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大學錄取Offer陷入“癲狂興(xing) 奮”幾天後躺在床上的那個(ge) 夜晚,冷靜下來後湧上心頭的不是解脫,也不是自豪,反而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傷(shang) 感。 對我這個(ge) 高一就來到美國,在美高度過整整四年的中國學生來說,這四年中我可能學到了在國內(nei) 可能一生都學不到的東(dong) 西,而那四年在我拿到Offer時,也確確實實結束了。
細數起來我的美高並不一帆風順甚至還經曆了許多波瀾,從(cong) 一開始的滿心歡喜到萎靡不振再到現在拿到向往了6年的名校Offer;從(cong) 兩(liang) 眼摸黑到輕車熟路,一路走來學會(hui) 的道理可能不僅(jin) 大學適用,就算到了社會(hui) 都可以幫助我走得更踏實。
今天想和各位家長們(men) 分享一下我的故事,請提前給自己的孩子打個(ge) 預防針,也打個(ge) 強心劑,希望讓他們(men) 在遇到問題時不會(hui) 像我當初那樣因為(wei) 毫無準備而手足無措。
學會(hui) 接受心理落差
說實話,我一開始選擇美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高可以提前接觸美國教育,為(wei) 申請美國頂尖大學做準備,比較有環境優(you) 勢,但其實我還有一點點的私心——逃避國內(nei) 高中繁多的作業(ye) 以及高考“一分甩千人”的巨大壓力,可當我真正到了美高後才發現並不是這樣。
美高的課程很難,作業(ye) 也很多,記得有次我們(men) 稱過一年中背過的所有課本的重量大約是112磅,也就是說我們(men) 每年都背著差不多100斤的課本學習(xi) 。在美高,為(wei) 了完成一篇論文連續熬夜幾周是常事,臨(lin) 近期末和申請大學時壓力大到徹夜痛哭,盡管起因隻是因為(wei) 小考沒考好,但你說不準哪次考試就會(hui) 影響到期末成績與(yu) 未來大學的申請。
主修本來就很令人難受,可有時選修課會(hui) 比主修還要“痛苦”。 原以為(wei) 選修是有時間選自己喜歡的課程就可以的,但後來我知道當大學招生官拿到成績單時,不僅(jin) 看“分數”,也看“科目”。
招生官會(hui) 看學生是否選擇了所在學校最難的課程,是否願意挑戰自己,並獲得好成績,但並不是所有的同學都有能力和精力去完成那麽(me) 深奧的選修課程。
以AP課程為(wei) 例,許多同學都希望能夠提前選修AP課程,但隻有十分優(you) 秀的、入學前兩(liang) 年平均成績達到A或A+的同學才有資格選擇AP課程,這就意味著一次考試失誤就可能讓自己與(yu) AP課程擦肩而過,又怎麽(me) 談競爭(zheng) 力呢?
我也曾想過通過特長來增加優(you) 勢,可當我真正投身於(yu) 此時發現,我把“特長”想的太簡單。 的確,在我申請時許多美國大學申請表上都有著“特長”欄,但隻有在獲得過州、全國、世界等級特長才有競爭(zheng) 力,更不要提特長欄空白的學生了,基本不可能被名校錄取,可想在特長上做出成績談何容易?
到高中時有幸加入了學校的辯論隊,幾乎每周都要比賽,有時還會(hui) 碰上比課堂學業(ye) 還要艱深百倍的命題,需要投入大量時間泡在圖書(shu) 館裏,抱著電腦準備材料、反複打磨自己的觀點。
回到宿舍後寫(xie) 完作業(ye) 已經不早了,可強打著精神修改辯詞,常常趴在桌子上睡過去,醒來後腰酸背痛的再看兩(liang) 遍辯詞後再昏昏沉沉的爬回床上眯上一會(hui) 兒(er) 。 這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美高! 可這又能怎麽(me) 辦呢,既然來了還能退學不成。麵對巨大的心理落差我也隻能選擇接受並努力去適應美國的教育體(ti) 製,畢竟以後可是要衝(chong) 刺美國Top20的大學呢,早知道總比晚知道強......
