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M
2023年美賽即將開始。而在大賽開始之前,相信同學們(men) 已經進行了不少的小型比賽訓練。這一次我們(men) 希望通過對前麵一些經驗的總結對2023美賽賽題進行一個(ge) 合理的預測。本篇將會(hui) 對ICM題型考法做一個(ge) 預判。
2023 ICM-D
ICM的D題是運籌與(yu) 優(you) 化問題,每年的腦洞也是非常大。比如21年考察過的音樂(le) 類問題,22年的數據類人才評估問題等,還有以前的“衝(chong) 出盧浮宮”也是出自此類問題之手。那麽(me) 對於(yu) 此類問題,通常背景會(hui) 較為(wei) 新穎,可以斷言2023年的ICM-D仍然會(hui) “整一出花活”,不太建議對於(yu) 新背景有恐懼感的同學去選擇D題。今年的D題其實很可能類似於(yu) 亞(ya) 太地區數模賽中出現的那樣,例如“需要用多少顆核彈才能毀滅地球”等類似問題,隻不過大概率不會(hui) 選擇這種offensive的選題,而是換一個(ge) 柔和一些的問題。
美國似乎很關(guan) 心美國北方的馬蜂問題,在2021年C當中出現了一次,2022年的HiMCM也就是中學組又出現了一次馬蜂,所以這一次有沒有可能還拿它下手,這也是說不準的事情。甚至跟很久以前那道著名的《權利的遊戲》裏麵玩追龍類似的題目,在今年的D也可能出現純放飛自我類的選題。主題的確是不太好預估,但是就方法上而言,雖然這個(ge) 問題是叫運籌學問題,但其實真正說做整數規劃、多目標規劃這種規劃問題使用上的概率倒是不大。更多的應該還是在評價(jia) 類模型上做文章,然後有很大概率考圖論和博弈論。最大概率的是幾個(ge) 評價(jia) 模型。如果題目真如我所料使用了評價(jia) 模型的話,那麽(me) 同學們(men) 解題過程中要注意兩(liang) 點:第一是權重,第二是評分。方法如果數據多就盡可能用客觀評價(jia) ,而數據不多的話就更多的主觀評價(jia) 例如模糊綜合、AHP等。
2023 ICM-E
E題的主題曆年都與(yu) 環境問題相關(guan) 。確實環保這種主題西方人確實喜歡掛在嘴邊上,並且環保問題也的確是一個(ge) 棘手的事情。包括我國也提出“碳中和”的目標戰略。前麵考過森林有關(guan) 的問題,今年其實差異應該拉不太大,仍然是與(yu) 二氧化碳排放、淡水資源等問題會(hui) 掛上鉤。如果這道題的命題方是中國老師,那麽(me) 很有可能考察世界耕地問題(畢竟中國在最近提糧食安全問題比較多),但在美賽中糧食問題的考察概率可能不會(hui) 很大(但是也不排除出現)。今年我預估的一個(ge) 點應該會(hui) 聚焦在“水”和“冰”的問題上。
所謂“水”,是聚焦各國淡水資源問題;“冰”,則是可能考察南極冰川融化與(yu) 全球變暖問題。由於(yu) 五大湖水庫其實已經在22年變相考了“水”的問題,22年中學組提前考了“碳”的問題,這兩(liang) 個(ge) 考察概率沒那麽(me) 大。將二者結合的一個(ge) 選題就是全球變暖導致南極冰川融化,就有一定可玩性了,這個(ge) 地方甚至可能會(hui) 有一點宏觀時間序列數據,不過更大概率這種數據還是需要自己去找。大家找數據可以去看看美國的一些氣象局官網上麵一些統計數據,有條件的同學可以購買(mai) 響應的數據庫服務。另一個(ge) 大熱門考點也很可能是考察能源危機的問題,包括清潔能源使用、燃油與(yu) 石油消耗等問題。
如果考察裏麵的一些作用機理,一定要多查資料多找文獻,然後數學層麵的東(dong) 西它按理不會(hui) 考太複雜,更多的就是一些回歸之類的方法(其實回歸也完全足夠用了),關(guan) 鍵還是要把圖片畫好看,尤其是能傳(chuan) 遞環保的信息的。這個(ge) 題比較建議沒什麽(me) 經驗的人選,尤其是有繪圖、美工、廣告設計等背景的同學,做這個(ge) 題隻要把圖畫好資料多找一些,數學層麵的東(dong) 西它用不了什麽(me) ,最後寫(xie) 一封好的英文建議信,這道題就很完美了。
2023 ICM-F
F題是政治類問題。按照美國人政治正確的風格,22年爆出來的俄烏(wu) 衝(chong) 突他們(men) 必然不會(hui) 放過這個(ge) 機會(hui) 來一手指桑罵槐甚至可能點名道姓。F留給人的想象空間更大,所以很可能其實並不太會(hui) 以俄烏(wu) 戰爭(zheng) 這麽(me) 直白的方式發表反俄言論,而是再類似於(yu) 22年ICM-F一樣,用太空探索背景去探討一個(ge) 所謂的“全球公平”。包括我們(men) 反思22年的“全球公平”,美國人似乎很喜歡玩抽象派這一套,喜歡大談特談“民主”“自由”“公平”等,而不太喜歡找具體(ti) 切入點。那麽(me) 對付這類題目,我們(men) 就要找準切入點去下手。
預計今年的F題主題應該是“戰爭(zheng) ”“和平”相關(guan) ,或者資源匱乏的背景下資源分配的問題。命題背景有可能是“太空大探索”,有可能是“末世求生”(有點類似於(yu) 《進擊的巨人》),也有可能是完全架空的幻想大陸。但是討論的話題,仍然是民主平等人權那一套。對付這種問題,雖然是美國比賽,但是中國式敘事框架我認為(wei) 仍然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即:找準具體(ti) 的突破點擺事實說話。你說全球公平,公平它是一個(ge) 很抽象的東(dong) 西,在哪些地方體(ti) 現公平?兩(liang) 百多個(ge) 國家均分資源就公平了嗎?依照人口分配?GDP情況估測資源需求來分配?工業(ye) 化程度來分配?這些都是所謂“全球公平”的問題切入點。那麽(me) 類似的,如果今年ICM-F出現了一個(ge) 類似於(yu) “政治穩定性”的問題,我們(men) 可以從(cong) 哪些地方切入?可以舉(ju) 恩格爾係數,可以舉(ju) 國民生產(chan) 總值,可以舉(ju) 收入人群比例盤等等,這就是更為(wei) 精細化的敘事體(ti) 係。
對於(yu) F題我們(men) 不需要什麽(me) 花裏胡哨的方法,哪怕是三個(ge) 文科生組一隊,隻要英文寫(xie) 作功底到位想衝(chong) 擊好一些的獎項完全有可能。甚至F的獲獎論文如果不是奔著O、F去的可能連數學公式都沒有,完全不需要,或者就是一些簡單的統計分析,然後接著是敘事。但在F題的突破中,數學成分不在於(yu) 難要在於(yu) 恰到好處。用一個(ge) 精準化的敘事體(ti) 係去說一個(ge) 抽象的宏觀概念,這是在做F題的時候要明白的。如果對這種敘事風格一下子還感覺一頭霧水甚至衝(chong) 擊靈魂的同學我推薦可以看看張維為(wei) 老師的《這就是中國》。
推薦閱讀: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