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離家太遠有什麽(me) 留學的好選擇?”這是最近很多國際學校家長問的問題。亞(ya) 洲國家中,首當其衝(chong) 一定想到的是新加坡,但之前我們(men) 也分析過這並不是一個(ge) 對性價(jia) 比高且容易的選項,所以今天我們(men) 轉而來聊聊近幾年另一個(ge) 悄然走紅的目的地——韓國。
現在在選擇留學目的地的時候,大家除了考慮學校、申請難度等實操問題,明顯的一個(ge) 偏向就是,同等條件,想找離家近的學校。
表麵上,是因為(wei) 疫情的原因,大家希望留學目的地更便於(yu) 通勤;而我覺得,本質上,還是國內(nei) 經濟條件進一步發展之後的結果,條件好了都不願意出遠門。
繼深挖過澳門、新加坡、日本之後,再來看看我們(men) 另外一個(ge) 近鄰——韓國的留學情況。
仔細看,有驚喜。
韓國留學的利與(yu) 弊
我們(men) 說,選擇一個(ge) 留學目的地,除了要看學校的教學質量還要考慮就業(ye) 情況。美國、英國等老牌留學目的地之所以一直非常內(nei) 卷,跟它們(men) 的經濟情況其實有著最直接的關(guan) 係。
在留學市場上,韓國的國家實力明顯不占絕對優(you) 勢。韓國曾經貴為(wei) 亞(ya) 洲四小龍(韓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經濟發展一度頗為(wei) 繁榮,但韓國整體(ti) 情況比較複雜。地緣政治和財閥集團牽製了這個(ge) 國家的良性發展,韓國應該沒有一任總統是善始善終的。
雖然韓國東(dong) 大門的時裝很火,很多方麵也建設的不錯。但也有不少去過韓國的人表示,“這是個(ge) 啥都沒有的地方,尤其出了首爾圈。”整體(ti) 來說,即便在亞(ya) 洲,韓國跟新加坡、日本等地還是有著本質上的差距的。
飲食方麵,泡菜烤肉,也比較單一。我本人沒去過韓國,我在巴黎的時候曾住過一次韓國人開的民宿,民宿的老板娘跟我講,“加15歐元,可以包三餐。”我說,“我可以看看吃些什麽(me) 麽(me) ?”於(yu) 是,她很開心地帶我去廚房看她那天準備的好吃的——裹滿辣椒麵的五花肉,不知道是要烤還是炸,我一想到滿嘴辣椒麵的感覺就退後了。
所以,韓國留學不是頭部學生的必爭(zheng) 之地有它的道理。
但是,仔細看了一下韓國的大學,我覺得還是很有可取之處的。
第一,韓國的高等教育資源算是非常豐(feng) 富了。前100的大學裏麵,有6所韓國大學,這個(ge) 比例跟韓國的經濟程度和地域資源比起來,還是相當不錯的。QS上榜的大學有39所,排名整體(ti) 來說也不差,而且梯度非常細致,對於(yu) 不同檔次的學生都有的可以選。
第二,東(dong) 亞(ya) 國家的語言普遍都很強勢,歐洲人美國人會(hui) 個(ge) 幾種語言好像還挺常見的,但是日本人、韓國人、中國人精通多種語言的人就很少。因此,韓國的高等教育還是以韓語為(wei) 主導的,但是它同時兼具其他一些特點:英語覆蓋率比較高,甚至有的學校完全接受英文本科教學,學校的國際生網頁做的也非常完善規範,對國際生非常友好。
不懂韓語,在有些大學有些專(zhuan) 業(ye) 還是會(hui) 有困難,學校的網頁走著走著就這樣的場麵了。
但同時呢,英語的使用率還挺高,比如延世大學和成均館大學都是出了名的英語課賊多。
⬆️首爾大學的中英文教學材料。
第三,就是內(nei) 卷程度真的還好。按照2020年韓國高考綜合錄取評估,首爾地區的大學中隻有大概0.7%的韓國人能考進首爾大和成均館,大概1.5%的韓國人能考進延世大學,大概1.7%的韓國學生能考進高麗(li) 大學。可以看出來,這些優(you) 質教育資源的爭(zheng) 奪,在韓國國內(nei) 還是相當激烈的,首爾大學的競爭(zheng) 激烈程度絕對不低於(yu) 清華北大。
但對國際生來說,情況要好一些,曾有知乎答主表示,國內(nei) 211的水準有具備衝(chong) 擊首爾大學的可能性。雖然對國際生友好一點,但這些好大學肯定不是想上就能上的,比如說,語言學校4個(ge) 同學想申請延世,最後結果是三個(ge) 成均館一個(ge) 梨大。尤其,首爾大學的本科中國學生更少。
而且全世界的好大學都是一樣的,能考上是一回事,能讀下來又是一回事。《世界日報》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首爾大學100名在校生中,有24人回答“曾經想過退學”。其中4名回答“經常有退學的想法”。
