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men) 頻繁地遇到這種現象——很多美高家長在選校定位上都抱有一種很激進的想法:
“我們(men) 孩子都進美高了,當然是奔著Top10去的啊!”
“我們(men) 當初費那麽(me) 大勁把孩子送到美高,上不了藤校那這四年不是白讀了?”
每當我聽到家長用無可辯駁的語氣說這些話,我就很想歎氣。
我發現,近幾年在外界對“美高身份”和“美高升學率”吹捧下,很多家長對美高的看法開始“神化”了。
導致現在很多人覺得,進了美高,申請藤校就是標配,前30就是保底。
殊不知,美高也有美高的申請池子,美高水很深,盲目相信這種話,大概率是要被“教做人”的。
01、頂級美高的藤校升學率,可能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每年都有近兩(liang) 萬(wan) 的中國家庭不計成本地把孩子往美高送。
國內(nei) 升美本很卷,國外一樣也很卷,眼前已經有相關(guan) 跡象逐漸浮現在水麵上了:
“美高申請池膨脹”、Top30美高錄取率跌破冰點、至少70%以上的學生爬藤都在陪跑......
首先,我們(men) 來看一下今年的TOP25私立美高的藤校升學率和哈耶普斯麻錄取率數據:
哈耶普斯麻的錄取難度,在全球獨一檔
從(cong) 這張表裏可以看出,就算是有本土優(you) 勢,在頂尖的寄宿美高中,哈耶普斯麻的錄取率也並不是我們(men) 想象的“隻要申上就能錄”那麽(me) 誇張:
排名第一的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升學率隻有15%;
排名第二的格羅頓升學率最高,同樣也隻有17%,近八成的天之驕子都夠不上哈耶普斯麻;
普林斯頓胡恩中學錄取率最低,僅(jin) 僅(jin) 隻有1%。
而哈耶普斯麻錄取率低於(yu) 10%的Top30美高占比高達63%。
哈耶普斯麻是全球學子都很難跨過的五座高山,屬於(yu) 極稀缺資源。大部分家長就算咬牙送孩子去讀了四年美高,大概率還是陪跑。
Top10美高穩定發揮,整體(ti) 爬藤率不錯
就爬藤而言,Top10美高的整體(ti) 實力都算不錯的,升學率基本都超過了20%。
其中,排名最高的菲利普斯埃克塞特錄取率高達30%。也就是說10個(ge) 人的班裏,就有3個(ge) 人能爬藤成功。
在全球範圍內(nei) 橫向對比起來,確實還是有很大優(you) 勢的。
但還是與(yu) 我們(men) 國內(nei) 宣傳(chuan) 的“一隻腳踏進藤校”的說法,有著不小的差距。指望申上Top10就能上藤校,那還是有很大風險的。
Top30美高爬藤率,大概率會(hui) 讓家長失望
選擇低齡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大多都集中在Top30區間,而Top30美高的爬藤率,則是顯現出了斷層式下跌的趨勢。
這部分美高的學生最終大多都流向了Top30左右的學校。
像去年紐約大學國際生競爭(zheng) 那麽(me) 激烈,但對美高學生的錄取又非常友好。
所以美高最重要的意義(yi) 其實就是兜底,美國大學的招生政策越不穩定,美高的兜底優(you) 勢就越明顯。
02、美國大學偏愛錄取美高學生 但未必偏愛錄取美高裏的中國學生
我猜有人會(hui) 說,相比大陸高中的慘烈,美高的這種錄取率已經很可觀了。
但是在人家自己的主場,怎麽(me) 可能沒有一套屬於(yu) 它們(men) 自己的遊戲規則呢?
我們(men) 繼續穿透,看看這些高升學率裏,又藏著哪些“貓膩”——
沒有背景的中國學生大概率在陪“太子”讀書(shu)
首先我們(men) 要了解,到底是誰拿到了這些藤校錄取名額?
國內(nei) 中介一貫喜歡用藤校升學率,來渲染美高是我們(men) 擺脫內(nei) 卷、順利爬藤的“救命稻草”。
但是他們(men) 不會(hui) 告訴你,美高是一個(ge) 比美本更窄的“圈子”。
頂尖美高本身就設置了非常多的“後門 ”,像legacy傳(chuan) 承錄取、捐贈、體(ti) 育特長等,它們(men) 玩得比美本還爐火純青。
所以就算大部分美高和美本都有著類似於(yu) “Feeder School”的關(guan) 係,但這些升學名額大概率還是留給有背景的美國本地學生,而不是我們(men) 這些沒有圈子沒有背景的中國學生。
很多時候,受限於(yu) 這些潛規則,我們(men) 自己本身就很優(you) 秀的孩子其實都是在陪太子讀書(shu) 。
雖然人在美高裏,但申請還在國際生池子裏
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美高,除了接受更好的教育資源之外,最重要的還是想拿到與(yu) 本地學生同等的資源政策傾(qing) 斜的優(you) 勢。
但事實是隻有30%的大學可以給到國際生這樣的待遇。比如在申請西北大學時,美高裏的國際生可以通過Questbridge享受本地學生的同等待遇。
還有30%的大學是明確按照申請人國籍來走招生流程,比如麻省理工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等等。
也就是說即使中國學生在美國完完整整地讀完了4年高中,但在申請時,他依然還是在國際學生的池子裏。
剩下40%的大學並沒有明確如何界定國際生,比如布朗大學。
所以外來者想要享用與(yu) 本地人同等資源傾(qing) 斜的打算,本身就是非常不穩定的。
沒人告訴你,申頂尖美高比爬藤還卷
疫情結束之後,美高的申請池直接暴漲,有些學校的漲幅甚至達到了30%。
以我們(men) 熟知的頂級寄宿高中安多佛為(wei) 例,它的藤校升學率高達25%,但想進這所學校那就是潑天的難了。舉(ju) 個(ge) 例子:
2023fall哈佛的錄取率是3.41%,史上第二低;2022fall哈佛的錄取率是3.19%,史上最低。而安多佛的錄取率卻僅(jin) 有1.3%。
甚至有一所TOP30私立美高,去年中國學生的錄取率還是3.3%,今年直接降到2.6%。
為(wei) 了衝(chong) 擊這不到一成的可能性,很多孩子從(cong) 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yang) 高爾夫、遊泳、馬術等體(ti) 育特長;在初中就開始和高中生們(men) 卷同等難度的伟德betvlctor1946;
連托福110+、SSAT2300+都隻是進Top10美高的敲門磚......
