有事的時候,隊長可以及時頂上補救。

參加團隊性的競賽是一件非常重要事,除了可以培養(yang) 學生的溝通能力、領導力、團隊協作等能力,也可以從(cong) 學術課題衍生出活動思路,讓我們(men) 的學生活動做到專(zhuan) 業(ye) 與(yu) 興(xing) 趣相結合。同時它也是一個(ge) 係統性的工程,學生從(cong) 立項、到團隊搭建、到任務分解到落地複盤,這中間我們(men) 學生可以跳脫出傳(chuan) 統學習(xi) 思路,學會(hui) 更加成熟地來麵對和解決(jue) 難題,培養(yang) 學生的綜合能力

下半年的鑽石挑戰賽DC和中國大智匯CTB等都即將或者已經可以開始報名,希望所有的學生多多嚐試。也和自己的顧問老師多多溝通比賽的想法和點子。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美國凱特高中Cate School詳細介紹

下一篇

2024Fall ED選校如何提高命中率?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