特別是延世首爾,都是嚴(yan) 出的學校,畢業(ye) 卡的死死的。這些學校出來一個(ge) 老師,上來第一句可能就是,“我是哈佛畢業(ye) 的……”,學生也會(hui) 因為(wei) 聽課太吃力而導致渾身酸痛……
第四要奔走相告的是,相對來說,韓國的大學給獎學金還比較闊綽。
第五,韓國的大學申請的輪次比較多,入學窗口可選擇性高,便於(yu) 學業(ye) 銜接。
接下來,我們(men) 先係統梳理一下韓國的大學基本情況。
韓國大學梯隊
這是韓國大學在QS上的排名。
大學排名是一回事,民間知名度確實另外一回事。這個(ge) 事就很奇怪,比說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和哈爾濱工程技術大學其實是當地難分伯仲的兩(liang) 所大學,而且據當地同學表示,哈爾濱工程技術大學的學風可能更勝一籌,但是美譽度卻差的很多。
而在韓國人眼中,西江大、國民大、弘益大、淑明女大就是很好的大學,但在跟大學排名並不一致。
從(cong) 擇校來說,大家都首選首爾首都圈的大學。像女子大學、地方大學、地方國立大學反倒不起眼。
具體(ti) 梯隊來說
■撐起韓國高等教育半邊天的SKY大學:首爾大學、延世大學、高麗(li) 大學。
■號稱韓國理工最強的大學:KAIST(韓國科學技術院),浦項工大。
■有SSH之稱的大學:西江大、成均館大、漢陽大。
■接下來是 中央大、慶熙大、韓國外大、首兒(er) 市立大、梨花女大、建國大、東(dong) 國大、國民大、弘益大、淑明女大、崇實大、釜山大、慶北大、仁荷大。
對於(yu) 畢業(ye) 想回國工作的同學來說,擇校還可以參考一下上海落戶政策裏的“國外高水平大學”名錄。
這份名錄的編製來源是,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美國新聞與(yu) 世界報道(U.S. News & World Report)
👉QS世界大學排名(Quacquarelli Symond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上海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Shanghai 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一般來說,留學生落戶的海(境)外高水平大學認定的範圍:四大權威大學世界排名表發布的排名前五百高校。
以下是《留學回國人員申辦上海常住戶口實施細則》附錄的韓國高校,前邊提到的學校基本都在列。
韓語學習(xi) 的難度
一般來說,選擇二外學習(xi) ,一個(ge) 首要的原則就是語係就近。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中國人學韓語應該算相對好學的二外。
韓語中的詞匯分為(wei) 四類:漢字詞(70%)、固有詞(10%)、外來詞(20%)及其他。所以對於(yu) 中國人來講,學習(xi) 韓語有優(you) 勢,因為(wei) 80%的單詞我們(men) 能算掌握了個(ge) 大概,例如漢字詞裏麵的“漢字”,它在韓語裏的發音han za,比較像。外來詞裏麵的西紅柿,它的發音就是to ma to,跟英語裏麵的tomato一致。
語序上,韓語跟中文稍微有些不一樣,中文是主謂賓,韓語是主賓謂。比如說我吃飯,韓國人說話的語序就是我飯吃,不算特別複雜。韓語裏的時態也非常簡單,過去式+았/었/였,將來時就+겠,跟漢語也算類似,不像西方語言動詞助動詞會(hui) 有一係列的變化。
這都是我們(men) 學韓語的利好條件,可是二外就是二外,用二外上大學的都是非常辛苦的,還是要有個(ge) 正確的判斷。
比如說,韓語裏的敬語法和平語法(按照韓語直譯)和男女用語就不好學,實際交流中還有老人和年輕人的用語的區別,這真的需要熟練度和語感。學過韓語的過來人表示,在實際交流中經常說著說著就忘了敬語,並且很多時候不知道該在哪個(ge) 詞上加敬語表現,或者跟朋友之間會(hui) 不由自主地蹦出敬語,比如打招呼、說您辛苦了、習(xi) 慣性地說“네(耐,‘是’的意思)”而不是“응(嗯)”等等等等。總怕因為(wei) 沒有用敬語而得罪人,因為(wei) 韓國人對這些真的很敏感(參考我們(men) 對聲調的敏感度)。
間接引用也非常麻煩。引用自己的、引用別人的、引用疑問句、引用命令句、引用請誘句,等等等等。都不一樣,助詞多得變態!正規的句子中,幾乎每個(ge) 句子成分之後都會(hui) 有助詞來表現這個(ge) 詞是什麽(me) 詞性或者和它連接的詞又是什麽(me) 詞性。很多時候助詞的長度比句子主要成分還要長啊!