就這樣,我的美高“奮鬥史”正式開始了。
承認不足,做好失敗的準備
原以為(wei) 有些事是可以憑借著聰明和天賦就可以闖過的,但那種情況隻可能出現在小說裏。由於(yu) 國內(nei) 和國外的學習(xi) 方式不同,剛到美高的那段時間我過得真的很心酸。精心書(shu) 寫(xie) 的文章被老師一句話打回,熬夜一周卻依舊沒有好成績,表演完精心準備的節目台下卻都是不解的表情......又尷尬又難過。
說到這兒(er) ,我想起了一個(ge) 人,一個(ge) 算得上是把我“罵醒”的人。我一直覺得自己的口語還算不錯,招生官也曾誇過我口語比其它學生要好很多,所以當時在參加辯論賽時我很有自信,結果第一場就被隊長毫不留情的當眾(zhong) 訓斥:“你是從(cong) 哪學的英語,我們(men) 從(cong) 不這樣說,你還想用這蹩腳的口語說服誰呢?”那天回到宿舍後,委屈又難過的我一邊哭一邊給隊長寫(xie) 了封退隊信,大概意思是說既然我的口語那麽(me) 糟糕,既然說服不了誰那我就退隊不拖團隊的後腿了。發送後自己又回到床上悶頭睡了一覺,我真的很傷(shang) 心。睡醒後我發現一封來自隊長的郵件靜靜地躺在我的郵箱,上麵寫(xie) 著:
“我見過許多覺得自己口語不錯的同學想要參加辯論賽,但有些同學真的把辯論想的太簡單。辯論不僅(jin) 僅(jin) 是說出來,更多的是如何說服別人。事實上,你的口語能力真的和隊裏其他人有著距離,錄像我也發過去了,你可以自己看是你真的有不足,還是我們(men) 太苛刻。如果你覺得你是對的並繼續抱怨,那我同意你的退隊,如果你覺得你還有發展的空間,那麽(me) 請你按時參加活動。請記住,你是我們(men) 今年唯一一位破格錄取的8年級同學。”
不服氣的我點開了視頻好好地看上了幾遍後我發現,我要學東(dong) 西真的還有很多。無論是講話方式還是行為(wei) 氣場,我都不能和隊裏的任何一位相比,既然這樣我為(wei) 什麽(me) 要繼續抱怨而不是去學習(xi) 提升呢?媽媽一直告訴我,不要害怕差距和失敗,真正阻礙你成功的是隻會(hui) 抱怨而不行動的自己。至於(yu) 結果——你看到我的那張州冠軍(jun) 隊最佳辯手的獎狀了嗎?
主動,是成功的殺手鐧
含蓄是中國的美德,但可能不太適合美高。 先不說因為(wei) 不主動錯過了多少活動與(yu) 機會(hui) ,最直接的體(ti) 現就是在第一學期在我平均成績都不錯的情況下,最後的成績竟然隻有一個(ge) B+,後來通過一次談話時我才明白,由於(yu) 我很少和老師溝通,也不太表現自己讓老師對我有了錯誤的認識。 美國教育推崇批判式思維模式,最能體(ti) 現、也最為(wei) 重要的一點就是上課發言。
雖然老師評分的標準都不一樣,但是課上發言一定會(hui) 在平時成績裏占到一定的比重,這個(ge) 也是為(wei) 什麽(me) 我的成績不盡人意的原因。 太過含蓄不僅(jin) 讓老師忽視了我,也容易讓我和同學之間溝通出現了問題,我的美國舍友曾經跟我說,她一開始並不知道我在想什麽(me) ,也不知道我對某件事的真正想法,想和我拉近關(guan) 係但是我隻是看手機和做作業(ye) ,讓她覺得很有距離感,也就不想和我繼續討論問題參與(yu) 什麽(me) 活動了。
不過現在的我已經不是剛開始的那個(ge) 結結巴巴不敢說話的我了,因為(wei) 我知道心中的目標和我現在的水平還有著一定的差距,我必須不斷地爭(zheng) 取與(yu) 表現才能讓機會(hui) 看到我。 機會(hui) 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它不會(hui) 留意啞巴。