說到底,能申進這些頂尖美高的中國學生,他本身就已經具備了進藤校的先天條件,美高生的身份其實就是多了一份保障。
部分藤校也在暗戳戳破除
“申上某美高=>藤校”的刻板印象
據一位菲利普斯埃克塞特的校友回憶:
與(yu) 他同一年畢業(ye) 的大概有300名學生,錄取到哈佛的不是50、不是40,僅(jin) 僅(jin) 隻有6個(ge) 人,還不到2%。
但這怎麽(me) 可能呢?大家都說這所頂尖美高升學率很牛,為(wei) 什麽(me) 哈佛卻不給它麵子?
在Reddit論壇上,他曬出了一封帶有嘲諷意味的哈佛拒信。
後來,他認真分析了收到這封拒信的原因:
1、在進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之前,他錯誤地以為(wei) 這就是一張進入哈佛大學的邀請函
2、他在申請中過多地強調自己的高中背景和優(you) 異的學習(xi) 成績,但他的文書(shu) 水平卻完全沒有匹配上
3、他推測,其中還有一個(ge) 原因就是哈佛也在試圖與(yu)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這類的”feeder schools”保持距離。
在輿論上經常容易出現三人成虎的現象,所以哈佛也在努力擺脫“申上feeder schools就能申上哈佛”這樣的刻板印象。
綜上,種種數據和例子都在證明:
頂級寄宿美高雖然很香,但在”暴打“中國牛娃時,它們(men) 也是毫不手軟的。
03、父母在為(wei) 之計深遠的同時,也要考慮是否能承擔相應的風險
我們(men) 有時會(hui) 自嘲:在教育方麵,任何一條小徑,不管多隱蔽,都能被中國家長找到然後卷上天。
但他們(men) 基本不會(hui) 考慮到,有些孩子天生就沒有卷的基因,努力也無用。
付出的和得到的不能形成正比
今年經濟形式不穩定,留學圈爆發了一波“斷供潮”。很多孩子上著上著,突然被告知家裏破產(chan) 、供不起了。
再看這些寄宿私校年年都在漲學費的德性,可想而知中國父母承擔的壓力有多大。
在付出了巨大的金錢成本、時間成本之後,每年3月的美高放榜季,很多家長還要麵臨(lin) Top30"零offer"的當頭一棒。
一所沒有鏡子的公立高中 揭露了美高生巨大的心理問題
前段時間,加州最知名的私立高中之一的Harvard-Westlake,接連有三名學生因為(wei) 學業(ye) 壓力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個(ge) 讓人痛心的悲劇讓我想起了一所“沒有鏡子的公立高中”。
這所美高在Niche上排名很高,是很多名校的feeder school,非常受華人家庭的追捧。
相對應的,它在校學生的學業(ye) 壓力也非常大,因為(wei) 華人真的非常擅長自己卷自己。
有學生反映,在這所學校裏,你可以找到所有學習(xi) 資源,但你不可能找得出一塊鏡子。
原因是曾經有學生壓力太大企圖打破衛生間的鏡子自殺......
這還僅(jin) 僅(jin) 隻是一所公立高中,更別說那些人均天之驕子的頂級私立寄宿美高了。
這幾年大陸的國際教育風向不太穩定,外教流失、國際學校被轉賣,再加上美高在Top30美本升學率的良好表現下,中國家庭更傾(qing) 向於(yu) 把孩子送出去也屬於(yu) 權衡之後最好的選擇。
至少在教育資源和質量上,美高的優(you) 勢都是遠勝於(yu) 國內(nei) 的。
但如果你還沒有認清自己定位就盲目紮堆的話,孩子很容易成為(wei) 這場“教育軍(jun) 備競賽”的犧牲品。
就像這位大學顧問說的:
頂級私立寄宿學校的孩子大多都是富有且有影響力的精英家庭出身。或許這些孩子很聰明,但家長的力量才是托舉(ju) 他進名校的重要貢獻者。
學校並不會(hui) 把這件事說得很明白,它們(men) 是這個(ge) 謊言的同謀者——畢竟這些漂亮的升學率是它們(men) 營銷自己的重要手段。
隻有進到學校之後,才能看清有錢人、掌權者和普通人的孩子之間巨大的鴻溝。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