對比較普通的孩子來說,韓語三級一般需要一年時間,四級要兩(liang) 年時間,這指的是脫產(chan) 天天學的學法。當然也有人一年可以過四級的,學習(xi) 進度因人而異。但總之,不要低估一門外語學習(xi) 的難度。
基本申請路徑
01.
韓語三級以上水平→直接申請韓國大學本科
▪ 當年10月-次年年4月(高三上、下學期):明確韓國留學,參加3月、4月TOPIK(韓語水平等級)考試;
▪ 次年1-3月(高三寒假學期):確定報讀專(zhuan) 業(ye) 方向及院校,豐(feng) 富經曆,為(wei) 文書(shu) 準備材料;
▪ 次年4-5月(高三下學期):參加首批申請,製作申請材料,遞交申請(如錯過首批或想再衝(chong) 刺可參加第二批申請),參加4月Topik開始;
▪ 次年5-6月(高三下學期):獲得錄取,安排學費預交;補交學校要求的語言成績;
▪ 次年7-8月:繳納學校費用後,材料交由韓國法務部審核發放返簽號;獲簽後入學。注:3月入學申請時間以此類推。
02.
韓語零基礎→入讀韓國大學語言課程一年→升讀韓國大學本科
▪ 次年3-4月:確定院校,提前準備學曆認證材料(需時1個(ge) 月)
▪ 次年5-6月:準備申請材料;
▪ 次年6-7月:遞交申請;
▪ 次年7-8月:獲得錄取,安排學費預交;材料交由韓國法務部審核發放返簽號;獲簽後入學。注:3、6、9、12月入學時間安排以此類推。
首爾大學的申請
首爾大學是典型有韓語要求的學校。雖然在教學上,它的英語普及程度極高,但想入讀首爾大學,韓語是must。
👉學科設置
College of Humanities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College of Natural Sciences
College of Agriculture & Life Sciences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ollege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Engineering
College of Fine Arts
College of Liberal Studies
College of Human Ecology
College of Medicine
College of Music
College of Nursing
College of Pharmacy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 for Undergraduates
幾乎每個(ge) 專(zhuan) 業(ye) 都有英文授課的課程。
👉申請官方主頁
https://en.snu.ac.kr/admission/undergraduate/application
👉國際生身份認定
International Admissions I:在韓國讀高中,但是申請人和父母均不是韓國籍;
International Admissions II:整個(ge) 基礎教育是在非韓國國家進行的(從(cong) 小學一年級到12年級)。
👉申請材料
無論是哪種國際生,要準備的申請材料差異不是特別大。材料可以用韓語填寫(xie) 也可以用英語填寫(xie) 。
1️⃣申請表格:在線創建賬號,填寫(xie) 個(ge) 人信息等背景資料。
2️⃣個(ge) 人陳述和學習(xi) 計劃:韓語1500字或英語600詞,在線填寫(xie) ,不要提及個(ge) 人信息(與(yu) 自己和父母等相關(guan) 的姓名、職業(ye) 等)。
3️⃣(在校升學指導)推薦信:通過在線鏈接填寫(xie) ,每個(ge) 問題需回答韓語1500字或英語600詞;有升學指導的學校,升學指導需要提交一份推薦信,沒有的話,兩(liang) 位不同的老師各提交一封。
4️⃣上傳(chuan) 語言證明:在韓語學校或英語學校接受基礎教育的學生,需要開具課程證明和語言學科成績;韓語TOPIK level 3或Level 4及其以上的成績(由韓國大學的語言中心提供);托福80+(接受拚分),雅思6.0+,成績2年有效。