為(wei) 自己的行為(wei) 負責
說真的,誰沒看過幾本小說,追過幾部動漫,心裏沒有點兒(er) “熱血”呢?再加上都說美國是個(ge) 開放又言論自由的國家,大家都喜歡直來直去的。我曾因為(wei) 成績不佳頂撞過老師,也因為(wei) 意見不和同組員們(men) 吵過,也因為(wei) “腦袋一熱”而做出看起來很酷很熱血、但其實很傻的事兒(er) ,可回應我的並不是讚許的目光和更好的結果,往往是爭(zheng) 吵後的難過以及更難處理的結局。現在想想,或許是在國內(nei) 習(xi) 慣了有家人撐腰沒事兒(er) 的,也覺得自己的朋友多,和某個(ge) 人“鬧掰了”也沒關(guan) 係,但是到了國外,有些事情是不能夠衝(chong) 動和任性的。
那次和辯論隊鬧過之後很久很久,我和隊長成了好朋友,再次聊到“退隊”的傻事兒(er) 時我忽然意識到:“如果那真的頭腦一熱退隊了,就不會(hui) 有現在更優(you) 秀的我,隻能說明我是禁不起批評也沒有遠大的目標的人。”所以現在做任何決(jue) 定之前我都會(hui) 先考慮,這件事兒(er) 對我到底有沒有好處,是否能為(wei) 我的未來提供助力,如果我做了會(hui) 是怎樣,不做的話又會(hui) 有什麽(me) 影響,我是否能承擔相應的結果。雖然這聽起來很功利,但這會(hui) 讓你之後的路更順利。
守護好自己的自尊
如果你決(jue) 定要讀美高,就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wei) 在這四年裏,令你感到焦慮和難過的事兒(er) 可能會(hui) 比值得開心的事要多得多,除了學習(xi) 以外,還會(hui) 你會(hui) 遇見許多許多的麻煩事。
你可能會(hui) 因為(wei) 膚色被歧視,因為(wei) 性別被排擠,因為(wei) 性格被孤立,因為(wei) 成績被訓斥,但是請小夥(huo) 伴們(men) 一定要記住,在麵對不公平待遇時,一定要守護好自己的自尊,永遠不要懷疑自己的可能性。因為(wei) 總有一些事是你是沒辦法改變的,盡管你選擇沉默或者反抗都可能會(hui) 過得不是很舒服,但是千萬(wan) 不要破罐破摔隨波逐流,做你自己最重要。
我見過周圍的留學生為(wei) 了融入某個(ge) 小圈子而心甘情願被當做“玩物”,被當眾(zhong) 嘲笑自己卻也假笑著裝作不在意;也見過被批評幾次後就徹底放棄了自己,開始玩玩鬧鬧打算結業(ye) 就回國的。他們(men) 可能以後的日子不會(hui) 那麽(me) 難熬,但是這肯定不是他們(men) 來美高的初心。
細算下來,美高四年對我來說成長的意義(yi) 大於(yu) 學習(xi) 的意義(yi) ,無論是個(ge) 人意識還是性格上比起四年前簡直是判若兩(liang) 人。每年回到家裏,朋友和親(qin) 戚也會(hui) 說,“感覺你比同齡孩子成熟了很多。”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有些事如果你太晚明白,很容易會(hui) 誤入歧途,早些知道剛好能避開那些分叉路。最後就把我美高四年總結成幾句話送給即將上高中的同學們(men) 作為(wei) 結束吧:
接受落差,看清差距,承認自己的不足。
少點抱怨,實力說話,機會(hui) 永遠是主動爭(zheng) 取來的。
堅持本心,不忘初心,一個(ge) 人隻要不認輸就永遠不會(hui) 輸。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