5️⃣上傳(chuan) 高中畢業(ye) 證掃描件。
6️⃣上傳(chuan) 高中成績單:在初審之後需要提交認證的成績單,建議申請者在申請之初就來準備認證材料(韓國本國學校不需要認證)。
7️⃣護照等國際信息。
8️⃣標準化考試。
9️⃣學校信息、補充材料、藝術音樂(le) 學院上傳(chuan) 作品集。
⬆️藝術類申請流程
👉申請表格樣張
👉老師推薦信樣章
韓國科學技術院申請
不學韓語,憑借雅思成績也是可以申請韓國本科的,比如韓國的慶熙大學、成均館大學、中央大學都是有英文授課的,但是專(zhuan) 業(ye) 是相對於(yu) 偏商科類多一些。比較常見的專(zhuan) 業(ye) 比如:國際合作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國際關(guan) 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國際貿易和金融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其中非常亮眼的英文錄取院校就是韓國科學技術院,也是今天說挖到的寶。
知乎上有一個(ge) 問題是,KAIST(韓國科學技術院)和NTU(南洋理工大學)選哪個(ge) ?雖然兩(liang) 者在QS上的排名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但可見KAIST實力也是相當不俗了,而且有答主認為(wei) ,KAIST的EE(電子工程)和IC設計(微型電子器件)是頂級資源,ieee ssc和cas的tbc成員也多。
韓國科學技術院的前身是1971年韓國政府創建的韓國科學院(KAIS),最初院址在韓國首爾,教授都是從(cong) 美國歸來的韓國籍科學及工程方麵的專(zhuan) 家。1989年,韓國科學院合並韓國科學技術大學(KIT),主校區遷移到目前在大田廣域市。
這次遷址導致KAIST脫離了首爾圈,但好像大田廣域更適合這所理工工程屬性的學校。這裏的人們(men) 說,區分 KAIST的白天和晚上是沒有意義(yi) 的,因為(wei) 所有的時間都是用來學習(xi) 和研究的。學校的各種管理體(ti) 係都是按24小時工作模式設計的;24小時實驗課;圖書(shu) 館24小時開放;宿舍24小時不鎖門。在這裏,不僅(jin) 許多試驗和實習(xi) 都排在晚上,甚至連考試也不例外。熄燈時間、早點名,這些名詞對KAIST的學生來說已經很遙遠了。
👉院係設置
College of Natural Sciences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d Convergence Science
College of Business
👉申請信息主頁
https://admission.kaist.ac.kr/intl-undergraduate/application-forms/
👉申請輪次
👉國際生隻需要提供英語成績
👉申請表格裏麵有活動列表
關(guan) 於(yu) KAIST,除了要講明白它的學術出類拔萃和接受英文申請,還非常值得一提的是KAIST的獎學金——來了就給,入學後成績保持在2.7之上即可(滿分4.3),也不需要單獨申請。看KAIST的感覺,就嘎嘣脆,特別爽快的感覺。
成均館大學
最後,再來看看英語生和韓語生兼收的成均館大學。
👉學科設置
👉申請主頁
https://admission-global.skku.edu/eng/undergraduate/eligibility.html
👉申請輪次
學習(xi) 語言可以分為(wei) 三類:韓語課程、英語課程、雙語可選課程。
👉成均館英語項目
👉語言要求
👉申請材料
👉獎學金
這就是今天要聊的韓國大學申請,整體(ti) 來說,英語申請韓國大學會(hui) 在專(zhuan) 業(ye) 上有一定限製,但也算比較豐(feng) 富了。對於(yu) 追求排名離家近的家庭來說,也不失為(wei) 一個(ge) 選擇。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